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助殘社會組織內源發展動因與策略研究

2019-07-08 03:56:44易艷陽
江淮論壇 2019年2期

易艷陽

摘要:民間性、公益性、專業性的助殘社會組織是殘疾人“服務性福利”的直接遞送主體。依循“體制內培育”與“體制外嵌入”邏輯,我國助殘社會組織的發展呈現出“單維資源依賴”傾向,陷入“錯位化”“景點化”“工具化”“內卷化”的發展困局,從而構成“內源發展”的現實動因。助殘社會組織的發展應關注組織自身的能力建設與資源整合,構建由“行政性”“專業性”“市場性”“公益性”的外部資源與“稟賦性”“能動性”“生產性”“價值性”的內部資源組成的“資源系統”,導入“外部資源”以促進助殘社會組織“資源內生”,以“內生資源”推進助殘社會組織實踐“自主性”“參與性”“持續性”與“規范性”的“內源發展”路徑。

關鍵詞: 助殘社會組織;內源發展;資源依賴;資源內生;社會組織

中圖分類號:C91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19)02-0137-006

一、問題的提出

助殘社會組織是以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庭為對象,具體開展各類助殘服務以滿足殘疾人多元化需求,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非營利機構,是殘疾人“服務性福利”[1]的直接傳遞主體,是保障“弱有所扶”,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組織基礎。民間性、公益性、志愿性、專門性、專業性是助殘社會組織的主要特征。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有各類助殘社會組織2520個。[2]助殘社會組織是殘疾人服務專業化、精準化、高效化的實踐載體與遞送保障,已成為我國助殘社會服務具體實施與推進的重要力量。

在社會建設、社會治理及政府購買服務的制度化實踐背景下,包括助殘服務機構在內的社會組織發展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議題。“分類控制體系”[3]“嵌入性發展”[4]“參與型”[5]“伙伴型”[6]“自主性”[7]等模式是學者們對我國社會組織成長路徑及其與政府關系的精練解讀或者理想重塑。無論采取何種成長策略,“資源”是社會組織生存發展的必備要件。打破資源瓶頸,應對資源匱乏,充分汲取資源,是我國助殘社會組織成長的重要前提基礎。由于發展時機的滯后性、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服務層次的兜底性、服務項目的低關注度,助殘社會組織的“單維”資源依賴特征尤為突出。大部分助殘社會組織“內生資源”不足,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等“內源發展”動力,呈現出明顯的生存“脆弱性”特征。

“內源發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理論源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學術界關于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模式的探索。學者們反思“現代化理論”“依附理論”等西方中心主義傾向的“發展主義”理論在邏輯與實踐上的缺陷,他們認為必須“拋棄‘我們才能為‘他們完成現代化的信念”[8],應倡導一種“來自于本土”的“內源性”的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模式。“內源發展”理論不僅適用于國家層面,亦適用于社會、社區、組織等層面。本文認為,“內源發展”核心思想在于:發展的要義除了獲取外部的資源支持以外,更應注重源于發展主體內部的資源激活、挖掘與整合,以提升發展的能動性、參與性、自主性與持續性。助殘社會組織作為發展主體,同樣應關注“內源性”的發展路徑。促進助殘社會組織更加有效對接政府、市場等外部資源主體,改變現有的單維資源依賴的不平衡狀態,最大限度激發、整合與盤活組織內生性資源,增進組織服務效能,激發組織自我發展潛力,提升組織抗御外部風險能力,實現助殘社會組織的內源發展,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出發點。

二、“單維資源依賴”困局:助殘社會組織內源發展的現實動因

我國助殘社會組織主要依循“體制內培育”與“體制外嵌入”兩類發展邏輯。“體制內培育”主要指助殘社會組織“自上而下”的發展邏輯,經歷著“政府建構—組織孵化—資源賦予—扎根成長”的發展軌跡,政府是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的直接培育者與推動者。“體制外嵌入”主要指助殘社會組織“自下而上”的發展邏輯,經歷著“自我孕育—身份獲取—資源汲取—自愿依附”的發展軌跡。政府以外的個人或組織是“體制外”助殘社會組織的直接創立者,其主動獲取政府支持,嵌入于政府主導的助殘服務體系中。

