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凱
【摘要】特色小鎮的規劃和建造,是在我國的經濟大發展和經濟全球化,以及當前國際產業迅速轉型的基礎上,部分具有特色產業和特色資源的城市最佳的發展方向。特色小鎮的策劃舉措,能夠有效地利用當地現有的資源,充分的發展特色旅游業和第三服務產業,進行現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特色小鎮的培育和發展是在我國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特色小鎮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城鎮的經濟發展,增加小城鎮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動力,成為我國新時代下進行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點項目。特色產業是小城鎮的主要發展計劃,一個好的特色產業對于整個小鎮的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因此本文就甘肅省某地特色小鎮,基于生態旅游的發展和計劃進行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特色小鎮規劃;產業發展;對策
1、引言
因為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過于迅速,許多較大的工業城市已經出現了發展飽和以及發展瓶頸的狀態,但是在城市內部進行產業的擴大和增長已經力不從心,因此許多城市便將目光轉向了周邊的小城鎮。其實許多地區的小城鎮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以及地域特色,在發展旅游業和服務業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對于建設具有生態旅游特色的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特色小鎮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我國整體的城鎮化建設以及城鄉統籌發展,同時對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增強民生建設有著突出的作用。但是在進行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安排,以期在最大的程度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潛力,取得最大的成效。
2、特色小鎮的規劃創新思考
對于一些特殊的地區,特色小鎮的發展對于提高當地的整體經濟水平,增加人均收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推動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進程。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特色小鎮的分布極為廣泛,可以非常有效的對于周邊的地區進行經濟就業和產業輻射,對于當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小鎮的基本內涵就是,以生態旅游為主體產業來進行定位,將旅游生活,生態建設和產品生產一體化建設。在這個過程中特色小鎮又是具有獨特要求的,比如應該有獨立的產業創新園區和行政建鎮等等。在進行特色小鎮的建設時,應該將產業鏈、人口基礎和生活配套設施以及城市建設配套作為重點,除此之外還應該為相關的居住者提供與周邊環境相協同的氛圍和文化環境。
對于建設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小鎮意義在于能夠最大化的推動當地的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提高當地的居民總體收入,并且在此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縮小城鄉差距,產生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選擇,使得當地居民創業選擇的機會更大,減輕當地以及周邊城市的就業壓力。除此之外,特色小鎮進行發展的特色生態旅游產業鏈還能有效地促進當地的產業升級轉型,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此來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在不斷地健全小鎮的基礎設施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提升小鎮居民的生活服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水平,還可以減少鄉村的人口流失率,使得青壯年人口逐漸地從大城市向小鎮集中,降低農村空巢化的現象和留守兒童的比例。
3、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小鎮的規劃要點分析
甘肅省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自然資源豐富,旅游資源和多種產業資源都比較發達的地區,曾被喻為除了海洋、擁有地球上所有自然景觀的地區,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區更是水土資源極為優越,被稱為塞上江南。并且整體行政面積較大,但是人口較少,各個城市以及鄉鎮之間相距較遠,易于大面積改建,各地自然風貌和人文特征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態旅游產業建設時有著極為優越的條件。在進行具體的特色小鎮的建設時,除了要對其最主要的生態旅游功能進行全方位的打造外,還應該進行專業的文化包裝和和主題營造,建設專有的日常生活意境或者生活方式,使其可打動人,可感染人。所以在進行特色小鎮的規劃時應該在小鎮的特色需求上多花工夫,形成與當今時代消費特色相融合的建設模式。
3.1對于文化特征和地方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緊靠優勢發展
