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應突出公眾對環境公益之維護

2019-07-08 03:56:44朱謙楚晨
江淮論壇 2019年2期

朱謙 楚晨

摘要:我國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公眾參與的權利基礎是公眾環境保護權利。該項權利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已經正式確立,其行使之目的是維護環境公共利益。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律中,雖然也落實了公眾環境保護權利的法律規范,但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維護的公眾參與存在明顯的法律規范邊緣化情況。因此,需要引導公眾利益訴求以環境公共利益為核心、拓寬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主體的范圍、暢通公眾與環評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反饋、強化公眾環境保護監督權利的行使以及完善建設單位責任承擔機制,對環境公共利益維護下的環評公眾參與制度予以修正。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公眾環境保護權利;環境公共利益;公眾參與

中圖分類號:DF468?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19)02-0107-008

一、問題的提起

環境法上的公眾參與,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已為世界各國環境法律所確認。對于該項基本原則的貫徹落實,最為典型和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環境影響評價法律制度。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5條規定:“國家鼓勵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以適當方式參與環境影響評價?!蓖瑫r,在該法第21條中進一步規定:“除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建設單位報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附具對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采納或者不采納的說明。”很顯然,一個建設項目的建設或運行,將可能產生兩種類型的消極影響,一是對項目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二是由于項目周邊環境的影響而導致周邊居民的人身和財產的侵害。前者表現為對環境公共利益的侵害,而后者表現為對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權的侵害。由此,在環境影響評價法律規范中,也就相應地存在基于不同利益訴求的公眾參與的二元結構。正如有學者所言,將公眾參與分為“有利害關系的公眾”和“沒有利害關系的公眾”兩種不同的主體類型,并根據不同的主體類型設計不同的參與權利規則。[1]然而,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環境實務界,針對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的公眾參與,僅重視對公眾人身和財產權利的維護,對于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維護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無論是立法之規范,還是環境影響評價之實踐,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诖?,本文將討論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如果說,環境影響評價中公眾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的參與,那么這種參與的權利基礎是什么?第二,我國現行的環境法律在落實公眾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的參與方面,提供了怎樣的制度安排?第三,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的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公眾參與,將如何進行制度層面的優化?

二、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公眾參與的權利基礎

環境影響評價編制階段的公眾參與以環境公共利益為中心,能夠對環境起到更好的保護,并有利于保障環評報告的科學準確性。依據社會契約論,政府是公共力量的行動代理人。[2]但為了防止相關部門行動能力不足、怠于行使職權,或以保護環境公共利益之虛來保護特殊利益,公眾需要有一種途徑來對抗建設單位、環境影響評價單位以及公權力機關。[3]這項權利就是公眾環境保護權利。

(一)新《環境保護法》確立公眾環境保護權利

所謂公眾環境保護權利,是指在環境保護過程中,公眾享有獲取環境信息、通過表達意愿參與環境決策以及對損害環境公共利益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權利,為公眾環境知情權、環境參與權以及環境監督權的統稱。從性質上來看,它具有公權利的屬性。這種具有公權利性質的公眾環境保護權利,不同于公眾作為自然人、私人的私權利。(1)因為,該項權利的主體雖然是作為私人主體的公眾,但是,其行使權利的目的,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基于對環境公共利益的維護。(2)

從1979年《環境保護法》制定至2014年新《環境保護法》出臺這段時間,我國環境法一般都是以規定政府、環保部門行政職責和建設單位相關義務的方式,來對環境進行保護。2014年新《環境保護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就是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作出了相關規定,并在第53條確立了公眾環境保護權利,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 。

從法律規范結構上來看,《環境保護法》的第53條處于 “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這一篇章。該篇章是2014年《環境保護法》修訂新增加的章節,作為《環境保護法》的第五章,與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并列,共同對第一章總則規定內容進行落實。(3)

從法律規范內容上看,《環境保護法》的第53條是第五章的統領性條款,即從獲取環境信息、參與相關決策程序和監督環境保護等三個方面規定了公眾享有保護環境權利。該章節下的其他條款也是為了保障《環境保護法》第53條內容的實現。此處的公眾環境保護權利,并不是僅指參與相關環境行政程序,而是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所行使眾多權利的概括。該處所保護的“環境”,是一種與生活相關的環境生態利益,在法律上則表現為環境公共利益。[4]知情權是該類權利的基礎,《環境保護法》第54條和55條分別規定了政府和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義務,從而提高《環境保護法》第56條規定的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為了保障《環境保護法》第53條公眾環境保護權利的實現,《環境保護法》在第54至58條,分別對公眾知情權、參與權以及監督權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規定。因此,法律上是通過規定公眾環境信息知情權、環境程序參與權、環境意見表達權和監督權等公眾環境保護的權利,來保障環境公共利益的實現?!碍h境民主的權利構造使得公眾獲得法定的環境保護的權利,它昭示著公眾維護環境公共利益行為的正當性?!盵5]213

