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鵬 張澎
1微孔增氧技術原理
微孔增氧設備的工作原理是運用羅茨鼓風機在輸氣管道中輸送需要的氧氣,輸氣管道作為一個媒介,將空氣傳送到管道內部,運用微孔管道將氧氣送到水中。氧氣在水中就會出現氣泡,水泡開始慢慢從池塘的底部不斷向水面上漂浮,微孔增氧設備可以促使氧氣快速溶于水,造成水面出現水流旋轉的趨勢。微孔增氧技術可以讓氧氣在水中擴散,達到增加氧氣的目的。
2微孔增氧技術與傳統增氧方式的對比
原先人們使用的增加氧氣的設備僅僅只有增加氧氣的作用,現階段,微孔增氧設施的使用在增加水的表面中氧氣的基礎上,增加整個池塘的氧氣,同時,還可以修復水域環境,調節池塘水質。
2.1微孔增氧技術優勢
(1)有效活化水體
這種設備的終端運用了運用納米管,納米管是在現代科技新技術出現的基礎上而制造的一種工具。納米管的主要特征就是可以產生氣泡,大量的氣泡能夠促使水體形態發生變化,在原先平靜的水面上形成溪流,加強了池塘中水的流動,可以看見水面會出現上下流動,有時會出現水流旋轉,氧氣溶入水中之后,加速水體自然系統的形成。而傳統增加氧氣的方式是對水的表面與上層進行氧氣的增加,造成中層與下層的水質無法得到真正的改善。
(2)改變增氧方式
微孔增氧技術促使增氧的區域發生改變,由傳統的表面增氧變為底部增氧,使上下水層的鹽度、溫度、溶解氧接近于一致,避免了養殖的困難。如果天氣發生變化,養殖就無法在進行,微孔增氧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為養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種技術還可以將輸送氧氣的范圍擴大,從傳統的部分水域增加氧氣轉變為整個池塘增加氧氣,加速了水的流動的同時,將整個池塘的環境進行全面的改善。由于運用微孔增氧設備將氧氣擴散進水里,擴散的范圍很大,氧氣在向池水上面浮動時,速度比較低,接觸水分的時間長,因而塘水中傳輸氧氣效率就會比較高。
(3)恢復水體凈化功能
在海水中可以養殖的動物,多數是生活在水的中層或者是下層,也有可能生活在底部。海底的各種物質要消耗就需要大量的氧氣,由于海底物質很多,包括腐爛動物尸體、沉積的淤泥、排泄物、剩余變質餌料等。這些物質排放出來的有害氣體會使海水的水質環境發生不好的變化。而作為傳統的增氧方式,只是對海水的表層增加氧氣,海水底層或者是中下層的有害氣體排放不出來,沒有辦法凈化水源。而微孔增氧卻可以改變這一現象,通過先進的技術的設備的微孔增氧來達到海水自我凈化的功能。
(4)降低能耗
相關部門采用微孔增氧加護可以提高氧氣的的溶解量,提高氧氣的單位水體的溶氧量,可以使其快速的達到標準值,降低能源的消耗。
(5)實現生態養殖
相關部門采用微孔增氧的技術可以為養殖部分水域提供溶氧和海水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促使菌和、藻相達到平衡,從而創建平衡的的生態環境,降低病害的發生率,提高養殖動物種群的生存能力。
2.2養殖生產的安全性
在運用微孔增氧設備的過程中,需要將設備在池塘邊上后進行安裝,如果將微孔增氧設備安裝到這個位置,會更加安全。如果外界出現噪聲或者是機械發出噪聲,避免生活在池塘中的動物出現應激反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種安裝形式對水體不會造成任何污染。而傳統增氧設備,設備是在水中安裝的,會造成安全隱患,對于動物的養殖產生間接影響。
3微孔增氧技術在海水養殖池塘中的應用
3.1在養殖海參池塘中的作用
在養殖動物的過程中,天氣如果出現極端變化,池塘水質就會出現變化,水中的氧氣就會嚴重缺乏。運用微孔增氧集設備在池塘中注入氧氣,加強水的流動,同時,也可以改善水質環境,為動物的養殖提供保障。
將海水中的有害氣體能通過此技術可以進行大量的排出,從而達到生態體系的自我修復。給動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根據調查,池塘缺乏氧氣的的原因。有可能是氣候變化,例如季節或者是天氣變化,造成池塘氧氣缺乏;還有可能是池底雜物太多,雜物中的有機物在反應過程中消耗掉氧氣,導致池塘缺氧。海參池缺氧的主要原因是:養殖海參需要不間斷的養殖,一年四季都在繼續,這種情況導致缺氧的情況經常出現最后一種是池底大型藻類植物的增多,藻類會在高溫時被殺死,導致有毒物質的大量產生,進而造成池塘長期缺氧。
3.2在養殖海參池塘的應用技術
(1)春天增氧技術
每年的春天,水的冰層就開始慢慢融化,這個時期是相關人員進行養殖管理最重要的時段。在這段時間,池塘的表層與池底的溫差較大,相關人員如果管理不好池塘,池塘很容易由于鹽度的變化引發部分疾病。一天中,中午是每天溫度最高的時段,相關人員可以向池塘內進行充氣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使用充氣可以加速池塘表面冰層的融化,充氣等到冰層融化過后,整個池水的溫度就會上升,池塘表層的水溫高于整個池塘的地層溫度,出現溫躍層,面對這種情況,相關人員需要運用增氧設備,加快水體的上下流動,給池塘增加氧氣的同時,也對池塘底層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改善,促進水溫回升,解除海參的冬眠狀態。
(2)夏天增氧技術
當池塘的水溫到20 度時,海參可能會漸漸地處于夏天睡眠的狀態,在這個階段每天的半夜,相關人員可以對池塘進行降溫,改善水質,將海參的生長期進行適當延長。如果碰到陰雨天氣,大雨過后需要先排淡,然后相關人員也需要及時的去開啟微孔增氧設備。
(3)秋冬季增氧技術
在養殖海參時,需要定時檢查池塘水溫。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水溫降低,就需要測量水的溫度,如果水溫小于20攝氏度,海參就可能醒過來,進入新的生長期。這個階段,使用增氧設備就需要選擇良好的時機,經過分析,在一天中,可以將設備開啟一個半小時左右。深秋季節,就需要適當的減少設備開啟的次數,也可以不用增氧機,使用這種機器可以根據溫度或者是氣候變化而確定是否需要使用,沒有固定的時間。如果中午氣溫超出水溫,也可以使用增氧機器,增加水中氧氣。到了冬天,如果出現池塘水面結冰,也不需要使用增氧設備,其主要是因為相關人員根據多年的冰下監測數據可以得知,池塘底部溶解氧的能力已經處于飽和狀態,再加上海參的耗氧量不高,缺氧情況不會出現。相關人員一旦使用增氧機,就會很容易造成海參的生存環境發生突變,進而產生病害。
(作者單位:116000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水產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