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彤
吃中藥講究忌口,人所共知,最典型的是辣的、涼的、油膩的,幾乎是個中醫就囑咐這個,很多人覺得,這些食物如果和藥物碰上了,會起化學反應,會影響療效甚至產生毒性,因此在吃藥的時候十分聽話,一直等到藥停了,又重新放開吃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與其說中藥需要忌口,不如說是生活需要忌口,你的身體,體質需要忌口,所以,忌口不能只在吃藥的時候講究,而是長期的生活規矩。
之所以要忌口,就是因為你生病吃藥的時候,疾病或者體質本身有了明顯的偏頗,吃中藥是為了糾正這些偏頗。而這些需要忌掉的食物,是可以增加偏頗的,比如你本身正上火,或者本身就是實熱體質,滿臉長痘痘,大便又干燥,這個時候就要忌辛辣的,辣椒首當其沖,其次是姜,胡椒等等。但是,即便藥吃完了,癥狀減輕或者消失了,你也不能放開吃辣椒,否則還得返回去吃藥,如果你在吃藥的時候不忌口,去火藥的寒涼之性就可能被這些熱性的食物抵消了,藥效就差了。但是,如果你吃完藥,癥狀消失了又開始吃需忌口的食物,體質的偏頗還會出現,因為沒有藥物在中間作牽制了,因此說,忌口不是只在吃藥的時候,而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質養成新的生活習慣,即便沒有問題,和體質不利的食物也要少吃、不吃,因為這些食物對你的傷害,于你想象的與藥物結合產生的毒性作用相當甚至更甚。
具體講,脾胃虛寒的人,要時常注意寒涼的食物,無論是溫度的寒涼還是性質的寒涼都要謹慎,也無論是不是在吃中藥。而實熱體質的人,要少吃辛辣的,尤其是辣椒,在所有辛辣食物中,唯獨辣椒是不入藥的,就是因為它的辣只有刺激性作用,不像姜、胡椒等還有溫養的效果,只是過癮,而且這個過癮還是有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