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巖

【摘要】 目的 觀察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效果。方法 12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奧拉西坦注射液進行治療, 實驗組采用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治療前后簡易認知狀態評價量表(MMSE)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分。結果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21例, 有效27例, 無效12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實驗組患者中顯效31例, 有效26例, 無效3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對照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19.27±4.62)、(32.75±1.24)分,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18.64±3.15)、(33.28±1.69)分;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22.37±3.51)、(37.62±2.46)分,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26.85±4.77)、(44.69±2.35)分;治療前, 兩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 值得推廣。
【關鍵詞】 多奈哌齊片;奧拉西坦注射液;血管性癡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67
血管性癡呆主要是指由于腦血管疾病, 如出血性或缺血性腦血管病所引起的腦組織損害, 從而使得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 主要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情緒控制能力及認知力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1]。本文對12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33例, 女27例;年齡24~66歲, 平均年齡(42.45±8.28)歲;病程3~19個月, 平均病程(10.72±3.46)個月。實驗組患者中, 男35例, 女25例, 年齡26~64歲, 平均年齡(43.72±7.36)歲;病程4~18個月;平均病程(11.34±2.54)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血管性癡呆;且排除阿爾茨海默病或是擁有癡呆史患者、對藥物過敏者、伴有嚴重心腎肝功能損傷者。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規治療, 給予患者控制血壓、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腦部血管藥物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采用奧拉西坦注射液進行治療, 將4.0 g奧拉西坦配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 1次/d, 持續治療4周為1個療程。實驗組患者采用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進行治療, 奧拉西坦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鹽酸多奈哌齊片睡前服用, 1次/d, 口服, 持續治療4周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的MMSE與ADL評分。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MMSE評分改善情況>20%;有效:MMSE評分改善情況為12%~20%;無效:MMSE評分改善情況<1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21例, 有效27例, 無效12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實驗組患者中顯效31例, 有效26例, 無效3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SE與ADL評分比較 治療前, 對照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19.27±4.62)、(32.75±1.24)分,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18.64±3.15)、(33.28±1.69)分;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22.37±3.51)、(37.62±2.46)分,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26.85±4.77)、(44.69±2.35)分;治療前, 兩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血管性癡呆主要是由于一系列的腦血管因素, 如缺血性、出血性、急慢性缺氧性腦血管病等, 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腦組織損害而引發以認知功能減退為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屬于老年癡呆的主要類型之一[3]。血管性癡呆的起病較急, 認知功能呈階梯式的惡化趨勢, 且以波動性病程與局灶性神經癥狀為主要的臨床體征。血管性癡呆的病因較為復雜, 在現階段普遍認為, 腦動脈硬化所造成的腦血流量降低是引起血管性癡呆的主要原因。在臨床治療中, 目前國內外均為沒有特效藥物與效果顯著的治療措施[4];主要治療方式是改善患者腦循環、腦代謝, 提高腦細胞供氧等藥物治療措施。其中奧拉西坦注射液便是臨床治療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藥物, 其屬于一種新型的吡咯烷酮類衍生物, 該藥物適用于癡呆、腦血管病以及腦變性疾病所導致的腦損傷與由于腦損傷導致神經功能缺損、記憶智能障礙、社會功能障礙、人格改變以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當中[5];其能夠有效促進磷酰膽堿與磷酰乙醇的合成, 進而提高大腦中蛋白質與核酸的產生率, 從而達到修復腦神經細胞的效果。奧拉西坦注射液雖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 但治療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因此, 多奈哌齊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奧拉西坦注射液的聯合治療中。根據相關研究顯示, 血管性癡呆患者相關區域的乙酰膽堿水平會有所降低;而腦內的乙酰膽堿作為一種神經遞質、記憶以及學習的重要部位, 其在腦內的含量降低會使得患者出現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鹽酸多奈哌齊片正是現階段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 其能夠有效保護患者的神經功能, 改善患者整個腦部血流的供應情況[6];同時鹽酸多奈哌齊片還能夠降低神經元的變性, 通過促進患者大腦皮層與海馬回處細胞外的乙酰膽堿的濃度來提高患者機體智力與記憶的恢復程度, 從而有效防止血管性癡呆患者由于缺乏膽堿能而影響認知功能。聯合兩種藥物共同使用, 不但能夠有效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 同時還能夠彌補單種藥物的不足之處, 進一步促進患者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的恢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中顯效21例, 有效27例, 無效12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實驗組患者中顯效31例, 有效26例, 無效3例,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對照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19.27±4.62)、(32.75±1.24)分,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18.64±3.15)、(33.28±1.69)分;治療后, 對照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22.37±3.51)、(37.62±2.46)分,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分別為(26.85±4.77)、(44.69±2.35)分;治療前, 兩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MMSE和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侃, 胡光菊. 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分析. 中外醫療, 2017, 36(27):134-135, 138.
[2] 沈展, 汪思陽, 沈婷婷,等. 奧拉西坦聯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血管性癡呆49例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中國藥業, 2018, 27(4):50-52.
[3] 秦連發. 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對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及血清IL-6水平的影響. 慢性病學雜志, 2018, 19(5):675-677.
[4] 鄺素娟. 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北方藥學, 2017, 14(1):69-70.
[5] 楊小珍. 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1):35-37.
[6] 于凌云, 張慶軍. 多奈哌齊片聯合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 中國藥師, 2016, 19(1):114-116.
[收稿日期: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