在進行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小鎮的建設時,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有關當地的文化建設和文化積淀。在當下,一個旅游景觀最重要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自然特色,游客在進行消費時更加看重的是當地獨有的文化氣息和人文環境。只有緊緊的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才能在進行相關的發展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進行實際的資源挖掘時,首先應該考慮到當地的人文傳統,資源稟賦,名勝古跡分布和特色工藝,再將這些內容與生態旅游的特色相結合,就可以充分的確保小鎮獨具特色的吸引力。比如在酒泉市金塔縣境內的胡楊林,就是充分的結合了當地的荒漠氣候和獨特的西北文化特色,發展成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生態旅游景觀地。總之,在進行特色小鎮的建設時,應該充分以獨有的特色資源為核心,積極延伸產業鏈,健全相應配套設施,打好特色小鎮的根本。
3.2進行特色化的生態環境建設,配套服務設施,提升根本的吸引力
因為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要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相應的旅游度假和旅游休閑,因此在進行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當地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以此來保障有足夠的支撐力進行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除此之外,便捷的交通,特色的餐飲,周到的住宿環境等都可以為特色小鎮的建設增加動力。而干凈的街道,良好的空氣質量更是能為當地帶來更多的吸引力。因此在進行規劃和運營特色旅游小鎮的過程中應該全面的分析和考慮這些問題,以促進其能夠健康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的定義是以生態旅游資源作為憑借,以旅游的設施為基礎,為生態旅游者的生態旅游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并且提供便利條件的綜合性行業。生態旅游的重點就是借助當地的生態資源,將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的生活作為雙重責任。因此在進行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小鎮的建設時,應該極力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充分的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協調,探尋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今人創造財富,為后人留下山水,才是生態旅游建設的最關鍵的主旨。
3.3營造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狀態
在如今,部分城市的污染嚴重,生活環境嚴重的惡化,每天的生活都處在重復和單調之中,因此許多人都渴望一種嶄新的,具有特色的東西來刺激自己的生活。除此之外,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不斷地變大,因此過去的老莊之道中提到的小國寡民的超然生活狀態和田園文學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都對現在的消費者具有太大的誘惑。一個具有獨特意義的,遠離了高樓大廈和現代步伐,遵循生態環境的演變,遠離人為搬運的小鎮,正是眾多游客渴望放松和休憩的圣地。營造一種消費者所渴望的旅游環境,正是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極為成功的一個規劃設計。因此在實際的建造過程中,要滿足當下現代人的深層次的要求,小鎮的打造就應該對生態環境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置,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并對于人與自然的相處關系和相處模式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改變,創造出真正的生態旅游環境。
3.4小鎮特色風貌與獨特的小鎮氣質的建造
在進行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尊重當地獨有的生態資源,發展出獨特的個性和風味。更應該強調的是,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應該以當地的文化傳承,歷史背景和地理優勢等為基礎,使得其氣質符合自身建造的要求。在此要求下,特色小鎮的建設就不能只進行硬件設施投入,對于文化軟實力和旅游文化以及旅游精神的建設更應該被提上日程。在此之前,許許多多的知名旅游景觀就是因為商業化過強,文化力卻慢慢的喪失,導致了市場競爭力的整體下降,嚴重的制約了其發展。因此,為了打造特色的旅游文化小鎮,就應該在深層次上對于該地的文化特征進行挖掘,營造獨樹一幟的特色產業鏈與相應的文化活動,帶動整個小鎮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基于生態旅游的特色化小鎮的建造給當下新型的城鎮化建設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同時也為城鄉統籌規劃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但是在面對源源不斷的新問題和困難時,特色小鎮的建設更應該秉持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切不可因為一時的利益便走向嚴重商業化的道路,阻斷未來的發展道路。在進行實際的建造和運營時,也要緊抓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態,積極的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進行全方位的定位和發展,大力的創新和改進,才能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走的更快,更遠。
參考文獻:
[1]李妍,李秋.舒適物理論視角下特色小鎮規劃建設路徑與對策[J].邢臺學院學報,2018,33;No.128(2):92-95.
[2]許德麗,吉燕寧.特色小鎮旅游開發策劃研究——以遼中區滿都戶鎮規劃設計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No.498(22):82-84.
[3]李冬梅,鄭林鳳,林賽男,等.農業特色小鎮形成機理與路徑優化——基于成都模式的案例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8(5).
作者簡介:
董文凱,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