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兆 彭彰俊
摘 要:為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助力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城市,確實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
關鍵詞:六個嚴禁;森林保護
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20日在全省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即:嚴禁盜伐濫伐林木、嚴禁掘根剝皮等毀林活動、嚴禁非法采集野生植物、嚴禁燒荒野炊等易引發林區火災行為、嚴禁擅自破壞植物從事采石采砂等活動、嚴禁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造成生態系統逆向演替)執法專項行動。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持續開展執法專項行動“六個常態化”(即:最新衛星影像數據排查案件常態化、案件查處常態化、督查督辦常態化、檢查考核常態化、監督執紀問責常態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常態化)工作,繼續保持震懾違法犯罪行為高壓態勢,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完成各類破壞森林(濕地)資源案件的查處工作,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濕地)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全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專項執法開展的主要內容
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破壞林地資源案件;非法占用、毀壞濕地案件;盜伐、濫伐及毀壞森林、林木案件;非法運輸木材案件;違反自然保護區管理法律法規案件;破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和非法捕獵陸生野生動物等案件;違反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法律法規案件;擅自砍伐、移植、運輸古茶樹,對古茶樹實施掘根、剝皮和使用生長調節劑等行為案件。非法調運、生產、經營感染重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林木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或者森林植物產品案件。違反森林防火法律法規,放火、失火燒毀森林、林木案件及其他涉林違法犯罪案件。認真查處在森林資源保護和監管工作中失職瀆職案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助推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行動順利開展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為加強持續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各縣、市成立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聯席會議領導小組,負責本次執法專項行動的總體組織、協調、督查工作和日常事務。聯席會議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林業局,由縣林業局局長擔任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縣林業局的林政資源管理股和森林公安局相關人員為成員,具體負責辦理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
2.加強辦案人員業務素質學習,提高辦理案件的質量
認真組織對遙感判讀疑似圖斑調查人員及辦案人員的業務培訓。外業調查借助貴州省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移動端軟件,采用平板電腦對疑似案件小班勾繪出違法占用林地小班面積,采集GPS控制點、航跡、小班照片(遠景、近景、中景、工作照),對因影像質量問題、非林地小班等未構成案件的小班,現場收集照片、非林地佐證材等資料,構成案件的小班,案件調查人員做到事實清楚,違法主體明晰,邏輯清楚,掌握的法律法規要明晰,運用的處罰依據要合法,特別是刑事案件的,要符合公安的辦案程序,依據要充分,事實要清楚,才能將案件辦好,提高案件的質量。
3.壓實責任,強化辦案時限
明確專人負責案件的查處,并限定辦理時限和結案時間,特別是對違法使用林地案件單獨分類匯總查處,提高案件辦結效率。嚴格案件的報送制度,確保案件報送數據準確無誤。林業局抽調執法人員組成案件查處小組,每個小組由一位班子成員帶隊,將各縣、市核實的涉林案件分到每個小組和每個班子成員包保,實行每周一調度,每月15日通過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網報系統上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機制,采取“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積極開展案件的查處,確保年底全面完成案件查處工作。
4.部門聯動,提高辦案的統一
為保證案件的辦理質量和效果,做到事實清楚,依據充分。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召集公安、檢察院、法院、國土、林業等執法單位進行案件的事實認定,對案件中存在的問題、疑點、證據的采納等進行分析討論,保證案件能移得出、立案事實充分、訴得走、判得下,無反彈。
三、嚴格督查,確保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取得成效
1.案件核實率
經調查,核實全縣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疑似圖斑構成案件數、涉及小班數,違法面積。建立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疑似圖斑構成案件數據庫,并在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的規定時間內上交入庫,確保涉林案件線索核實率為100%。
2.涉林行政案件查結率與刑事案件移送率
根據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疑似圖斑構成案件數據庫,逐一對涉林案件進行查處,并通過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工作網報系統上傳相關資料,提交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全省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辦公室實行每旬一次通報制度,調度全省各縣、市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疑似圖斑涉林案件查處進度,確保到12月底完成涉林行政案件查結率和刑事案件移送率均實現100%的目標。