(二)環境影響評價中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權利表現

在《環境保護法》正式確立公眾環境保護權利之后,環保部門就有義務保障公眾權利的行使和實現。公眾在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建設單位、環保部門或者其他依法履行相應義務的主體為或不為某種行為。[5]214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是公眾在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通過獲取相關環境信息,提出針對環境影響的意見。該過程能夠使環評文件更突出環境保護,它是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權利的體現。[6]在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權利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公眾對環評信息享有知情權,建設單位和環保部門有義務向公眾公開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有關信息。第二,公眾有權利參與到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來,不僅包括參與到座談會、聽證會這些比較正式的場合的權利,而且還包括一些非正式場合的參與。第三,公眾在參與的過程中,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權利,這主要表現為填寫調查問卷、向建設單位和環保部門反映情況、在座談會和聽證會上發表自己的意見等。第四,當公眾發現建設單位或者環保部門有相關違法違紀現象之時,可以行使自己的監督權利。由此,可以看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權利,并不僅僅包含“參與”權。這種權利是以環境知情權為前提,以環境參與權為主要方式,以環境表達權和環境監督權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權利。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這些權利的行使,能夠在保障公眾享有安全、舒適的環境公共利益的同時,對公眾個體的健康起到更好的保護,是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相互聯結的體現。如圖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環評文件編制過程中,公眾環境保護權利的行使,具有以下幾點特征:第一,權利行使對象主要為建設單位。法律上規定了建設單位在環境影響評價編制階段的義務,若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組織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將會承擔行政責任。第二,需要公眾積極主動行使該項權利。該項權利包含信息獲取、參與、表達、監督等權利行使方式,這些方式都有賴于公眾的主動行使,才能夠獲得保護環境公共利益的空間。雖然通過環境侵權責任的追究,也會對環境公共利益起到一定的保護效果,但是由于這兩類不同性質權利行使的出發點不同,將會導致兩者權利行使后果的不同。對環境公共利益保護的同時,也會使公眾的人身權獲得保障。反之,對公眾人身、財產權保障的同時,卻并不一定能達到保護環境公共利益的效果。不論是環境侵權領域預防性責任的發展,還是公眾環境保護權利的運用,二者保護目標的不同,將會導致二者權利行使的相異,并不可互相替代。因此,在環評文件編制階段,從環境公共利益維護出發,公眾環境保護權利的行使,不僅有利于提高對環境保護的力度,而且還能提高建設單位環評文件編制的效率。

三、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維護的公眾參與法律規范的邊緣化

由上可知,環境法律中已經確立了環境保護的原則,也表現出了對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下位法在進行落實的過程中,針對環評文件編制階段,建設單位進行環評公眾參與時,缺乏針對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形成了一種以私益保護為中心,環境公益保護為邊緣的制度。這種邊緣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眾參與主體的界定使環境公共利益目的模糊

是否基于環境公共利益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將會影響該過程公眾參與主體范圍的確定。我國環境法律及相關規章對公眾參與的主體作出了規定。如表1所示。

我國法律法規對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主體的規定并不相同。2002年《環境影響評價法》公眾主體范圍為“有關公眾”,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2006年《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受建設項目影響的公眾”+“其他”,仍然難以確定具體的公眾范圍。在《暫行辦法》修改的過程中,2016年《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將“可能受影響的公眾”明確為“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眾”。2018年7月16日公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時,在保留“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眾”的同時,增添了鼓勵“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外公眾”參加的內容。從環境法律規范中的修改過程來看,對于在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編制階段,公眾是否能夠基于環境公共利益保護參與進來,已經得到了肯定。但是,目前在法律規范下,這種參與仍然是針對私人利益而言的。而對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方面,還有所欠缺。其他區域中的公眾參與到建設項目環評編制階段中來,仍然缺乏相關規范的明確性規定。