無論是“體制內培育”還是“體制外嵌入”,助殘社會組織的兩類發展邏輯殊途同歸地走向了“單維資源依賴”的境地。其具體表現為:一是資源依賴對象的單一性。由于性質的非營利性、運作模式的非強制性,服務對象的特殊弱勢性,助殘社會組織對于外部資源的依賴程度往往高于企業、政府以及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西方社會組織的資源結構是多元的,吸納了大量來源于政府制度性資源以外的慈善性、志愿性或者市場性資源。然而,在我國“慈善不足”“公益滯后”的土壤中,替代性資源匱乏,多數助殘社會組織往往只能“單向”地依賴于政府的資源支持。二是資源依賴內容的多重性。助殘社會組織對于政府的資源依賴是全方位的,宏觀的政策性資源(比如鼓勵性的制度政策),中觀的運營性資源(比如政府所發包的項目)以及微觀的實體性資源(比如場地供給等),組織都有賴于政府的規范、指引、認同與支持;在身份認可、服務場地、資金來源、人力資源、稅收減免、項目指導等方面形成了對于政府的多重依賴。三是資源依賴關系的不平衡性。在美國學者薩拉蒙看來,美國的“第三方機構”履行了大量的政府職能,而形成一種精巧的“第三方治理體系”[9]43,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呈現資源互賴、優勢互補的關系模式。而我國由于助殘社會組織的“后生性”,助殘社會組織稟賦不足,尚未能積累起可與政府資源平等交換的專業化優勢性資源。四是資源依賴延續的非穩定性。助殘社會組織對于政府資源的獲取往往通過“競標”來操作,政府以殘障兒童康復、殘疾人就業支持等項目發包方式將資金等資源“打包”給中標組織。政府支持與“項目”捆挷,“失標”則意味著“政府撤資”,組織難以獲得穩定性的資源依賴預期。五是資源依賴方式的被動性。助殘社會組織主要通過承接政府項目而獲取資源,被動迎合項目發包方即政府的需求及喜好成為組織行為“慣習”,而缺乏主動拓展服務與資源的動力與能力。

誠然,我國助殘社會組織在承接政府殘疾人服務項目,開展輔助性就業、社區康復、日間照料等特色專業化服務,挖掘殘疾人潛能,解放家庭生產力,滿足殘疾人及其家庭需求等方面功能顯著,在殘疾人服務供給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單維資源依賴”的發展邏輯下,助殘社會組織以一種“寄居蟹的藝術”[10]深度依賴于政府的資源供給,致使助殘社會組織“依附性”有余而“自主性”不足,“行政性”有余而“專業性”不足,呈現出服務內容“錯位化”、服務項目“景點化”、服務目標“工具化”、服務效用“內卷化”的發展困局。服務內容“錯位化”具體表現為助殘社會組織的服務供給常以形式化的政府項目標書為模本,僅單向迎合于政府訴求而可能與殘疾人服務對象的具體需求相錯位。比如某省以“輔助性就業”為重點內容的“殘疾人之家”項目可能并不契合社區殘障兒童、重度殘疾人、老年殘疾人等殘疾群體的“康教結合”“康養結合”“居家照護”等特殊性需求。服務項目“景點化”表現為某些助殘社會組織的服務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是被打造成基層政府/殘聯部門迎合上級文件,應付上級檢查或者同行學習取經的“景點”。機構平時門可羅雀,甚至僅是“掛牌子”“放設備”的形式化場所,鮮有殘疾人來接受服務。這類助殘社會組織本質上是政府的政績形象工程,展示性功能大于服務性功能。服務目標“工具化”表現為助殘社會組織與基層政府結合成為“利益共同體”[11],其發展目標可能與機構的性質、宗旨、特色相偏離,與服務對象的需求相錯位,而只是政府殘疾人工作在基層的延伸與拓展。服務效用“內卷化”具體表現為助殘社會組織在政府的指標化要求下,僅在數量上迅速增長,但是服務質量與效果可能與服務對象需求相距甚遠,組織的效能與專業性并未得到顯著提升,只是一類僅“增長”而不“成長”的“發展的幻象”[12]。

