黃衛東
本文主要針對當前農業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處理策略,以期在有效提高基層農機推廣工作質量和效益的同時,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基層農機推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推廣的運行機制過于單一,推廣體制與經濟發展不同步
經大量科研數據分析可知,農業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其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尤其是在當前城鎮一體化建設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人口數量與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故此為從根本上在有限土地資源中提高產業的經濟效益,將農機應用于農業的生產過程是當前基層產業機構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但從目前來看,在實際推廣過程中,一方面由于部分基層產業機構受傳統計劃經濟根深蒂固的影響,在進行農機推廣時仍依靠傳統“技術+行政”的推廣方式,不僅極大地降低了推廣效率,也對農業的整體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另一方面農機在推廣過程中,由于對農業機械部門的依賴程度較大,導致在推廣過程中,其推廣工作未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而發生改變,依舊是沿用傳統的體制框架,從而導致管理體制不兼容現象較為嚴重,不僅不能滿足當前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需求,同時也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1.2推廣經費不足,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較低
經大量科研數據分析可知,在當前農機推廣過程中,財政部門的推廣資金大多只是用于支付推廣人員的推廣費用,對于機械的補貼卻未涉獵,而從某方面來講對于經濟實力較為薄弱點地區,人們往往出于對機械購買以及其它因素的考慮,仍選擇采取傳統的耕作方式,導致農機推廣工作未能落實到實處,特別是在當前伴隨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業生產正朝著高產低耗的方向發展,而倘若農機推廣工作未能取得預期的目的,則導致后續的施工作業無法有效開展。除此之外從目前來看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從事基層農業作業的大多是文化水平較低的人員,對于農機的應用與接受度存在一定的問題,與此同時從目前來看,市、鎮農機推廣人員年齡也逐漸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技術力量較弱等問題屢見不鮮,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極大地降低了農機的推廣質量和推廣效率,與此同時也使得其使農機工作難以發展。
2基層農機推廣過程中采取的優化策略
2.1加大基層政府產業機構對農機推廣的力度
從目前來看,伴隨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效率的不斷提高,社會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機技術推廣需要,爭取政府等有關部門加大對農機推廣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化農業機械投資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近年來“三農問題”受到了中央基層部門的高度重視,早在十六屆五中全會對于農村建設作業更是提上了報告日程,而為從根本上確保項目實施的程序化和促銷方案的現代化,在進行農機推廣過程中,政府機構一方面需給予基層勞作者一定的機械購置補貼,以激發勞作者購置欲望的同時,增加農業機械和設備總量,而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在進行農機推廣作業過程中,還需充分結合當地的生產條件,圍繞當地經濟支柱產業研制推廣農業機械,以保證機械最大化利用的同時,切實提高當地農民的經濟效益和生活品質。
2.2提高對農機推廣人員的選拔標準,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
從目前來看,推廣人員作為推廣作業的實踐者,其自身文化水平和綜合素養的高低對于推廣質量和推廣效率具有重要影響,故此為從根本上確保推廣工作的高效性、科學性和合理性,提高對農機推廣人員的選拔標準,加大對農機推廣人員的培訓力度是當前基層市、鎮基層產業部門的核心發展方向,以期在通過采取必要的手段鼓勵農機推廣人員學習各項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為其后期農機推廣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除此之外,組建較高業務素質的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也是當前農業機械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即具體來看,農機高業務素質推廣隊伍的建立,也從根本上為推廣工作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有效提高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質量和效益。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同時,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量也在持續上升,故此為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中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益,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將農機應用于農業的生產作業過程中是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效益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但從目前來看在實際推廣過程中,由于受某些外在或內在因素的影響,農機推廣往往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故此不斷創新基層農機的推廣,深入分析和探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現階段基層產業機構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
(作者單位:246300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王河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