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輝, 鄒婉晴, 湯明竹, 沈小雨, 楊佳敏, 張露芬
(1. 北京服裝學院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北京 100029; 2. 成都中醫藥大學 針灸推拿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75;3.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 工商管理系, 北京 100029; 4. 北京中醫藥大學 針灸推拿學院, 北京 100029)
目前,職業女性乳腺增生檢出率高,發病率上升,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并具有一定的癌變率[1-2]。西醫治療以口服激素為主,激素藥物副作用大,服用療程長,治療效果不理想,人們逐漸將目光轉向了外治療法。中醫外治的過程既是在中醫辨證論指導下對人體臟腑、經絡、氣血進行整體調節的過程,又是使藥物及物理因子直接快捷地作用于病變部位通過皮膚滲透、黏膜吸收、穴位刺激等產生療效的過程[3-4]。已有研究表明,負離子遠紅外紡織品能夠釋放出負離子并發射遠紅外線,作用于人體,能改善血液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顯著提高體表血流量[5-7],但目前有關負離子遠紅外紡織品對具體疾病的治療效果方面的研究鮮有報道。
本文研究對穿著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進行乳頭高度和直徑的測量,對乳腺組織進行形態學觀察,通過其效應指標的變化特點,對保健紡織品做出功能評價。
材料:負離子遠紅外整理劑、低溫固著劑,北京A科技有限公司;苯甲酸雌二醇,寧波三生藥業有限公司;黃體酮,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生理鹽水,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氨基甲酸乙酯,北京篤信精細制劑廠;甲醛溶液,廣州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純棉織物,經緯密分別為352、222根/(10 cm),厚度為0.372 mm,面密度為131 g/m2。
儀器:JMU505T型臺式軋車,北京紡織機械器材研究所;DHG-9123 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華連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染色焙烘機,日本UENOYAMA KIKO公司;光學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
整理劑配方準備:稱取負離子遠紅外整理劑 25 g,低溫固著劑15 g。量取去離子水 360 mL,將三者倒入2 000 mL的燒杯中混合并攪拌均勻。
標記面料并稱量(未處理時質量):裁剪規格為58 cm×27 cm的4塊面料,分別標記為A、B、C、D。
浸漬:將面料A、B、C、D浸入到已混合好的整理液中,并用玻璃棒充分攪拌10 min。
過軋輥并稱量(濕態質量):將浸漬后的面料A、B、C、D分別通過臺式軋車,將工作液軋入織物,使其分散均勻,并去除多余工作液。設定速度為 0.7 m/min,壓力為0.5 MPa。
烘干:將浸軋后的面料A、B、C、D平整地放入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烘干。設定溫度為80 ℃,時間為5 min。
焙烘并稱量(處理后質量):將面料A、B、C、D分別放入染色焙烘機中焙烘。設定溫度為140 ℃,時間為1 min。
1.3.1 大鼠外套的制作
將負離子遠紅外整理劑整理后的面料A、B、C、D裁成12個規格為20 cm×10 cm的布塊,并做好標記。將未經整理的面料裁成相同規格的12個 20 cm×10 cm的布塊,并做好標記。
將已經裁好的24塊面料4條邊分別做0.5 cm寬的卷邊縫,制成成品規格為18 cm×8 cm的矩形,并在寬邊車縫寬8 cm×3 cm的魔術貼。
1.3.2 布袋的制作
圖1示出布袋規格。按所示尺寸裁剪并制作34個純棉布袋,沿中線對折后在圖1中示意的線跡部分進行2次車縫,縫份為1 cm。

圖1 布袋規格示意圖
Fig.1 Sketch of bag size
1.4.1 實驗動物
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4只,質量為(240 ± 20)g,清潔級動物(SPF)級,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京)2007-004),置于清潔柜中,實驗室溫度保持在(23±1)℃,濕度為(45±5)%,普通飼料正常喂養,實驗前動物在實驗環境下適應性飼養1周。本次實驗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生物學實驗室進行。
1.4.2 實驗方法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34只大鼠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10只)、模型組(12只)、功能織物組(12只)。對照組:不穿著大鼠外套,只放進布袋中扎好,90 min/d,1 次/d,連續30 d。模型組:穿著未經整理面料的大鼠外套(從大鼠前肢腋下起,將其胸腹部及背部裹住),并放進布袋中扎好,90 min/d,1 次/d,連續30 d。功能織物組:穿著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的大鼠外套,并放進布袋中扎好,90 min/d,1次/d,連續30 d。
1.4.3 模型制備
模型組:每日于大鼠后肢外側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 次/d,連續25 d,繼而改用黃體酮注射液4 mg/(kg體重),1 次/d,連續5 d。功能織物組:每日于大鼠后肢外側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 次/d,連續25 d,繼而改用黃體酮注射液4 mg/(kg體重),1 次/d,連續5 d。對照組: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即每天注射0.5 mg/kg,1 次/d,連續25 d,繼而改用每天注射生理鹽水4 mg/kg(體重),1次/d,連續5 d。
1.5.1 動物實驗指標檢測
治療前、治療后用精密游標卡尺分別測量所有大鼠的第2、3對左右乳頭的高度和直徑,并觀察其外觀。用脫毛膏局部脫毛處理后,完整剝離并取下 3個實驗組大鼠的第2、3對乳房,將其放在濾紙上。用10%甲醛溶液固定,常規石蠟包埋切片,并用蘇木素-伊紅(HE)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乳腺組織結構。
1.5.2 評價方法
大鼠乳腺組織形態指標評價。無增生: 乳腺小葉不增生,腺體數量極少,腺泡不擴張,處于靜止期狀態。輕度增生: 個別腺泡有輕度增生,無擴張,腺泡及導管內有分泌物。中度增生: 乳腺小葉大部分增生,少數腺泡有輕度擴張,腺上皮增生層次增多,腺泡及導管內有分泌物。重度增生: 乳腺小葉大部分增生,多數腺泡明顯擴張,腺上皮增生層次增多,腺泡及導管內有較多分泌物[8]。
根據面料質量變化,可以推算出軋液率為80%左右,面料處理前后質量增加比率3.5%,按照負離子遠紅外整理劑與低溫固著劑的用量之比,推算出負離子遠紅外整理劑在面料上占比約為2.1%。
表1示出第2和第3對乳頭直徑比較。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乳頭直徑增大(P<0.05);與模型組比較,功能織物組乳頭直徑減小(P<0.05)。
表2示出第2和第3對乳頭高度比較。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乳頭高度增大(P<0.05);與模型組比較,功能織物組乳頭高度減小(P<0.05)。
表1 第2和第3對乳頭直徑比較
Tab.1 Diameter of second and third pair nipplescm

