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由貴州省律協勞動專業委員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支持。貴州省律協勞動專業委員會是貴州省律師協會下屬專業委員會,擁有貴州省屬34名律師,積極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如果有相關的法律問題,讀者可撥打“維權熱線”——18685377642,也可以在【晚晴雜志】微信公眾號留言,《晚晴》雜志與貴州省律師協會下屬專業委員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服務。
作者簡介
李娜,北京盈科(貴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貴州省律協勞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貴陽市律協未成年保護專委會副主任。
曾榮獲2016-2017年度貴州省優秀律師與首屆貴州省公訴人與辯護人電視辯論大賽“最佳辯手”。
案情簡介
張老太的腿一直不好,經常疼痛,雖然長期服藥,但一直沒有明顯好轉。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小區聽到一個廠家宣傳說,其生產的一種高鈣沖劑專門針對中老年人的各種骨骼類疾病,服藥一個月即有明顯好轉,服藥半年即可痊愈。銷售人員王某見張老太半信半疑,便拿出一本宣傳冊,里面詳細介紹了服用該產品痊愈的患者。之后王某同事開車帶張老太等十多位中老年人到廠家參觀,并向各位中老年人贈送禮品。王某聲稱正值廠家十周年慶典,全部產品買一送一。張老太經不住誘惑,購買了大量產品。
張老太服用該產品5個月后出現四肢疼痛、麻木等癥狀。在女兒陪同下,張老太去醫院就診,醫院初診為汞中毒。住院半月后診斷為中毒性神經傷害、中毒性腎損傷、感覺性周圍神經病及胃炎。與此同時,與張老太一起買藥的李某也出現了類似癥狀。
張老太女兒將向母親出售該產品的王某及公司告上法庭,訴請兩被告連帶賠償張老太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誤工費、產品檢驗費、購貨款10倍賠償、精神損失費、傷殘鑒定費、后遺癥鑒定費及繼續治療費等。
法院裁判
庭審中,公司辯稱其產品合格,汞含量未超標;王某并非其工作人員;張老太未按說明服用產品,自行過量服用,其汞中毒原因與公司產品無關,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認為:公司網站上有王某的照片與簡介,顯示系其銷售專員,故公司應對其銷售人員的銷售行為承擔相應責任。張老太服用的高鈣沖劑系保健食品,并不能直接用于治療疾病。王某在營銷過程中,存在一定過分宣傳、夸大功效的行為,對張老太過分依賴保健品而不及時治療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誤導作用。張老太過量服用產品與王某夸大宣傳對損害結果均存在一定過錯。結合二者的過錯情況,以張老太支付的產品價格及醫藥費為依據,法院判令公司適當賠償張老太50000元。對于張老太主張的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誤工費、產品檢驗費、購貨款10倍賠償、精神損失費、傷殘鑒定費、后遺癥鑒定費及繼續治療費請求,因該產品經專業機構檢驗合格,汞含量未超標,張老太亦無其他證據證明上述產品系不合格產品,故法院對上述請求不予支持。
法律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律師提醒
1·老年人生病要到正規醫院就診,買藥要到正規藥店購買,尤其需要保存好就診、購藥的發票,不要輕信包治百病的“神藥”。
2·老年人不要輕信廠家的降價讓利、免費體檢、送小禮品等小恩小惠,也不要輕信別人說自己被治好了,要相信正規醫院的診斷。
3·老年人服用保健品一旦出現不適狀況,應立即就醫,并告知子女,找商家協商,向工商部門、質監部門、公安、法院等部門尋求幫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