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亞培 次仁卓嘎
摘 要:拉孜縣氣象部門重視“三農”氣象服務工作,建立農村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綜合發布網絡,進一步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的建設等,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氣象為“三農”服務工作中仍存在著問題需要解決,應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的意識,加大氣象監測點的建設,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率,進一步拓寬氣象信息發布渠道,加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投入,降低農業生產損失。
關鍵詞:氣象部門;“三農”;服務;發展建議
2010年國家相關部門頒布文件提出了“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充分發揮氣象服務三農的重要作用”,把氣象服務與三農問題密切聯系起來。拉孜縣位于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隸屬日喀則市。高原奇特多樣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氣環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拉孜縣日照強、氣溫低、溫差大,雨水集中、干濕明顯、冬春季少雨雪多大風的氣候特點。
拉孜縣因其特殊地貌,氣象災害頻發,常見的有旱災、雹災及洪澇災害等,氣象災害還會引發次生災害,有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對于拉孜業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的正常生活都造成嚴重的危害。為了確保拉孜縣農業能夠穩定有序地發展,減輕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拉孜縣氣象部門從科學有效的途徑開展服務于“三農”的實踐工作,為“三農”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本文研究分析了拉孜縣氣象為“三農”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進一步發展氣象為“三農”服務的意見和建議。
一、氣象服務“三農”工作的開展現狀
拉孜縣氣象部門多年來把氣象服務于“三農”工作當作氣象服務的工作重點,所進行的服務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農村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綜合發布網絡。在市級統一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綜合發布平臺的基礎上,拉孜縣氣象局建立起多渠道的農村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綜合發布網絡,設立雙向預警信息傳遞機制、設立氣象災害警示牌,進一步完善了氣象災害的防御體系,和農民種養大戶建立起服務直通車,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氣象為“三農”服務,圍繞農事活動給農民提供有效的保障性服務,指導農民進行合理的氣象災害防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減小了氣象災害帶給農民的經濟損失。
2.進一步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的建設。氣象部門采取一站化的服務,進一步推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的建設。為了使氣象預警預報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傳遞到農民手中,使農民在第一時間掌握氣象信息進行農事活動的安排,拉孜縣氣象部門拓寬了氣象信息發布的渠道,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各種的媒介,加大氣象信息的覆蓋范圍。 同時,在農村各村鎮搭建LED電子顯示屏,安裝鄉村氣象預警大喇叭,建立起氣象服務站,并組建氣象信息員宣傳隊伍,使農村的氣象信息傳播率進一步加大。
二、“三農”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根據新農村建設規劃及調查的情況,對氣象工作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提高天氣預報尤其是短期氣候預測水平,可以為年度農業生產提供有利的科學依據;
2.在服務糧食作物生產的基礎上,為瓜、果、菜蔬及其它經濟作物生產、 增收提供氣象服務;
3.要求氣象服務信息在村民中普及化,全面及時地把氣象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廣大農民;
4.要求圍繞以良種工程和種植業標準化的目標為中心,加強良種培育、引進和推廣的氣候可行性論證服務及標準農時氣象服務;
5.為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盡快建立林業、畜牧業現代氣象服務新體系,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利的科學保障,開展現代氣象服務工作;
6.為促進人工干預天氣工作的進行,在作業影響區外增設作業點,提高農業抗災能力;
7.為滿足農村住房建設和發展農村能源的需求從而提供了氣象科學依據。
三、氣象服務于“三農”工作存在的問題
1.農民氣象服務意識薄弱。由于農民受到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對于氣象工作缺乏一定的認識,不懂得氣象相關方面的科學知識,氣象意識不強,簡單地認為氣象工作就是天氣預報。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由于氣象部門的宣傳還不到位,受人力和財力等方面的影響,不能夠及時向農民普及氣象科普知識。農民群體中掌握氣象知識的較少,因此對于氣象服務“三農”工作,難以提出有針對性有見地的意見,從而降低了氣象服務工作本身的能力和作用。
2.農業氣象服務產品單一,針對性不強。氣象部門所制定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通常是廣義的,針對性不強,不能夠深入到農村了解農民的真實需要,并且對當地的農業生產具體情況也沒有做到詳細的了解,氣象服務工作不能夠為農民農事活動提出有效的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也沒有技術推廣的針對性的指導工作。因此農民對于氣象服務產品不夠滿意。
3.農民獲取氣象信息的渠道少,信息不夠及時。雖然拉孜縣氣象局拓寬了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發布渠道,但由于地域面積寬廣,地形復雜,受通信網絡的局限,農民可能無法及時接收到氣象信息。而氣象災害多是突發性的,有的氣象預警信息送達農民手中的時候,甚至氣象災害已發生過或正在發生中,農民無法做好災前準備工作,因此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四、進一步發展氣象服務“三農”工作的建議
1.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的意識。要進一步提高氣象為農服務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氣象工作人員的服務,培養工作人員“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意識,根據農村工作的實際需要,深入到農村,調查實際情況,了解農民的真正需要,從而開發出適合農民的具有針對性的氣象為農服務產品。同時,氣象部門要加強對農業生產要素工作的觀測研究,其中包括大氣成分的觀測、重大病蟲害的研究以及生態氣象的觀測數據,從而來滿足農業生產各方面的需求,為“三農”提供可靠氣氣象服務保障。
2.加大氣象監測點的建設,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率。需要進一步加大氣象監測點的投入建設,尤其是氣象災害多發區域,要進行全天候不間斷的數據監測。同時,要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率,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氣象設施,為農民提供高質量的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以滿足農民對氣象信息的了解。
3.進一步拓寬氣象信息發布渠道。氣象部門要建立起多重氣象重大災害發布的通道,保證氣象預警信息能夠及時送達農民手中,使農民做好災前的準備工作。并且,要為農民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指導性意見,幫助農民避免或者減小氣象災害帶來的損失。同時,可利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綜合發布平臺,實現實時信息互動,鼓勵群眾發布最新災情預報,以掌握災害發生情況。而從農民方面,要培養他們掌握利用氣象信息服務于農業生產的意識,從而保障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和有效保障經濟利益。
4.加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投入。加大地方財政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投入,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水平、 作業能力和服務效益。建設人工影響天氣綜合監測網,提高動態監測能力。利用有利天氣時機,進行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雹作業,確保農民利益受到氣象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李夢昀.“三農”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江西農業,2018(22):39.
[2]樊華,余小玲.做好“三農”氣象服務的途徑和建議[J].南方農業,2018,12(17):107-108.
作者簡介:扎西亞培(1980-06)男,藏族,西藏日喀則市人,本科,工程師,從事綜合氣象觀測及氣象服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