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
親愛的兒子:
你好!今天一清早,媽媽莫名地把你熟悉的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唱了近30遍!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30遍,媽媽想起的不是哪個人、哪件事,而是那逝去的近20年時光里的點點滴滴,那是一個人走過的青春里最美好最快樂的記憶,多少人多少事都在這一遍遍的歌聲里浮現、閃耀,讓人感慨,讓人動容。
上個周末,媽媽又整理了些你已穿小的衣物寄回武漢,外面冷冷的天氣,你不嫌麻煩,執意要抱著盒子拎著袋子,親自送這些衣物下樓,直至眼見那輛載著這些衣物的車消失不見。我想,你是多么想跟著車隨著衣物一起回到武漢呀?
寫作業累了的時候,你過來抱住我,輕聲說:“媽媽,我想外婆了。”我的心一下子就軟了,什么話也說不出來。若不是如此,我一定會對你說:乖乖再堅持一會兒,作業做完就能休息了。可是,想念一個人,我該說什么呢?
我當時問你:“要不再回武漢上學吧?”
你卻馬上拒絕:“不行,我會想念我的老師和同學們的!”
“可是想念外公外婆怎么辦?”
你便嘆氣:“唉,真是兩難哪!”
我的寶貝,你知道嗎?媽媽聽了好難受,媽媽也真是兩難哪!
七年前的11月的某個夜晚,我的父親——你的外公,特意找我談心:“你該下定決心去沈陽了,還是過去吧。”我頓時淚如雨下。
從小見我摔一跤,就心疼得要命的父親;從小喜歡給我買最漂亮的衣服,買最漂亮的手帕,在炎熱的夏天去幫我換我要的絲襪的父親;送我去大學報到,讓我在樹蔭下乘涼,自己到處辦手續,回來卻告訴我,我穿一身紅裙打著傘站在樹下的樣子好美的父親;總是給我們做最美味的食物,和我有聊不完話兒的父親……他終于親口對我說:“去吧,一家人還是團聚好哇!”
我的父親,他該是忍著多少不舍和心痛,才敢親自幫我們做決定的呢?
從此,我們三口之家終于團聚在了一起,我卻再也難以見到我從小生活的那個家。
從南到北,千里之遙,重新適應新生活到底有多難?你來到沈陽的前半年里,跟醫院的護士們混得極熟,你成了那里的常客,那時你剛4歲,總是自己走到護士那里,伸出小手,笑著對護士阿姨說:你輕點兒扎??!你笑瞇瞇的樣子,一點兒也不覺得委屈。那些護士阿姨都好喜歡你,醫院里的小朋友也都以你的勇敢為榜樣。
來沈陽的第三天,我突然醒悟似的,像孩子一樣哭著鬧著要回武漢;而你第三天就進了幼兒園,放學的時候,你又是笑瞇瞇地撲向我們,說明天還要來。感謝你,我的寶貝,你才是真正的強者,在我最脆弱無助的時候,給了我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這幾年,我的羽絨服從最初的短款變成齊膝,到現在干脆變成長款,包住整個身體,在最美的雪花飄舞的季節,我就可以和你盡情地奔跑在雪地里了。你最愛這里的冬天,記憶里不是冷,而是飄起來濃密得看不見遠方,踩下去能沒過腳踝的雪,打滾兒、堆雪人、滑雪,還有清晨醒來那又白又靜謐安詳的童話世界。
每年回武漢,外婆都會忍不住悄悄地問你:爸爸媽媽吵架嗎?你就如實描述,我卻樂了:可是爸爸媽媽更多的時候不是在笑嗎?
跟爸爸朝夕相處的日子久了,你現在已經一刻也離不開爸爸了,爸爸出差,你會想念得哭,撥通電話,未語淚先流。你們父子情深至極,讓媽媽好欣慰,你前幾年缺失的父愛,在這幾年也加倍地得到了補償。
愛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于你來說,四年武漢,六年沈陽,你能回憶起的生活大多在這里。于我來說,真正意義的家庭生活也在這六年里。
也許是到了懷舊的年齡,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突然不經意間,我就會禁不住感慨萬千。
王維的那句詩“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也許你還不太能真正體會,但媽媽特別有感觸,媽媽總怕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朋友們問起:什么時候回來???
未有期啊,何當共剪西窗燭!
多少想念,都在心里。等你長大了,就會明白。
永遠愛你的媽媽
2019年4月8日
(責任編輯 張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