從廣義上來說,根據生態系統的統一整體性理論,每個人都不能脫離環境而存在,任何區域排污行為都會對其他區域產生影響。[7]污染物的影響范圍也并不僅限于建設項目周圍的一塊地理區域。人們都不希望污染距離自己太近,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眾會有更強烈的參與欲望。[8]但是,在一般的理解上,距離越遠、越不具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公眾,越傾向于因對環境的保護而提出相應的意見,該意見因中立性較強而更能體現對環境公共利益維護。此外,在一些情況下,還能夠防止建設單位對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公眾進行誘惑而損害環境公共利益現象的發生。例如,在云南怒江水電開發項目中,項目附近的公眾因高額的征地拆遷補償費用放棄了對環境公共利益的追求,最終是環保組織的訴求,使得怒江流域的水電開發項目得以限制,并對流域的生態加以保護。[9-10]

(二)環境信息獲取不暢阻礙環境公共利益保護

公眾基于環境公共利益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前提是能夠了解足夠多的相關信息。在該過程中,信息獲取方式的不方便,將會阻礙該過程中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一般的,信息公開、信息自由與知情權是緊密相連的。[11]為了保障公眾環境信息知情權,《環境保護法》作出了相關規定,從而對公眾權利予以明確。[12]111該法從第53條至56條分別規定了公眾環境信息知情權、政府及環保部門的信息公開義務、重點排污單位的信息公開義務和建設單位公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義務。在《環境保護法》之外,針對環境影響評價編制階段公眾環境信息知情權的保護,有規章專門進行了規定,如表2所示。

雖然《環境保護法》第53條明確規定了公眾享有獲取環境信息的權利,但是在實踐中,公眾因未能及時獲取有效信息,而錯失環境影響評價參與良機的現象普遍存在。信息獲取方式的難易程度不同,將會影響公眾是否有機會參與環境影響評價以及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質量。

《暫行辦法》針對信息公告的發布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的公開,規定了建設單位“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在“所在地公共媒體、印刷品發放、網頁”等方式。一方面,隨著現代信息獲取方式的改變,電視、報刊已經不能滿足如今公眾對信息獲取的需求,信息公開方式需補充新的途徑。而且,建設單位制作的專題網頁,或在政府公共網站角落里出現一條網絡鏈接,難以被公眾發現。另一方面,“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意味著,建設單位只選擇一種完全符合法律規定,而且這種方式由建設單位自行選擇,包括公眾最難以發現的方式。因此,為保障公眾獲取環境信息,該公開方式需要“去任意性”。

新修訂的《辦法》在這兩方面都進行了完善,確立了“3+5”的信息公開方式?!?”是指建設單位必須滿足的三種公開方式,包括網絡平臺公開、當地報刊公開、當地場所公開。公眾能夠通過這三種方式來獲取相關環境信息?!?”是指鼓勵建設單位滿足的新型公開方式,可根據建設單位的意愿、資金實力狀況或當地政府的其他要求對該項內容進行滿足。然而,恰恰這種新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這五種方式包括廣播、電視、微信、微博和其他新媒體。微信是上班族必備的工作軟件,微博基本上也是人們空閑時間獲取信息的方式之一。而且,人們逐漸開始習慣從手機新聞上來獲取相關信息。(5)但是,對于這些公眾最容易獲取的方式,《辦法》依然采取了“鼓勵”的態度,使得該部分僅具有倡導性。其實,不妨將微信、微博作為同步公開方式,與網絡平臺、當地報刊和當地場所相并列。

(三)參與渠道缺失阻礙環境公共利益表達

與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公眾相比,環評范圍之外的公眾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對建設項目真實情況的了解,并不具有時間和內容上的先天優勢。從信息的獲取方式上,基于環境公益目的參與的公眾本身就有一定的不便。其他區域中的公眾若想查看該項目的具體內容,需要登陸建設單位的專題網頁,或是在環保局及政府網站上找到有關鏈接。對一個陌生地域中的環境狀況進行了解是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該部分公眾待下載過該建設項目的內容并進行仔細研究,才可能會發現其中的有關問題。并不像環評范圍內的公眾有著共同而又緊密的利益關系可以進行互相商討。所以,即使建設單位充分公開關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方面的內容,其他區域中的公眾并不一定了解到該信息,只有少數公眾真正進行關注。

