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晨
面對日本經濟報復,韓國自上至下都開始以各自的方式應對危機?!绊n國政府全力展開外交戰應對日本經濟報復”,韓國YTN電視臺7日稱,韓國政府已正式成立外交戰略調整會議,也在制定官民一體的應對方案。報道稱,外交戰略調整會議7日召開的首次會議上,焦點就是如何應對日本經濟報復。
據韓國SBS電視臺7日報道,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楠基和青瓦臺政策室長金尚祚當日與現代汽車、SK集團、LG集團等韓國主要大企業負責人見面,商討如何應對日本限制對韓出口關鍵物資問題。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在考慮10日邀請韓國排名前30的財團負責人到青瓦臺座談。
政府尋找對策,韓國民眾則展開愈演愈烈的抵制日貨行動。5日,韓國市場協會的工作人員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他們宣布停止銷售日本商品,并將印有日企商標圖案的紙箱踩癟。在首爾的部分超市,來自日本的啤酒、咖啡、香煙等商品已被下架,原本擺放這些商品的貨架豎起了印有“停止銷售、停止購買日本商品”字樣的標語牌。
相比政府與民眾,受到最直接威脅的企業界的擔憂愈發加重。“核心裝備超過一半來自日本,韓國汽車、零部件和重工業也拉響警報”,韓國《每日經濟》7日稱,隨著韓日經濟戰隨時可能擴大,有人擔憂如果日本的制裁措施擴大到汽車、零部件和重工業領域,那么將對上述領域產生致命影響。特別是在被稱為“工業心臟”的機床領域,韓國相關企業的關鍵零部件一半以上來自日本。
韓聯社7日援引韓國關稅廳的統計數據稱,1965年至2018年,韓國對日貿易逆差累計達6046億美元。在韓日建交的54年里,韓國對日貿易從未處于出口大于進口的有利地位,而且對日逆差隨著韓國經濟規模的增長而增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