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延慶
【摘要】 目的 芻議臨床對Ⅲ期食管癌患者應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的臨床現實意義以及對實施手術風險、預后的影響。方法 5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 依照就診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實驗組患者應用紫杉醇+順鉑新輔助化療以及實施手術綜合治療;對照組患者僅實施手術治療。分析實驗組患者的控制成效, 比較兩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隨訪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控制成效率為64.00%(16/25), 出現腸胃道反應、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實驗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為92.00%(23/25), 對照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為68.00%(17/25), 實驗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000, P<0.05);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2年, 實驗組患者的平均總生存期為(16.25±1.89)個月, 長于對照組的(13.08±1.13)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對Ⅲ期食管癌患者應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實施手術綜合治療, 可確保在未增加并發癥的同時, 將腫瘤根治切除率大幅提升, 有利于改善預后。
【關鍵詞】 Ⅲ期食管癌;紫杉醇;順鉑新輔助化療;手術風險;預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39
食管癌已成為目前我國患病率、病死率居首位的消化道腫瘤, 據不完全統計, 每年以15萬人次的速度不斷上漲, 好發于40歲以上人群[1]。該疾病常表現為吞咽困難(難以咽下干食物-半流質食物-水-唾液)。在目前臨床中常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 且取得明顯、直接成效。但大部分患者往往在發現時已經發展到中晚期階段, 且伴有局部轉移現象, 增加了術后復發的可能性。因而, 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復發, 提升總生存期對進展期食管癌患者意義重大。鑒于此, 在本次研究中, 芻議臨床對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順利收治的5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應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的臨床現實意義以及對實施手術風險、預后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順利收治的5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照就診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實驗組中男14例, 女11例;年齡42~76歲, 平均年齡(54.16±8.07)歲;13例ⅢA, 12例ⅢB。對照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齡41~75歲, 平均年齡(54.03±7.96)歲;14例ⅢA, 11例ⅢB。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應用紫杉醇+順鉑新輔助化療以及實施手術綜合治療, 給予靜脈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 第1天, 再繼續給予靜脈滴注順鉑注射液30 mg/m2,?第1~3天, 共持續化療42 d。在完成化療后1個月行食管癌根治術:上段癌-選左胸入路后, 切除食管癌, 常規清掃二野淋巴結;中下段癌-選左胸入口, 常規內吻合食管-胃胸。對照組患者僅實施手術治療, 其手術方法同實驗組患者基本一致。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評價并同步記錄實驗組的控制成效, 包括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進展, 控制成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比較兩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瘺、腹瀉等)及隨訪情況(總生存期)。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實驗組的控制成效分析 實驗組患者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解14例、穩定8例、進展1例, 控制成效率為64.00%(16/25)。出現腸胃道反應、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
2. 2 兩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為92.00%(23/25), 對照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為68.00%(17/25);實驗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000, P<0.05)。實驗組患者中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瘺2例、腹瀉1例,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5/25);對照組患者中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瘺2例、腹瀉1例,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00%(4/25);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55, P>0.05)。
2. 3 兩組患者的隨訪情況比較 隨訪2年, 實驗組患者的平均總生存期為(16.25±1.89)個月, 長于對照組的(13.08±1.13)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7.1979, P<0.05)。
3 討論
食管癌作為普遍多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在國內具有極高患病率, 一經確診通常已發展到中晚期。在目前臨床中常用食管癌根治切除術與術后放化療綜合治療, 但仍未達到預期控制成效。雖然隨著近年來, 外科技術日漸改進與成熟, 圍手術期護理與麻醉技術等方面也隨之不斷完善, 這就使得絕多數進展期食管癌患者的腫瘤切除率大幅提高, 但是術后復發與局部/遠處轉移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據臨床實踐數據得出, 其5年生存率僅約占1/4[2]。有研究指出, 新輔助化療可在短時間內殺滅癌灶, 縮小腫瘤面積, 抑制癌細胞活性, 同時還能有效降低TNM分期與遠處轉移率與術后復發率[3-6]。紫杉醇聯合順鉑、氟尿嘧啶聯合順鉑等化療方案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新輔助化療中。其中, 紫杉醇具有良好抗腫瘤作用, 且與順鉑聯合使用, 可降低血液毒性。
本研究表明, 實驗組患者的控制成效率為64.00%(16/25), 出現腸胃道反應、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實驗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為92.00%(23/25), 對照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為68.00%(17/25), 實驗組患者的根治切除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000, P<0.05)。提示應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實施手術可提高腫瘤切除率, 確保了手術徹底性與有效性;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2年, 實驗組患者的平均總生存期為(16.25±1.89)個月, 長于對照組的(13.08±1.13)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強勇等[7]在探究Ⅲ期食管癌手術風險及預后的影響中應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 結果發現62例接受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患者, 緩解率(RR)為61.3%, 化療期間出現肝腎功能損傷、白細胞減少、脫發等不良反應, 且均為1~2級。化療+手術組的腫瘤切除率高于手術組;且其中位總生存期高于手術組。提示術前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可提升根治性切除率, 化療結束后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術, 并不會增加術后并發癥, 且還可增加總生存期。這與本次研究結論基本相似。
綜上所述, 臨床對Ⅲ期食管癌患者應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實施手術綜合治療, 可確保在未增加并發癥的同時, 將腫瘤根治切除率大幅提升, 有利于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胡偉, 丁叔波, 王紅勇, 等. 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方案對進展期食管癌患者HMGB1、CEA、SCC-Ag水平的影響.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7, 37(2):165-167.
[2] 呂會來, 張麗, 溫士旺, 等. 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用于進展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 中國藥房, 2016, 27(18):2500-2502.
[3] 史曙霞, 田素萍, 原艷軍, 等. TP方案新輔助化療治療進展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5):75-77.
[4] 周鯤. 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方案治療中晚期食管癌98例體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1, 4(14):24.?
[5] 周建華. 參一膠囊聯合新輔助化療對進展期食管癌患者手術風險及預后的影響. 中國藥業, 2015, 24(10):32-33.
[6] 陳元美, 柳碩巖, 朱坤壽. 紫杉醇聯合順鉑對中晚期食管癌新輔助化療的療效觀察.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2, 19(5):458-459.
[7] 強勇, 楊楠, 董國華, 等. 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對Ⅲ期食管癌手術風險及預后的影響.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6, 21(2):166-169.?
[收稿日期: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