三、資源內生:助殘社會組織內源發展的實踐策略

(一)助殘社會組織的“資源系統”構建

任何組織都不是孤立生存發展的,其必須嵌入于一定的組織環境,與其他組織產生資源交換,形成資源依賴關系。助殘社會組織由于其性質的非生產性與非權威性,外部的資源支持不可或缺。作為助殘社會組織服務對象的殘障人士亦是政府兜底保障性福利資源與社會公益性服務資源的重點遞送對象,而助殘社會組織在傳遞鏈中可承擔資源中介的角色。注重組織內生性資源激活與發掘的“內源發展”,并不排斥組織外部資源的導入與利用。助殘社會組織的“內源發展”首先應理順組織內外部的資源及其關聯,改變“單維資源依賴”格局,打造整合性的組織內外部“資源系統”(圖1)。

外部資源是組織生存發展的必備條件。根據主體來源,助殘社會組織的外部資源主要包括“行政性資源”“專業性資源”“市場性資源”與“公益性資源”。“行政性資源”的主體即是政府。作為殘疾人制度性福利供給的首要責任主體,政府成為助殘社會組織的主要資源汲取與依賴對象,“行政性資源”以及背后的政府支持是組織發展的重要依據。“專業性資源”的主體是直接或間接與助殘社會組織的服務開展相關聯的專業化的社會行動者,比如公辦性質的殘障康復醫院、公立特殊教育機構、殘障專業研究協會、高等院校以及其他類型社會組織。這些主體為助殘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了專業理論、先進理念、前沿技術、智力支持以及協作伙伴等“專業性資源”來源。“市場性資源”的主體是各類商業化盈利性機構。市場主體出于社會責任感的驅使,或者“影響力投資”的動機,通過慈善捐贈、慈善活動、慈善孵化等方式,成為助殘社會組織直接或者間接資源來源。“公益性資源”的主體即是社會大眾。社會大眾對于殘疾人的接納性、支持性的態度,社會公眾的公益情懷、志愿精神、互助意識、共享理念均可直接轉化為殘疾人支持的社會性資源,也間接為助殘社會組織的發展構筑堅實的群眾資源基礎。

內部資源是組織生存發展的動力源泉。根據內容性質,助殘社會組織的內部資源主要包括“稟賦性資源”“能動性資源”“生產性資源”與“價值性資源”。“稟賦性資源”是指作為第三部門的助殘社會組織所具有的天然優勢。非營利性、民間性、專門性的助殘社會組織,承擔了大量剝離自“全能政府”的服務職能,致力于以多元化、專業化的方式滿足殘疾人及其家庭的個性化需求。這些社會組織的本質特征、先天優勢與特定功能構成了助殘社會組織獨有的“稟賦性資源”。“能動性資源”是指作為助殘社會組織運營與發展的能動性主體的組織人力資源。組織人力資源不僅包括管理者、專業人員等服務者,殘疾人、殘疾人家屬等服務對象亦應被視為有能力、有潛力的“能動性資源”。服務者的專業能力提升,服務對象的自身能力建設,以及兩者間的良好互動,是組織發展的直接內驅力。“生產性資源”是指助殘社會組織可能所具有的經濟功能與市場價值。作為非營利性質的助殘社會組織并非是完全剝離生產功能的純消費型機構,在一定條件下,其“生產性資源”亦可被激活,對外供給市場所需的商品與服務,形成“自我造血”機制,滿足市場需求,創造經濟價值。“價值性資源”是指作為助殘社會組織內核的理念價值系統。“以人為本”“助人自助”“互助關懷”“殘健共融”“共享發展”等價值指引是助殘社會組織的靈魂,亦是其扎根發展的精神動力。

助殘社會組織的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通過相應中介渠道,形成互動溝通的動態耦合機制。“行政性資源”與“稟賦性資源”通過“購買服務”相鏈接,助殘社會組織以其“資源稟賦”換取作為項目發包方的政府的財政資助等“行政性資源”支持。“專業性資源”與“能動性資源”通過“技術理念”相溝通,組織外部的專業技術與理念是影響組織內部“能動性資源”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市場性資源”與“生產性資源”通過“供需關系”相匹配;外部市場性主體的“影響力投資”動機與組織“自我造血”的生產性壓力,直接激活了組織內外資源交換的需求。“公益性資源”與“價值性資源”通過“心理認同”相融合;公眾對殘疾人的共融性、關愛性社會行動所匯聚成的“公益性資源”與組織所固有的“助人”等“價值性資源”,相互認同,彼此強化,固化了組織發展的價值內核。