2018年《辦法》修訂時,為了加強公眾與建設單位之間的互動,在第14條中規定了環評文件編制階段的深度公眾參與方式,專門用于集中解決公眾質疑性問題。該深度公眾參與的方式包括開展座談會、聽證會和論證會。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一般都是建設單位在建設場地周圍的一定范圍內調查公眾意見。進行公眾參與時,也主要是針對環評范圍內的公眾。其實,環評范圍外的公眾,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造成了他們對該項目有了更多的疑問。當他們獲取到該項目環境信息并想要參與進來的時候,他們有著更強烈的愿望與建設單位進行交流。基于環境公益保護而參與進來的公眾,有充分的理由參與到建設單位組織進行的深度公眾參與程序中。

若深度公眾參與程序中缺乏環境公共利益的代表,那么想要充分解決公眾質疑性問題的深度公眾參與程序目的將難以完成。因此,為解決目前環境公共利益表達渠道缺失的問題,建設單位在依據《辦法》進行環評深度公共參與時,需要注意在該程序中引入環境公共利益的代表,為公眾進行環境公共利益表達提供交流的渠道。

(四)缺乏對建設單位環境公益保護的責任性規定

若沒有違反義務的責任性規定,難以保證法律義務的履行。在目前的建設項目環評公眾參與過程中,在私人利益保障的公眾參與之外,并沒有規定建設單位基于環境公共利益保護組織環評公眾參與的強制性規定?!掇k法》第5條在規定建設單位征求公眾意見時,對環評范圍外的公眾意見用的術語是“鼓勵”。那么,不征求環評范圍之外的公眾意見也完全符合規定。這表明,目前法律規范中,對建設單位并沒有進行嚴格意義上的環境公共利益保護方面的規定。《辦法》在缺乏針對環境公益保護的強制性規定時,也并沒有在其他的條款中對建設單位環境公共利益保障規定懲罰措施。

在這樣的背景下,建設單位在對環境公共利益保障時會存在外在動力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建設單位是否引入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全憑自己的意愿。當引入基于環境公益的公眾參與存在可能會增加建設單位工作的煩瑣程度,或是存在侵犯到自身經濟利益的可能時,基于環境公共利益保護的公眾參與將會進一步被阻礙。因為,在可有可無的選擇下,為了降低成本,建設單位一般會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忽略基于環境公共利益的環評公眾參與。

四、環境公共利益維護下的環評公眾參與制度之修正

如上所述,公眾參與的主體過窄、信息獲取不暢和缺乏環境公共利益表達渠道及責任等,使得實踐中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被邊緣化。公眾環境保護的權利在環評文件編制階段,并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為此,在環評公眾參與保障私人利益的同時,在環評文件編制階段,還應建立保障環境公共利益的參與制度,實現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從被操縱到自由參與的轉變。[13]

(一)引導公眾利益訴求以環境公共利益為核心

目前,《辦法》對環評文件編制階段公眾參與所討論的內容作出了規定,建設單位應做好宣傳和指導工作。建設單位與公眾之間關系的主要表現如圖2所示。

以環境公共利益為中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能夠在提高環境保護水平的基礎上,加固公眾身體健康的保護屏障,并促進該階段環境影響評價任務的完成,加快環評文件編制階段的進程,并加大對環境影響評價參與的激勵。

人是理性的動物。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提到“理性實為人類所獨有”[14]。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自利”是人的本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在論及分工原理時,指出是人們自利的特點來幫助自己達到目的。[15]在理性經濟人的理論下,人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會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雖在地理位置上有部分公眾處于地理優勢,但在面對環境這個公共物品時,若基于搭便車的心理或是純粹基于個人利益的需求會促使人們怠于參與到環境影響評價中來,不利于環境公共利益保護。[16]而且,其他區域的公眾參與到該程序中來,因地理區位劣勢,到本地區來進行實地的公眾參與將會加大各種經濟成本。

在實踐中,對于環境公益的參與,更多的是以保護環境公共利益為目標的環保組織。為了加大環保組織的參與力度,應給予一定的經濟激勵和行政獎勵,使環保組織能夠有更多的資金展開自己的業務。《環境保護法》第11條規定了對于參與環境保護有顯著貢獻的公眾,由政府給予一定的獎勵。例如,在廣州汕頭、河南駐馬店、重慶忠縣等多個地方,在環境保護公眾舉報方面,規定了專門的獎勵辦法。在政府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時,也針對公眾舉報屬實的情況予以獎勵。此外,對于自然人公眾,應加深其對于環境保護的責任意識。例如,加強基層政府及環保部門的宣傳工作,分發宣傳手冊或定期開設公益講座,提高公眾對環境影響評價專業知識以及公眾參與程序的了解。除此之外,還可對建設單位施以行政獎勵,或是從環保部門的罰沒款中支出一部分資金來填補此處開銷等激勵機制,可為公眾參與排除經濟上的擔憂。

