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李軍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與移動媒體技術高速更新,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各類媒介對教育領域的影響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只需要一根網線,就能最大限度的共享優質資源,網絡視頻化學習已經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關鍵形式,正在逐漸顛覆了傳統大學課堂的教學模式。面對這種新的形勢,復雜的環境,高校的育人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壓力。黨課教育與團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高等學校進行思想引領和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如何在這種復雜而多變的時代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急需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育人為本作為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向。黨團思想教育是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教育青年的主要形式,也是高校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基礎陣地。共青團組織是協助黨組織做好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所以黨團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團結、教育和引導青年學生,推進高校教育發展,促進人才培養等方面起著其他組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員教育要入腦入心,勢必借助一些務實管用、形式靈活的載體,對于青年黨員而言,這樣的嘗試和創新就顯得更為必要了,高校中的“移動”黨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形式,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是新時代強化思想理論武裝的好形式。
“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這句話揭示了形式載體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沒有形式就沒有內容,沒有內容也就沒有形式。強化青年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理論武裝,不能僅僅依靠空洞的說教、陳詞濫調的講解,到頭來昏昏欲睡、效果也不好。不妨多探索些靈活管用的載體,如某些大學,將“移動”課堂進農村、入社區,在田間地頭、扶貧一線客觀認識世情、國情、黨情,便是很好的實踐創新。
之所以說“移動”黨課是思想教育的好形式,理由有三。其一,有“春風化雨”的效果,通過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基層的教育引導,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其二,有“實踐實效”的效果,通過聚焦思想問題、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提高了答疑解惑的作用;其三,有“銘記歷史”的效果,通過組織到革命教育基地,緬懷黨的光榮歷史,增強了“四個自信”。
“移動”黨課,移動是特點,黨課是內涵,無論是何種意義的形式創新,萬變不離其宗,歸根結底還是在于激發黨員意識,喚起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這樣的基層創新多一點又何妨呢。
根據“互聯網+”的時代特點,可借助“雨課堂”、“微信”等智慧教學工具,以“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為核心,多層面、多角度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那么,高校如何利用微信來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呢?結合部分高校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實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優化策略,以供借鑒。
一、加強師資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媒體視域下,運用微信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時代發展的必然,在此過程中,必須要更新理念、端正態度、明確目標,搶占教育新高地。對于當代學生而言,微信已然成為一種日常行為方式和思維習慣,發揮著重要的教化功能,同時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也可能對學生三觀培育造成阻力。因此,高校教育隊伍要充分認識到網絡互聯的作用,緊抓機遇,迎接挑戰,不斷革新自我思想理念,扎實素質技能基礎,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影響。對此,高校亦需加緊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及時更新他們的思想理念,夯實其理論水平及政治素養,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同時,組織微信等信息化技術運用能力培訓,邀請學術專家、業務能手廣泛參與,引導轉變教師傳統思維,鼓勵他們創新創造,繼而發揮微信教育功能。
二、組織有效教學
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應用,進一步促進了師生角色轉化,有效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同時其娛樂功能,又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在具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微課堂”建設,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緊密地將之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進而觸發學生深刻的認知及感悟。同時,教師亦可利用微信朋友圈功能,發送圖文并茂的紅色宣傳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評論,延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圍,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深化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另外,高校教師還應建立微信互動群組,以亦師亦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深度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行為動態,關注其身心健康發展,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三、凈化網絡環境
高度自由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各種思潮交互影響,并形成了新的文化生態,微信中流通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緣于較晚的起步發展,我國對微信信息的監管力度和篩選技術相對落后,輿情引導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對此,政府及高校應充分發揮自有職能,加強對微信信息的監管和篩選,凈化網絡傳播環境,弘揚主流精神,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認知。對于政府職能部門而言,要逐步完善相關法制建設,形成問責機制,規范微信信息傳播行為,并建成一套完善的反饋體系,保障公民良好的上網環境,維護其合法權利不受侵害。而對于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成立微信思想政治教育督導小組,明確其權責范圍及職能,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對微信教育的監管,及時屏蔽不良信息,并就微信信息傳播行為進行規范,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全方位保障微信正確的輿論導向。
參考文獻
[1] 王靜.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戰研究———以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實踐與探索為例[J].山西農經,2017(24):145 -146.
[2] 李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新途徑:微信[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11):157 -158.
[3] 王靜.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戰研究———以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實踐與探索為例[J].山西農經,2017(24):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