3.往年度涉林案件行政處罰執行率
梳理統計往年案件查處執行情況,大力督促往年案件處罰款項的執行,確保往年案件執行率達100%。
四、執法專項行動存在問題
1.宣傳力度不夠,森林保護意識淡薄
森林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采取發放、張貼、廣播等方式進行,但是形式單一、效果不明顯,部分企業單位或個人重發展、輕保護,只顧當前經濟利益,忽略了保護生態,在未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手續情況下,擅自改變林地用途。
2.執法隊伍力量薄弱
目前森林公安執法人員力量薄弱,沒有專業的林政執法人員,而是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兼擔林政執法工作。沒有系統的執法體系,專業素質不高,力量薄弱,在當前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中,工作量大,任務重,完成全縣涉林案件查處難度大。
五、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1.降低門檻、簡化林地審核審批程序
建議省、州結合“放、管、服”政策相關規定,降低林地可行性報告編制收費標準,簡化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程序。部分工程項目本身投入資金不足,基本能維持工程項目的建設,再加上編制林地可行性報告費用高,程序復雜,層層申報、從開始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到審批獲得林地審核審批手續時間長,影響工程項目的建設。
2.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不可抗拒因素導致超紅線使用林地方案
近年來,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了力度,著力改善交通、水利、電力等工程項目的改造,這些項目涉及范圍廣、情況復雜,施工不變,因地質原因改變路線或者在施工過程中山體不穩,需擴大開采面或者變線等情況導致超過設計紅線建設,建議省、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建設性方案,解決工程項因不可抗拒的因子導致超紅線使用林地的方案,避免超審批違法占用林地的違法行為發生。
3.能否建設使用林地預審制度
當前眾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因工期緊、任務重,省、州能否出臺使用林地預審方案,在未取得申報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手續必須的批復材料之前,通過項目的確定性立項批復,實行使用林地審核審批預審備案,即可開工建設,待下達項目初設批復等相關辦理使用林地手續必備的報件后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手續,避免了因工期緊、等相關因素導致未批先占的違法行為,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動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六、下一步打算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或個人對森林資源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識
通過電視、微信、廣播、進企業、進村組廣泛宣傳《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林地管理條例》,并在人群相對集中地段發放宣傳單,進企業發放森林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及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手續流程,讓企業或個人提高森林保護的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合法合規的使用林地。大力推動《森林有獎舉報制度》,提高知曉率,讓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力爭做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人人監督、人人保護。
2.加強多部門聯合,突出重點,堅持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
各建設項目主管審批部門應加強建設項目相關手續辦理的監管工作,杜絕項目未批先建或先建后補的行為,項目建設前加強征求部門意見,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辦理手續后合法用地。
3.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
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會同縣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相關部門形成合力,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并通過“信用中國”平臺對未履行相關處罰條款的企業單位或個人進行約束限制,提高案件的執行率。
參考文獻:
[1] 昝建春.GIS建模技術在林地變更調查數據與國土資源數據銜接中的應用[J].林業調查規劃,2017(1):16-20.
[2]貴州省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第七次復查操作細則[s].
[3] 張宇,劉博,楊樺,等.基于GIS的森林監管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農學學報,2015(10):109-112.
[4] 徐海,盧鵬,商航,等.ArcGIS圖解建模在貴州省都勻市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等級劃分中的應用[J].林業建設,2015(4):135-138.
[5] 李超,羅傳文.基于ArcGIS Engine的森林資源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森林工程,2013(1):15-20.
[6] 湯國安,楊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實驗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7]劉坤.GPS導航定位中坐標的應用[J].廣西林業,1992(5):32-36.
[8]劉海濤. 遙感影像的應用于探索[J].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28(6):57-61.
作者簡介:鄧兆(1985-)男,貴州省晴隆縣人,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專項行動工作、森林資源保護與建設、3s技術在林業中的應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