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在小兒齲齒治療中的應用及預后情況。方法 700例齲齒患兒,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350例。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充填術治療, 研究組患兒采用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對比兩組患兒的預后情況。結果 研究組治療過程中合作型、畏懼型、強制型患兒分別為215例(61.43%)、124例(35.43%)、11例(3.14%), 對照組治療過程中合作型、畏懼型、強制型患兒分別為105例(30.00%)、210例(60.00%)、35例(10.00%),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的511顆患牙治療1年后復查顯示充填成功495顆, 成功率為96.87%;充填失敗16顆, 失敗率為3.13%。對照組患兒的569顆患牙治療1年后復查顯示充填成功531顆, 成功率為93.32%;充填失敗38顆, 失敗率為6.68%。研究組患兒治療1年后復查充填成功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小兒齲齒, 操作簡單, 患兒配合度較高, 可接受程度好, 可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改良非創傷性充填;兒童齲齒;治療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38
齲病主要為牙體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進行性損害, 好發于學齡兒童, 有研究表明>60%的學齡兒童均存在齲齒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齲齒判定為繼心血管病變與惡性腫瘤后第三大非傳染性慢性疾病。齲齒的形成不僅會導致患兒出現牙痛、炎癥癥狀, 還會對患兒正常進食產生影響[1]。傳統治療兒童齲齒多采用儀器設備, 治療時伴有嚴重疼痛和刺激, 患兒常因懼怕而拒絕合作。無創傷修復理念是口腔醫學領域的新型產物, 采用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小兒齲齒在確保良好治療效果的同時, 能積極減輕患兒治療時的刺激與疼痛[2]。為了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和齲病充填效果, 探索適合小兒齲齒防治的新方法, 本院將非創傷性充填技術進行改良, 并應用于齲齒患兒的治療,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9月收治的小兒齲齒700例, 以WHO齲齒診斷標準對患兒齲齒情況做出正確判斷, 齲齒檢查在自然光線五官反光燈下使用5號探針和平面口鏡, 按象限順序逐個牙齒檢查, 探診后做出診斷。700例患兒齲齒共計1080顆, 病變位置位于頰溝或頜面, 未累及牙髓, 齲洞數量≥2個, 直徑≥1 mm。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350例。研究組患兒中, 患牙共511顆, 男174例, 女176例;年齡4~8歲, 平均年齡(5.20±1.42)歲;其中淺齲160顆, 中齲315顆, 深齲36顆。對照組患兒中, 患牙共569顆, 男169例, 女181例;年齡4~8歲, 平均年齡(5.11±1.39)歲;其中淺齲175顆, 中齲339顆, 深齲55顆。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兒及家長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由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1. 2. 1 材料 水門填充器, 各種型號挖器, Carisolv微創器械及凝膠, 氫氧化鈣糊劑, 玻璃離子充填料。
1. 2.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充填術治療, 借助高速手機去除患牙內層、外層的齲壞組織, 制備相應固位洞型, 以干棉球隔濕, 常規消毒處理, 應用光凝單組份復合體填充治療患牙窩洞, 較為敏感患兒可采取局麻后再進行治療。研究組患兒采用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 首先清潔口腔, 以棉卷隔濕, 干燥齲齒, 將混合好的Carisolv凝膠滴入齲洞, 確保所有齲壞組織被凝膠浸濕, 30 s后齲壞牙本質開始軟化。針對齲洞大小進行觀察, 以手斧擴展齲洞入口, 手提挖匙對患牙窩溝、齲洞認真清理, 去除患兒齲洞中發生腐蝕的物質, 配合適宜Carisolv工具通過輕柔刮擦、轉動等將齲洞內軟化組織清除, 以清潔液針對患牙進行清潔、涂布, 應用清水清洗患牙, 干棉球隔離, 吹干水分后, 配置比例為1∶1的玻璃離子粘固劑, 將粘固劑送入齲洞后壓實, 借助器械將多余填充物清理干凈, 調整咬合適后結束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評估比較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的配合程度。其中患兒在治療時合作情況良好, 能積極主動接受治療為合作型;患兒對治療出現抵觸行為, 需要在家長與醫生誘導下接受治療為畏懼型;患兒拒絕治療, 需要醫護人員和家長采取強制措施才能開展治療為強制型。觀察比較兩組患兒治療1年后的臨床預后情況。如填充效果好、未發生脫落或出現部分脫落但患兒不存在自覺癥狀、患兒牙表面光滑、視覺效果表現良好表示充填成功;如充填物出現大部分脫落折裂或完全脫落折裂、患兒牙髓癥狀較為明顯、發生繼發性齲病表示充填失敗。