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玉萍 李孟 通訊員 陳龍
極目楚天,湖北如何穩中求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智圓行簡,實心實政;一起拼搏,一起奮斗;努力奔跑,追夢時代,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本刊即日起推出《風雨七十年》專欄,記載湖北住建人的拼搏故事。

2019年1月31日,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副市長唐雷主持揭牌
觸摸沔陽城墻,徜徉夢里水鄉;遠眺漢水騰浪,近聽鳥語花香。仙桃從古云夢澤走來,一路藍縷,一路鏗鏘;仙桃人從洪水中走來,劈波斬浪,浩浩湯湯。
光陰流轉,滄桑巨變。趁大勢而為,與時代同行,2019年是建國70周年,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懈探索、砥礪前行的仙桃住房保障事業,是澎湃大潮中的一朵激揚浪花。2019年1月31日,新組建的仙桃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原仙桃市房產管理局和仙桃市公積金管理中心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機構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整合成一個全新的,承載著住房發展、民生保障的政府直屬事業機構。
住有所居,民生大事。回首往昔,仙桃市圍繞住房保障城鄉一體化,對城鎮住房困難群眾按政策不斷擴大保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采取“租金補貼”“實物配租”等多種住房保障方式,讓城鄉住房困難群眾有房住、住得起、住得好。
回首這幾年,在市房產局和公積金中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一幕幕奮發有為、創新進取的不凡業績剪影從時間的長河中翩然躚起。
棚戶區改造是民心工程,2018年,仙桃市進一步搶抓國家棚改三年攻堅機遇,完成棚改新開工3848套目標任務。棚改基本建成3556套,住房租賃補貼發放1509戶,完成率達100.6%。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和基礎配套設施資金1.4516億元,爭取農發行棚改專項貸款16.8億元,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全面啟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提高辦事效率,市房產局將房產管理服務事項融入全市政務服務“一張網”,編制辦事服務指南,推進行政審批“互聯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推進與稅務、不動產登記部門一窗聯辦集中服務工作。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為主要方向,深化推進住房制度改革。
一行行數字體現了仙桃住建人的決心與毅力,2016年房地產業直接稅收收入為5億元,2017年達到8億元,2018年達到10億。房地產業拉動了建材、家具、就業等上下游產業發展,成為仙桃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2017年,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2億元,同比增長15.9%。2018年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2億元,同比增長22.9%,新建商品住房供應穩步增長。2017年,交易面積164.7萬m2,同比增長23.6%,創出歷史新高,從全省銷售總量情況來看,在17個地市州中,居第10位,超過咸寧、黃石、恩施、天門、潛江、神龍架,是潛江、天門的總和。
物業管理對我國社會經濟的重大推動作用日益顯現,另一方面,普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物業管理是政府關注的民生問題,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如何解決物業服務企業、住戶之間的矛盾?

副市長唐雷與新組建的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領導班子合影
在此情況下,該局建立了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機制。在推行物業服務項目物業管理區域備案、前期物業管理招標備案、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備案、承接查驗備案、物業服務合同備案等五備案基礎上,根據4月1日實施的《湖北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新增了車庫(位)租售方案備案,進一步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在培育發展交易市場上,2018年完成了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脫鉤改制工作,引進和推動成立了房地產營銷代理、價格評估、安全鑒定等各類經營主體33家。同時強化備案管理,推行實名制掛牌服務,成立房地產中介協會,引導中介機構規范發展。大力培育租賃市場發展,與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主動對接,明確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作為提取公積金作為支付房租唯一憑證,與建設銀行簽訂戰略協議,啟動運行了“仙桃市房屋租賃市場網”,搭建租賃管理平臺。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是窗口服務單位,直接面對的是廣大職工群眾。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服務格局上實現了三大轉變:由“管理者”到“服務者”的理念轉變;由“民兵團”到“正規軍”的形象轉變;由“參與者”到“構建者”的角色轉變。
根據仙桃市優化經濟發展要求,為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改善“營商環境”,仙桃公積金管理中心推出20項簡化優化便民利企具體服務措施。
在繳存業務方面,推出放開網廳繳存權限,在限高保底范圍內,可自由調整基數和匯補繳,公積金管理中心不再審批;個人開戶取消繳存社保一年的限制條件,并可簽訂三方協議開展銀行托收業務;企業開戶只需提供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專管員身份證即可辦理等5項措施。
在提取方面,推出公積金提取免填申請表、免單位蓋章、免開支票、資金實時到賬;離、退休提取可在手機APP自助辦理等6項措施。在貸款方面,推出開通不動產查詢、抵押、打證業務,貸款人在公積金中心辦事大廳一站式辦理;開展房屋抵押評估預約業務、主動上門服務;降低評估費、免除抵押權證費,減輕貸款人經濟負擔等9項措施。
回顧近三年數據,2016年1—12月,新增歸集住房公積金36617.10萬元,占年計劃146.47%,新增發放委托貸款19531.55萬元,新增開戶69家,5558人。
截至2017年12月底,新增住房公積金歸集額4.89億元,占市下達計劃的122.25%。新增開戶95家,6235人,占市下達計劃的207.83%。新增個人住房貸款865筆。
截至2018年12月底,新增繳存人數5946人,完成省年度計劃198.2%。歸集住房公積金5.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58.16萬元,同比增長10.76%,完成省年度計劃125.86%。
隨著住房公積金越來越貼近民眾生活,給民眾帶來的便利越來越多,貸款額度、貸款最長年限越來越人性化。貸款品種由單純的公積金貸款增加到公積金個人聯名貸款、房產抵押貸款、“二手房”貸款和期房按揭貸款等,對過去已經辦了商業貸款的公積金繳存戶還可以辦理商業貸款轉公積金貸款業務。
為打造高效政務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中心全面落實服務承諾、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等服務制度。為深化“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2016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國發〔2016〕30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拓展服務理念,按照“應辦即辦”的原則、“說辦即辦”的承諾,該中心在職工群眾“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上開辟新路徑。
記者了解到,2018年8月,“不動產登記仙桃公積金”便民服務點正式成立,群眾可在公積金管理中心“一站式”辦理不動產查詢、抵押、打證業務。