(二)外部資源輸入,催化助殘社會組織“資源內生”

獲取政府支持,強化組織內部“稟賦性資源”。外部的政府支持與“行政性資源”導入,是激發組織內部“稟賦性資源”功能發揮的必要保障。一方面,助殘社會組織應進一步獲取政府的充分支持。社會組織資源的自給自足是不現實的,即使在社會組織發育充分的國家或地區,“政府已成為非營利人類服務機構的唯一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遠遠超過了作為生計來源的私人捐贈和服務收費。”[9]34-35美國、英國、法國等8國社會組織的私人捐贈占全部收入的平均占比僅為10%,而41%來自政府。[13]香港地區NGO組織80%的運營費用由政府供給。另一方面,政府應進一步改變“控制”思維,改善針對助殘社會組織的支持、遴選、評估、監督機制。“支持”并不意味著“支配”,“遴選”并不意味著“設限”,“評估”并不意味著“干預”,“監管”并不意味著“監控”。政府應避免直接介入助殘社會組織內部管理,應以服務成效及殘疾人滿意度等作為組織遴選與評估的主要依據,強調“結果導向”而非“過程導向”。助殘社會組織在政府支持與引導下,應極力打造組織服務亮點,提升組織服務效能,改善組織服務運作,優化組織內部“稟賦性資源”配置。

吸納專業理念,優化組織內部“能動性資源”。專業能力不足是限制助殘社會組織發展的主要掣肘因素之一。組織應充分學習吸收外部“專業性資源”主體的服務理念、方法與技術,促進涵蓋服務者與服務對象的組織內部“能動性資源”主體的能力提升。組織管理者及一線工作者應積極參與對外交流與在職培訓,拓寬專業視野、學習專業知識、習得專業技能、強化專業素養,提升機構服務者的綜合素質。除了醫學康復、特殊教育等“專業性資源”以外,助殘社會組織應尤為關注專業殘障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的導入及運用。除了“個案管理”“家庭治療”“團體工作”等傳統社會工作方法技巧以外,“系統綜述”“薈萃分析”“準實驗研究”“個案對照”[14]等“循證實踐”技術亦應可被吸納至組織內部,以探索“研究型實踐”的服務模式。殘障社會工作的“優勢視角”“抗逆力”“賦能增權”“助人自助”等專業理論與價值亦應被充分吸收并滲透至助殘社會組織的服務實踐中。依據社會工作專業理論指引,助殘機構中的殘障服務對象并非完全被動的“服務接受者”,應關注殘障服務對象的內在潛力,發掘其優勢資源,提升其自身能力,重建其自我價值,促進其成為組織內部能動性的主體資源。

導入市場思維,激活組織內部“生產性資源”。由于助殘服務性質與對象的特殊性,政府支持是大部分助殘社會組織生存發展的唯一支柱,但也造成組織“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公益性的助殘社會組織并不排斥市場,“非營利”的性質亦不排斥“盈利”的結果。外部營利性主體所秉持的“市場性資源”,比如市場供求規律、交換規律、價值規律、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創新精神、開拓精神、科學管理等均可成為助殘社會組織充分吸納借鑒的資源。以市場思維改革傳統非營利機構,激活組織內部的“生產性資源”,能夠更好地實現組織的公益性目標。助殘社會組織的“生產性資源”,一是來自于組織服務的“適銷對路”。組織應精準評估殘障服務對象的需求,除了兜底性質的基本服務供給以外,還可以為服務對象提供增值性、個性化、精準性的服務。二是來自于服務對象本身的生產力挖掘。基于優勢視角,殘障者并非“無能者”,在一定條件下,其潛力能夠得以挖掘,能力能夠得以增進,而成為重要的生產力資源。比如一些助殘社會組織中開展的“輔助性就業”項目,鼓勵與指導殘疾人從事力所能及的企業生產項目,使殘疾人發掘潛能、增加收入、走出家門、融入社區、舒緩壓力、實現價值。