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治療配合度比較 研究組治療過程中合作型、畏懼型、強制型患兒分別為215例(61.43%)、124例(35.43%)、11例(3.14%), 對照組治療過程中合作型、畏懼型、強制型患兒分別為105例(30.00%)、210例(60.00%)、35例(10.00%), 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兒治療1年后復查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511顆患牙治療1年后復查顯示充填成功495顆, 成功率為96.87%;充填失敗16顆, 失敗率為3.13%。對照組患兒的569顆患牙治療1年后復查顯示充填成功531顆, 成功率為93.32%;充填失敗38顆, 失敗率為6.68%。研究組患兒治療1年后復查充填成功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齲齒是兒童常見口腔疾病之一, 發病主要原因為牙體受到細菌影響后相應組織出現進展性或慢性破壞性表現。患兒發病有牙痛癥狀, 正常飲食也會受到影響。小兒齲齒的發生與兒童攝食喜好、飲食結構有密切的關系。如兒童攝入較多糖類含量高、酸性飲料等, 齲齒發生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現代口腔科齲齒治療的趨勢更多強調微創治療, 無論是大的窩洞還是小的齲損, 臨床治療的指導原則均為保存天然牙體組織, 采取最小的外科干預[3, 4]。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是治療齲齒的一種新方法, 可將齲齒患兒表現出齲壞的牙體組織成功去除, 并對患兒受損牙體有效修復[5-8]。單純應用非創傷性充填技術中的匙型挖器去除軟化齲損牙本質, 需要醫生用很長時間細心反復挖齲, 患兒接受度較差。應用Carisolv凝膠能夠選擇性的快速溶解軟化齲損組織, 加快去腐速度, 有效清除洞壁玷污層, 增強粘固劑與牙體組織間的粘結力[9, 10]。在治療中正確判斷齲洞、掌握好適應證、嚴格做好器械消毒、實現操作規范是提高充填成功率, 預防感染的關鍵。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器械、凝膠, 能夠去除齲壞牙質, 但不損傷健康牙質, 對患兒牙髓、口腔黏膜無刺激性和毒副作用。Carisolv工具切角均為鈍角, 在去除凝膠軟化牙本質時可準確掌握深度。
本研究中, 研究組患兒治療1年后復查充填成功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小兒齲齒可獲得與常規充填術一致的效果。研究組治療過程中合作型215例(61.43%)高于對照組105例(3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小兒齲齒的可接受度高, 更適用于兒童齲齒的防治。
總之, 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是以現代預防保健觀念為基礎的一種微創方法, 實現了最低限度的干預、最小的損傷, 采用的手動器械操作簡便, 疼痛感較輕, 大多數患兒可耐受, 是提高小兒齲齒充填率、防治小兒齲齒進一步發展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金鳳. 非創傷性充填技術在齲齒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傷殘醫學, 2016(1):93-94.
[2] 盧常勝. 43例小兒齲齒采用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的臨床有效性觀察. 養生保健指南, 2017(9):95.
[3] 李睿敏, 李艷青, 李曉潔. 齲齒患兒采用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的有效性分析. 母嬰世界, 2016(17):59.
[4] 張馨, 李玲玲, 霍永力. 銀川市月牙湖生態移民區1793例7~12歲兒童恒牙齲病狀況調查分析及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的效果評價.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8):89-90.
[5] 王可. Chemfil玻璃離子水門汀在常規及非創傷性充填中的療效比較. 心理醫生, 2016, 22(20):262-263.
[6] 岳薇. 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對小兒齲齒的治療價值評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6(5):119-120.
[7] 裴蓉. 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小兒齲齒的效果觀察. 河南醫學研究, 2017(18):62-63.
[8] 羊瑩. 非創傷性充填技術在齲齒治療中的應用.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5(4):650-651.
[9] 黃琴秀. 兒童齲齒采用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學工程, 2015(10):94.
[10] 林寶寶, 葉偉彪. 改良非創傷性充填技術治療兒童齲齒的臨床分析.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2, 25(5):557.
[收稿日期: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