2019年4月23日,全市住房保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印家利出席會議

市委書記胡玖明、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郭生元、副市長李少云視察河口村鄉村振興工作

市委副書記、市長余珂檢查指導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鄉村振興工作
新時期,黨建工作時刻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是凝聚人心、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事業興衰,關鍵在黨。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戰斗力。
為確保基層黨支部方向正、能謀劃、善協調、作表率,推動機關黨建走在前頭,市房產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帶頭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制度。在喜迎建黨97周年之際,局黨組書記以“錘煉黨性,擔當有為”為主題給全體黨員上黨課,全局6名黨組成員和13名黨支部書記全部在所屬分管或所屬黨支部上黨課,各支部書記在會上作黨建述職,對選樹的“先進黨支部”“先進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共產黨員”進行了表彰。
他們把活動開展在基層第一線,分別到結對幫扶村、包保社區、困難聯系點聯合開展活動。房屋交易和產權管理所黨支部深入復州花園,德政園社區開展“房屋交易政策社區行”,與社區群眾面對面宣傳房屋交易政策,介紹辦事流程,發放《房屋交易宣傳手冊》,現場接受群眾質詢,答疑解憂。
為打造“紅盾”物業品牌,在全市物業服務行業內開展“紅色”物業創建活動。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管理創新,推動物業服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深化三方聯動服務機制,全面提升社區物業服務水平,成立了“滿庭春”“綠地華庭”“ 新城壹號”等6家物業公司黨支部,完善黨組織規章制度,結合物業服務開展組織活動。
一輪輪洗滌心靈的集中學習,一個個即知即改的生動實踐,一件件惠及群眾的實事好事……市住房公積金中心以嚴字當頭、實字托底,在思想、作風、黨性上補足黨員干部“精神之鈣”,筑牢“黨性之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全覆蓋、常態化、重實效,緊扣“學”的內容、“改”的要求、“做”的標準,激活黨員干部身上的每一個“紅色細胞”,引領黨員干部做時代的先鋒和人民的楷模。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手抓”,堅持開展好民主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堅持開展談心談話活動,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制,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力量匯聚在黨旗下,滿意根植于百姓心。該中心便是這樣踐行諾言的,他們以局黨組為引領,以開發協會、物業協會、中介協會3個非公黨建為媒介;以若干個樓盤、物業、網點的黨小組為載體,形成了“1+3+X”的黨建服務模式。緊緊圍繞“把黨的組織覆蓋到物業,把黨的力量充實到物業”把黨的引領體現到物業”的三大目標,全力推進“紅色引擎工程”,打造仙桃市“紅盾”物業品牌。
從對黨建工作的越來越重視,足以可見仙桃市住房保障中心人的良苦用心。黨旗下,力量在凝聚,步履更鏗鏘。
回望過去,我們感慨萬千;展望未來,我們激情滿懷。改革不停頓,發展不止步。仙桃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既是兩套班子的優化整合,又承載著新的希望。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心將鍛造過硬本領,保持奮進搏擊姿態,講好住建故事,譜寫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