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芮婷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如火如荼開展,農村法治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想做好農村法治建設,就必須要總結當前農村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從而找到農村法治建設的路徑。基于此,本文對當前新時代農村法治建設存在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探討了影響農村法治建設效果的因素,最后分析了幾個比較可行的對策,希望能夠為今后新時代農村法治建設提供參考。
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理念不斷推廣,法治建設也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在我國農村地區,特別是一些偏遠的山村,法治建設工作較為落后,依然面臨非常多挑戰和困難。比如,一些鄉村的人治主義還十分盛行,部分村民對于法治精神也不夠了解,不論是在思想還是行動上都與我國的法治建設思想相抵觸。所以,我們必須要對當前農村的法治建設工作進行探討,找到問題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效對策,并落實到法治建設工作中,才能真正推動新時代農村法治建設工作,提升我國農村法治建設的整體水平。
1、新時代農村法治建設問題
1.1農村法律法規還不完善
雖然目前我國法律制度已相當完善,并且會在一定的時期內進行完善和修正。是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地區很多時候缺乏法律法規的支撐,就使得很多的行為無法可依。究其原因,是因為農村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我國現行的很多法律并沒有涉及農村的實際情況,農村許多領域的行為不受法律法規的約束,即使是出現了一些違法違規的行為,農村的執法人也無法根據法律來追究責任,這就進一步降低了法律制度的規范和強制。同時現有的一些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出臺的法律法規,也因為出臺的年代久遠,沒有進行修正和完善,無法滿足現在新農村建設的需求。
1.2農民法律意識薄弱
由于大部分農村地區經濟較為落后,村民的綜合素質較低,特別是在法律實施方面非常淡薄。現在農村的村民對于法律知識的了解以及知法懂法方面的遵循,由于對法律不夠了解,法律意識淡薄,很容易導致對鄉村權力的盲目崇拜。在不少農村地區,很多農民在受到不法侵害或者不公正對待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是采用一些不合法規的行為,這就給農村開展法治建設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2、阻礙農村法治建設進程的主要因素
我國農村法治建設推進緩慢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第一是因為農村的組織結構的局限性所致。當前我國農村的政權管理主要采用黨政兩套班子的管理方式,在法治建設和法治執行的過程中,由于黨委只能在決策的過程中起作用,所以不能在法治建設以及法律執行方面起到主要作用,由于法治建設和執行的部門職能之間比較模糊,許多村民在訴訟的過程中找不到有效的訴訟途徑,農村法治建設的推廣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影響了農村法治建設的進程。第二是受限于我國農村的落后的經濟面貌。當前我國城鄉二元體制結構雖然有所改變,但依然非常明顯,由于經濟遠遠落后于城市,導致農村的經濟社會人文法治等各方面都比城市落后許多。這也是導致農村法治建設無法良好開展的原因。
3、新時代農村法治建設的對策
3.1健全農村法律法規
要想進一步推進新時代的農村法治建設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健全農村法律法規。只有有法可依,農村才能真正推進法治建設工作。所以相關部門應該針對農村的實際情況,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并且將現有的關于農村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條文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比如我們可以針對目前的農業法的實施情況,并結合當前農村的新的發展情況,在對該法律進行結構和操作方面的優化,使其可以在今后的農村建設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在農村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建設思想和立法原則,要以促進三農,提高農民的收入,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為最終目標。
3.2樹立正確的法治理念
農村法治建設工作的推進,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這也是確保農村法律制度能夠建立起來,并且落實到位的重要的基礎。在今后的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的過程中,包括農村法治建設相關工作的推廣過程中,必須要將涉農問題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同時要將法治力量作為治理鄉村的一支重要的力量讓農民能夠認識到農村法治建設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為了讓農民群眾能夠更加了解法律,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能運用法律手段來維權,從而逐步提升農村法治化水平。這就需要我們針對當前城鄉二元結構,提出更多的農村法治建設對策在依照農民意愿的情況下,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予農村干部更多的行政權力,促使農村法治建設可以更好的推進,積極發揮村民依法治村的積極性,加快推進農村法治建設進程。
3.3提高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
農民的法律行為和法治社會的建設息息相關,所以必須要進一步培養農民的法制意識,將其作為農村法制社會建設的主體,在法治建設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應該定期開展培訓,同時結合村民的實際情況,更加靈活,更加多樣化的進行法制培訓,在教育實踐之中,將法律的相關理念,以及法制教育的要求灌輸給農民。
3.4加強農村法律服務
進一步加強農村法律服務,是提高農民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首先要通過大力宣傳,提高農村居民的法律意識,促使他們在遇到不法侵害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法律援助,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其次,要結合每一個農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提供法律服務,在人力物力方面提供幫助,在村民遇到法律難題的時候,要及時給予幫助,有條件的地方最好能夠派一些法律顧問,及時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綜上所述,農村的發展離不開法治建設工作,所以農村法治建設必須要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當前農村法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應對的對策,才能夠確保新時代農村法治建設工作有效推進。本文主要針對當前農村法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探討了一些關鍵性的因素,進而提出了一些對策,希望可以為今后農村法治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434020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