凝聚公益精神,夯實組織內部“價值性資源”。在我國“慈善不足”的總體社會環境下,組織外部社會公眾的公益理念與行為應得到鼓勵與推廣,組織內部的價值倫理應得到彰顯與強化,兩者彼此互動,共同提升,塑造良好的助殘社會組織價值倫理生態。一方面,經由官方宣傳、媒體宣傳與組織倡導,盡力去除殘障“污名”,消除公眾對于殘疾人的負面認識與態度,提升公眾關愛意識,引導公眾志愿行為,重塑良好的公益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作為非營利性質的機構,助殘社會組織應固守“公益”的價值底線,避免以“公益”之名的純牟利行為,而使組織淪為利益集團“尋租”工具。助殘社會組織應根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充分吸收“仁愛”“守望相助”“扶殘濟弱”等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天賦人權”“公平正義”等西方慈善倫理中的合理內核,基于“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事業基本理念,導入“優勢視角”“賦能增權”“融合發展”等專業殘障社會工作價值觀。結合組織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與服務特色,凝練組織愿景、組織目標與組織文化,明確清晰長遠的發展定位,逐漸形成組織的價值內核與文化要義。通過日常的助人活動促使組織成員價值認同與價值內化,凝聚并夯實助殘社會組織內部“價值性資源”基礎。

(三)以“內生資源”促進助殘社會組織“內源發展”

以“稟賦性資源”促進“自主性內源發展”。組織內部的“稟賦性資源”是其自主性發展的基礎。在薩拉蒙看來,社會組織更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更加靈活而具有彈性,可以更加契合服務對象的需求而非政府結構,并且可引入競爭機制。[9]51近年來,我國助殘社會組織的培育初有成效,在分擔殘疾人社會服務供給責任、彌補政府不足、填補政府“治理盲區”等方面,初步發揮了重要功能。組織內部的稟賦性資源應在政府的支持與引導下得以強化,助殘社會組織對于政府資源依賴的“非獨立性”并不排斥其對于“自主性發展”的追求。公益性的組織目標、親民化的組織形象、個性化的服務項目、專業性的組織定位、效率化的組織運作、適度性的組織規模等均是助殘社會組織與政府進行資源交換的資本,是其“自主性”發展的內在資源稟賦基礎。發揚稟賦性資源優勢,是其贏得服務對象青睞、社會公眾認同、政府主動合作的重要手段,亦是其“自主性內源發展”的必備要件。

以“能動性資源”推動“參與式內源發展”。助殘社會組織“參與式內源發展”是指組織內部成員的廣泛參與是組織發展的重要內源性動力,亦是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包括服務者與服務對象的組織內部成員,是組織發展運作的主體,是組織中最具活力與能動性的資源要素。作為組織服務者的管理者與一線工作者,均應作為能動性主體充分參與組織的目標制定、重要決策與日常管理的過程。組織服務者尤其是專業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專業判斷與專業決策應得到充分的尊重。以“扁平式”替代傳統“科層化”組織結構,以“平等式”替代傳統“權威式”管理手段,以“主動式”替代傳統“被動式”工作方式,是促進組織服務者尤其是一線工作者參與的重要途徑。殘疾人及其家屬作為服務對象,亦是助殘社會組織內源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基礎。助殘社會組織的運營應以服務對象的需求為中心,應促進殘障服務對象充分參與到與其自身相關的服務目標確立與方案擬定中,避免服務中的“專業威權主義”傾向。有條件的殘疾人或家屬可直接從事助殘社會組織的運營或者服務,從客觀上提升其經濟收入與自我效能感,以充分激活殘障個體或者家庭的“能動性資源”,并轉化為助殘社會組織“參與式內源發展”的直接動力。