(二)拓寬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主體的范圍

以環境公共利益為中心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意味著建設單位的義務對應主體是不特定的多數人。只要受該環境公共利益影響的人都屬于建設單位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義務所對應的權利主體,并可能享有參與到該環境影響評價程序中來的權利。

目前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主體范圍過窄。在主體的選擇上,首先根據現有規定,保證公眾給予私人利益保護能有效進行環評公眾參與,因為附近的居民對該處的地理環境及歷史有著更全面的了解,可以為建設單位提供更多的環境信息或其他針對性意見。此外,還應確保一定比例的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外的公眾。一般在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之外的公眾大多屬于非直接利益相關者。相對于擁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公眾,他們有更冷靜的思維。例如,其他區域中的公眾可能包含以普通公眾身份存在的專家。[17]他們可能擁有對生態更好的理解和更好的技術,補強環評過程的科學性,提高應對科學不確定性的能力。環評過程的科學性決定著環評文件質量,進而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后續程序的進行,并影響著建設單位的排污量和排污設施的建設。(6)因此,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外的公眾意見表達不可缺少。

(三)暢通公眾與環評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反饋機制

雖然編制階段公眾參與的責任主體為建設單位,但是環評報告書卻是委托給具有相應資質的環評機構來完成的,其作出的環評結論盡可能地滿足環評審批的要求。[12]108若建設單位將公眾參與的工作一并交給環評機構,建設單位作為委托人,在承擔公眾參與的主體責任時,還應當為公眾提供了解環評機構相關工作的橋梁。該過程公眾參與的相關工作如圖3表示。

基于環境公共利益保護時,建設單位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首先,應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及交流反饋機制。在保證基于私益保護的公眾參與時,確保公眾能夠基于環境公益保護參與進來。信息公開范圍和方式的選擇,可使環境信息獲得更多的受眾,企業也可以更好地通過內部控制機制。[18]在目前的深度公眾參與程序中,也引入公眾基于環境公共利益參與的機制,進行充分的信息溝通與交流。[19]避免公眾“盲參”和錯誤參與,防止建設單位或環評機構違規違法現象的發生。[20]

其次,保證環評機構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獨立性。當基于環境公共利益進行公眾參與,會收到更多的針對環評報告的意見。環評機構需要嚴格按照科學標準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并對環評文件的技術性問題負責。當公眾對于技術性問題出現疑問舉行聽證會時,環評機構對公眾的答疑應當保證其獨立性,建設單位不得作出過多干涉。[21]

(四)強化公眾環境保護監督權利的行使

在參與的過程中,公眾所保護的環境公共利益與建設單位的經濟利益互相對抗。而且,在建設單位為組織者的背景下,可能造成公眾參與權利未能有效行使。[22]為保障公眾有效參與,法律還賦予了公眾對環境影響評價過程的監督權,避免建設單位因懶惰和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求而忽視環保工作。

在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編制階段,環保部門一般是不會介入的。公眾應督促建設單位做好環評信息的公開以便及時獲取,積極配合建設單位的環評信息調查工作以及參加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在環評文件審批階段,公眾可以針對在之前參與過程中建設單位弄虛作假、不及時進行信息公開及告知、不對公眾的合理訴求作出反饋等情形,向有關地方政府或環保部門報告,由環保部門根據情節對建設單位作出處罰。此外,我國已經確立了環境行政司法救濟,檢察機關可針對環保部門違法情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也有學者倡導原告主體應當適當放開,從應然角度上,公眾也享有對環保部門積極履行職責的監督權。[23]

