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6月6日,工信部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廣電網絡發放5G商用牌照,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此前市場普遍預期2019年年中發放5G預商用、年底發放正式商用牌照,而此次工信部跳過預商用牌照直接發放正式商用牌照,超出市場預期。在目前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工信部此舉顯示出國家及政府對5G建設的決心,顯示出政策加速驅動行業發展的信號,將對整個產業鏈形成提振。5G建設從預期階段步入落地階段,通信板塊投資邏輯也從主題投資向基本面轉換,后市中投資者更應該關注產業鏈上真正有業績兌現的公司,而非前期已經炒至高位但業務卻與5G相關性并不高的個股。由于建設周期性,主設備、天線射頻器件相關公司的業績受益將最早體現。
牌照發放前后板塊走勢回顧
今年以來,通信板塊在市場整體向上和牌照發放預期的催化下漲勢喜人,其中2月-3月期間申萬一級通信指數漲幅高達37%,雖近期有所回落,但年初至今漲幅仍有22.57%。但年初喜人行情更多的是對牌照發放預期的炒作,那么牌照發放后行情將如何呢?
回顧3G時期,3G牌照是在2009年1月7日發放,從絕對收益角度看,3G牌照發放之前市場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但通信板塊在2008年11月就止跌企穩上漲,比牌照發放提前了2個月。在牌照發放后仍維持了一年時間的絕對正收益。但從相對收益來看,3G牌照發放前12個月,通信板塊相對大盤有持續的超額正收益;牌照落地后,通信板塊的超額收益轉負,后來4年時間內持續波動,但均未出現2008年這樣的明顯超額收益機會。
4G時期,第一批牌照在2013年12月4日發放,但通信板塊指數2012年11月就見底,提前牌照落地一年,保持了一年的絕對正收益。而牌照落地之后通信板塊指數雖有上漲但幅度已經不大,且成交量持續下降,直到2014年4月才開啟了新一輪上漲。從相對收益來看,從2013年2月份,也就是提前牌照發放十個月,通信板塊相對大盤有持續的超額正收益。牌照落地之后,通信板塊相對大盤的超額正收益僅維持3個月后便快速轉負,直到2015年趨勢性上漲行情出現。
總體來看,牌照發放之前的一年左右通信板塊在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方面均表現較好,而牌照發放之后,雖然仍能持續獲得絕對正收益,但相對大盤的超額收益僅幾個月就轉負,機會大不如牌照發放之前。其中,超額收益率以通信(中信)指數與滬深300對比,曲線上升時表示通信指數相對滬深300有超額正收益,曲線下降階段表示有超額負收益。(見圖一)
資本開支回升? 移動開啟集采
運營商的資本開支是通信行業的水龍頭,2018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為2869億元,同比下滑7%,今年年初,三大運營商公布的資本開支預算合計約3029億元,同比增長5.6%。在經過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同比下滑18.7%、13.4%、7%后,三大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增速首次回正,資本開支觸底回升,確認行業已進入4G底部5G初期。其中,對于5G的投資,年初時移動、電信、聯通的預算分別為170億元、90億元、70億元。 6月10日,中國移動率先公布2019年5G一期集中采購招標公告,金額合計約195億元,相比年初公布的規模略有超額,符合市場對于今年5G資本開支會超出計劃的預期。聯通和電信的集采計劃尚未公布,但商用牌照發放提前使得整個建設進程加速,預計將會和移動一樣規模上小幅超出預期,需密切關注。
投資邏輯向基本面切換
牌照已經發放,中國移動也率先開始5G集采招標,標志著5G建設周期的正式開啟,通信板塊投資邏輯從估值提升、主題投資向基本面轉換。后市中投資者更應該關注產業鏈上真正有業績兌現的公司,而非前期已經炒至高位但業務卻與5G相關性并不高的個股。由于今年主要進行非獨立網組建設,重點在于基站和核心網的建設,承載網的建設預計到2020年,因此相比光模塊、光纖光纜等,無線側的主設備、天線射頻器件相關公司的業績變化將更為明顯。
主設備方面,相比4G時期,國內廠商在全球5G建設中的話語權提升,有望全面提升在全球市場的份額。4G時華為、中興、大唐的專利數排名分別為第三、第七、第十,而從目前的5G 標準專利數來看,華為已經以17%的比例躍居第一,中興以9%的比例排第六,大唐排名第九。根據IHS數據,2018年中興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約6%-7%,預計5G時期會提高至10%。同時,無線側設備在產業鏈中價值占比約35%-40%,以年初運營商330億的資本開支算,約有115億-132億,國內中興通訊(000063)、烽火通信(600498)等設備商將直接受益,其中中興在國內無線設備的份額約40%,受益最為明顯。
天線射頻部分,在5G天饋一體化、有源化的趨勢下,與設備商共同開發,掌握天線射頻部分整機設計和調試能力的供應商將勝出。其中,通宇通訊(002792)是A股基站天線射頻龍頭,與運營商和設備商自3G時代持續合作。世嘉科技(002796)有望成為射頻領域黑馬,2018年公司收購的波發特是中興通訊和日本電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目前已獲得中興5G天線及濾波器訂單,并開始批量交付產品。東山精密(002384)和鴻博股份(002229)則是華為天線的主要供應商,兩者將深度受益于華為在全球的龍頭地位。
光模塊的需求主要來自5G建設和數通市場。5G承載網建設要晚于無線側,因此當前需求釋放有限。而2019年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出貨結束5個季度高增長,增速同比下滑5%,北美地區數通資本開支也自17年后在今年一季度首次下滑,數通市場光模塊需求放緩,光模塊廠商今年的業績增長將面臨壓力。
光纖光纜則由于需求下滑,光棒產能釋放,短期存在較大壓力。目前國 內六大光棒廠商產能總計超 12000 噸,對應光纖產能超 3.3 億芯公里,對比 2019 年 2.2-2.3 億芯公里的需求,供需不平衡明顯。年初中移動采購中更是大幅降價,未來仍需密切關注運營商的采購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