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明
回家過年幾乎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愿,一年一度的春運牽動著我國億萬家庭的心。回家過年的期盼并沒有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而減弱,反而因為交通的便利更加強了。每年的春運,也是交通部門、各地政府和全國人民的一件大事。
春節打破了我們平常的生活規律,把人們置于節日的場景中。大家放下手頭的工作、平日的煩心事,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年三十吃年夜飯,大年初一走家串戶拜新年、走親訪友逛廟會,讓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
春節已成為遍布于中華大地,甚至影響到整個東亞地區的一個節日。盡管全國各地過春節的風俗不同,其內涵和本質卻高度一致。
從小年開始,春節就進入倒計時,在家的人就把家打掃干凈了,孩子們的新衣服壓歲錢,還有過年需要的物資也都準備好了。祭拜祖先祭拜神靈不僅是過年的一個儀式,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承形式。到了年三十,一家人就圍攏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等著半夜時分吃餃子。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走親訪友的日子,也是和鄰里鄉親共同慶祝的日子,無論是村里鄉里鎮里,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放鞭炮舞龍逛廟會,孩子們流連忘返,老人們喜在心頭。春節是一年難得的日子,大家一起圍爐交流,令人難以忘懷。
春節的每一次回家,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是一次心的回歸,春節回家會使我們在外面的日子過得更踏實。在外打工,如果沒有家的依戀,沒有家鄉的念想,漂泊感會更強,而春節團聚正是游子和親人間最好的情感補償機會。
春節讓我們一年一度能夠回歸和團聚,能夠在親人的身邊盤桓一段時光,能夠讓我們的心得以放松,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的和平、幸福和富足。把根留住,愿春節把一切美好的祝愿帶給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祝我們中華民族根深葉茂繁榮昌盛生生不息(作者系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新農村文化建設管理委員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