(五)完善建設單位責任承擔機制

在建設單位承擔私人利益公眾參與責任的同時,還需要明確建設單位的環境公益公眾參與的責任,以便督促建設單位進行環境公共利益保護。針對未進行環境公益公眾參與的建設單位,可予以聲譽罰。于2019年1月1日實施的《辦法》,對建設單位在該過程中弄虛作假并使公眾參與說明嚴重失實的,規定了將該建設單位記入環境信用記錄。(7)聲譽是經過長期博弈所形成的,從而有效制約機會主義。聲譽罰也是通過企業不良信息的公布,引發消費者的抵觸情緒,并借助于商業信譽和貸款業務限制的方式對建設單位產生威懾效果。[24]以聲譽罰的形式來對建設單位組織公眾參與失實行為進行處罰,能夠引導建設單位為公眾提供好的權利行使空間。但僅僅通過聲譽罰這種外部監督機制來對建設單位的消極義務履行狀態進行懲戒,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內直接對建設單位造成明顯的處罰后果。因此,在適用聲譽罰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規定罰款、禁止一定期間內從事相應的活動等方式來追究建設單位的責任。

注釋:

(1)馬克思在《論猶太人問題》一文中,特別闡述了市民社會中公民具有的公權利。他認為,公民即“公人”,是參與社會政治共同體,即參與國家公共事務的人,是“政治人”;他們參與國家事務的政治權利即公權利,這種公民權是同政治共同體相結合的權利,其內容是“參加這個共同體,而且是參加政治共同體,參加國家”。參見[德]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6頁。

(2)關于公民公權利的論述,參見郭道暉:《公民權與公民社會》,《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第83頁。

(3)《環境保護法》第一章第6條總括了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的環境保護義務。

(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 2.2-2008)中,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一般是以排放源為中心,為地面濃度為標準限值10%所對應的最遠距離為半徑的圓或以該最遠距離二倍為邊長的矩形的區域內除該場界以外的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聲環境(HJ2.4-2009)》中,對于滿足一級評價要求的,評價范圍一般為建設項目邊界外200米,二級、三級評價范圍適當縮小。但是,也有導則對“受影響范圍”作出廣義理解,例如《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生態影響》(HJ 19-2011)中明確生態影響評價范圍,包括項目全部活動的直接影響區域和間接影響區域。

(5)騰訊科技統計截至2016年底,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躍用戶達8.89億,http://tech.qq.com/a/20170424/004233.htm#p=1;互聯網數據資訊中心統計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10億,http://www.199it.com/archives/725398.html。

(6)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該項目相關信息的客觀事實說明,另一部分是對該項目在建設以及運營過程中將要產生的污染物種類、濃度、環節,以及對污染源進行科學的分析計算。

(7)《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第29條。

參考文獻:

[1]徐以祥.公眾參與權利的二元性區分——以環境行政公眾參與法律規范為分析對象[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64.

[2][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64.

[3]王小鋼.從行政權力本位到公共利益理念——中國環境法律制度的理念更新[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45.

[4]朱謙.環境公共利益的法律屬性[J].學習與探索,2016,(2):59.

[5]朱謙.環境民主權利構造的價值分析[J].社會科學戰線,2007,(5).

[6]王秀哲.我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立法保護研究[J].北方法學,2018,(2):104.

[7]呂忠梅.環境法新視野[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17.

[8]M.OHare.Not on my block you dont: Facility siting and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Public policy,Vol.25,1977.

[9]孫敏.怒江民間反壩行動[N].鳳凰周刊,2004-9-13.

[10]曲奇,建剛.守護怒江的力量[N].21世紀經濟報道,2004-7-24.

[11]郭道暉.知情權與信息公開制度[J].江海學刊,2003,(1):127.

[12][日]黑川哲志.環境行政的法理與方法[M].肖軍,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111.

[13]田良.論環境影響評價中公眾參與的主體、內容和方法[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133.

[14][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391.

[15][英]亞當·斯密.國富論[M].郭大力,王亞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10.

[16][美]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陳郁,郭宇峰,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9.

[17]李艷芳.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16.

[18]陳慈陽.環境法總論[M].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522.

[19]李向東.行政立法前評估制度研究[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178.

[20]蔡定劍.公眾參與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團結,2009,(4):34.

[21]周珂,史一舒.論環評機構的獨立性[J].法治研究,2015,(6):140.

[22][德]魯道夫·馮·耶林.為權利而斗爭[M].胡寶海,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15.

[23]張梓太.公眾參與與環境保護法[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15.

[24]吳元元.信息基礎、聲譽機制與執法優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視野[J].中國社會科學,2012,(6):123.

(責任編輯 吳 楠)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第三页|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97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中文|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欧美成人国产|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国产成人三级|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色网站在线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色网站在线视频|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国产99精品久久|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高h视频在线|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噜噜噜|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午夜激情婷婷|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v天堂中文在线|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色婷婷综合在线|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2022国产无码在线|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