組別組數第2對乳頭左側直徑第2對乳頭右側直徑第3對乳頭左側直徑第3對乳頭右側直徑對照組100.12±0.010.13±0.010.13±0.030.14±0.02模型組110.19±0.020.21±0.020.20±0.020.21±0.02功能織物組110.16±0.030.18±0.040.16±0.040.16±0.04
注: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P<0.05;與模型組比較,功能織物組P<0.05。缺失數據是因為造模過程中模型組、功能織物組各死亡1只。
表2 第2和第3對乳頭高度比較
Tab.2 Height of second and third pair nipplescm

組別組數第2對乳頭左側高度第2對乳頭右側高度第3對乳頭左側高度第3對乳頭右側高度對照組100.12±0.020.13±0.020.13±0.030.13±0.02模型組110.18±0.010.19±0.010.18±0.02 0.18±0.03功能織物組110.13±0.020.14±0.030.13±0.030.13±0.02
注: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P<0.05;與模型組比較,功能織物組P<0.05。缺失數據是因為造模過程中模型組、功能織物組各死亡1只。
圖2示出對照組低倍鏡下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可見,大量的疏松結締組織及脂肪組織,腺體少見。圖3示出模型組低倍鏡下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可見腺體增生明顯,導管擴大,脂肪組織與疏松結締組織少見。

圖2 對照組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100)
Fig.2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mammary gland of control group(×100)

圖3 模型組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100)
Fig.3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mammary gland of model group(×100)
圖4示出功能織物組低倍鏡下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可見腺體增生,脂肪組織及疏松結締組織。

圖4 功能織物組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100)
Fig.4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mammary gland of functional fabrics group(×100)
通過觀察對照組、模型組、功能織物組的乳腺組織切片,根據大鼠乳腺組織的評價指標可知:對照組基本無增生情況,模型組為重度增生,功能織物組為中度增生。
現代醫學認為,乳腺增生主要是由雌、孕激素比例失衡,即雌激素相對或絕對增多,而孕激素相對或絕對減少所致,孕激素具有拮抗雌激素促進乳腺增生的作用[9-11],故通常采用雌孕激素結合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乳腺增生多為彌漫性,表現為乳房整體增大、乳頭增高、乳頭直徑增大,故采用精密游標卡尺測量大鼠乳頭高度和直徑,可以直觀反映乳腺增生程度的變化。取大鼠乳腺組織,常規染色切片,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組織形態學改變,進而探討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對乳腺增生的影響。
本文研究采用肌肉注射雌激素和孕酮的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大鼠[12],研究結果顯示,模型組乳頭直徑和高度均顯著大于和高于對照組(見表1、2)。同時,乳腺組織的形態學顯示,模型組乳腺腺體增生明顯,導管擴大,腺泡腔增大,腺泡上皮多呈扁平或立方,腺泡腔內可見分泌物,表明乳腺增生動物模型的成功制備。
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臨床治療,主要以疏肝理氣、活血通絡、軟堅散結、調理沖任為主。本文研究采用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包裹大鼠腋下8 cm的軀干部分,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包裹后不僅作用于乳房局部組織,亦對相關經脈穴位具有刺激作用。結果顯示,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組大鼠第2、3對乳頭的直徑和高度較模型組縮小和降低,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組較模型組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有所改善。這與相關研究表明的遠紅外、負離子紡織品能引起人體細胞的分子共振,產生熱效應,并激活人體表面細胞,促進人體皮下組織血液的微循環,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效有關[13-14]。
1) 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可使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頭高度、直徑明顯縮小。
2) 負離子遠紅外功能織物可使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形態和組織學特征有所改善,對乳腺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負離子遠紅外功能整理后的紡織品能促進血液微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對大鼠乳腺增生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這與中醫對乳腺增生病臨床治療中的活血通絡、軟堅散結等理念相符。
FZ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