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省政協在省“兩會”期間,在杭專門召開全省“關注森林”工作會議。省政協主席、省關注森林組委會主任葛慧君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林業局局長胡俠代表省關注森林執委會作工作報告。
黨的十九大將“生態文明”提升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要認真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省委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不斷推動浙江“關注森林”工作實現新發展。
堅持思想引領,在學習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要有新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發展林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要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創建,搞好城市內綠化,使城市適宜綠化的地方都綠起來。浙江有責任、有基礎當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開展“關注森林”工作要把學習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首要任務,通過開展理論研究、主題教育、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全面領會思想精髓、核心要義,切實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工作、推動建設,努力開創“關注森林”活動新局面。
堅持圍繞中心,在推動美麗浙江和大花園建設上要有新作為。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大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創建工作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加大綠化力度,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城鄉,更加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為老百姓生活積淀幸福底蘊。要著力增加綠色資源總量,拓寬綠色空間,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一村萬樹行動,深化“四邊”綠化行動,在通道沿線營造生態林、防護林、景觀林,加快建設沿江、沿海、沿山、沿湖萬里美麗走廊,著力打造“綠道繞城走,人在景中行”的生態廊道網絡。要堅持數量和質量并重,高標準培育和選用鄉土珍貴彩色樹種,加大珍貴彩色森林建設力度,打造一批高標準珍貴樹種基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景觀。
堅持保護優先,在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上要有新舉措。保護生態資源、筑牢生態屏障,是“關注森林”工作的重要任務。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生態文明建設方針,強化林地濕地管理,加強公益林天然林保護,探索新造林委托管護、協議管護、合同管護等機制,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規范化管理,努力把自然生態空間中最重要、最精華的部分保護好、建設好。要加強森林防火巡護和設施建設,推進林業防災減災社會化、應急救災機動化,有效控制災害,促進森林健康。要積極探索實施森林資源資產核算、自然資源負債表編制、森林資源離任審計等制度,健全綠色發展生態獎補機制,加快開展“林長制”試點工作,建立部門聯管、全民共管的長效管理機制,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供給。
堅持綠色惠民,在促進林農增收致富上要有新成效。要把“關注森林”工作與打贏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堅戰結合起來,與山海協作工程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山的特色和林的優勢,堅持綠色富民、綠色利民、綠色惠民,用好綠色寶藏,激活資源要素,深化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要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開展森林休閑養生城市、森林特色小鎮、森林人家建設,打造更多的森林休閑養生福地。要遵循林業發展規律,扎實推進“全國深化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建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林權流轉機制、林業金融改革,完善林業政策機制,引導工商資本和人才上山支持林業,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投身林業,努力形成人才、資本、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增進群眾生態福祉。
堅持全民發動,在弘揚森林生態文化上要有新拓展。要把大地植綠與心中播綠結合起來,注重發揮公益性活動的獨特優勢,積極推動生態文化建設,加快形成全社會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良好社會風尚。要把義務植樹作為弘揚生態文化的重要手段,廣泛動員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植樹綠化行動中。要注重發揮公益性活動的獨特優勢,組織開展生態日等主題活動,開展志愿者行動和教育實踐體驗活動,廣泛吸納新的組織機構、社會團體和企業加入到活動中來。要豐富生態文化宣傳教育形式,全媒體、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推動生態文化進學校進課堂、進機關進企業,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素養。要通過組織開展全國生態文化村和省級生態文化基地創建,建設公共場館,為社會公眾參與“關注森林”活動開辟新渠道、搭建新平臺,在全社會形成愛護森林、關注林業、保護生態的良好風尚,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民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