以“生產性資源”推進“可持續內源發展”。激活與挖掘組織內部“生產性資源”,促進有條件有能力的助殘社會組織向“助殘社會企業”轉型,是實現其“可持續內源發展”的有效策略。“助殘社會企業”是兼具非營利機構“公益性”屬性與商業機構“市場化”屬性的組織。不同于傳統社會組織,助殘社會企業強調市場化的運營管理,其收入主要來源于自主運營的持續性收入,而非持續性的外部資助。不同于商業企業,“助殘社會企業”仍以社會效益而非經濟利潤為目標導向。[15]“助殘社會企業”的本質是以“企業家精神”改革傳統非營利機構,性質上仍屬于“社會組織”范疇。“助殘社會企業”應具備市場意識,尊重市場規律,運用市場工具,研究市場環境,探究市場需求,并結合組織自身的發展環境、目標定位與服務項目,制定精準化的生產與營銷計劃,而避免僅是同質化地開展“手工皂”“串珠工藝品”等單一傳統的殘疾人勞動項目的生產與經營。“助殘社會企業”應創新性地開發適合殘障服務對象生理心理特征,契合助殘機構發展方向,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環境,利用外部市場性資源優勢,對接大眾商品化需求的項目,為組織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內源生產性動力。

以“價值性資源”實現“規范化內源發展”。助殘社會組織的“規范化內源發展”指組織應堅持合法合規誠信運營,并堅守組織固有價值倫理的發展軌道,避免其發展背離“公益”本質,而異化為“牟利”工具。堅持助殘社會組織的“公益性”“服務性”稟賦,不忘初心,凝聚價值,并促進價值內化與價值傳承。秉承作為組織精神內核的“價值性資源”,輔之以外部力量的引導,使助殘社會組織自覺踏上“規范化發展”的軌道,形成一類“自生自發式”的秩序生成路徑。不容否認,當下我國某些助殘社會組織的運營者動機并不純粹,其介入助殘服務的初衷是“獲利”而非“公益”。然而“功利性”的發展動機與“規范化”的發展路徑并非排斥性關系。誠實守信、合法運營、公開透明、效果良好、對象滿意、公眾認同的規范化運作的組織,即便獲得盈利性收益,亦無可厚非。隨著助殘服務的深度推進,與殘障者的深度溝通,對助殘專業方法的深度領會,“功利性”動機的組織運營者與服務者的價值觀亦可能發生轉變,而形成對于“尊重”“關愛”“助人自助”等公益性價值觀的自我吸納,亦重塑了助殘社會組織的“價值性資源”。組織內部的“價值性資源”與“規范化發展道路”彼此影響,相互促進,成為其“內源發展”的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周沛.基于“增進民生福祉”的制度性福利與服務性福利整合研究[J].東岳論叢,2018,(5):54-60+191-192.

[2]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017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Z].2018-04-26.

[3]康曉光,韓恒.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系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5,(6):73-89+243-244.

[4]齊久恒.從“分類控制體系”走向“嵌入性發展”——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互動關系及其優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26-33+189.

[5]管兵.統合、嵌入、參與:社會組織發展路徑探討[J].浙江學刊,2017,(1):57-63.

[6]王磊,周沛.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社會服務伙伴關系演化、本土化及治理之道[J].社會科學研究,2015,(4):128-133.

[7]王詩宗,宋程成.獨立抑或自主:中國社會組織特征問題重思[J].中國社會科學,2013,(5):50-66+205.

[8]T·班努里.發展與知識的政治:現代化理論在第三世界中的社會角色的批判詮釋//發展的幻象[C].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185.

[9][美]萊斯特·M·薩拉蒙.公共服務中的伙伴——現代福利國家中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關系[M].田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43.

[10]鄧寧華.“寄居蟹的藝術”:體制內社會組織的環境適應策略——對天津市兩個省級組織的個案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11,(3):91-101+127.

[11]韓鵬云.國家整合鄉村的運行邏輯與路徑重塑[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17-26+156.

[12]沃勒斯坦.發展是指路明燈還是幻象?//發展的幻象[C].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21.

[13]何增科.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266.

[14]何雪松.證據為本的實踐的興起及其對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啟示[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3-18.

[15]高傳勝.社會企業的包容性治理功用及其發揮條件探討[J].中國行政管理,2015,(3):66-70.

(責任編輯 焦德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久久婷婷六月|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五月天久久婷婷| 色噜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亚洲—日韩aV在线| 欧美日本中文|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狠狠干|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久久一级电影|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亚洲综合片| 国产swag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在线色国产|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91毛片网|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久久黄色小视频|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福利国产在线|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微拍|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欧美激情首页| 色爽网免费视频| 99在线免费播放|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综合片|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偷拍久久网| 污视频日本|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色综合婷婷|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国产91在线|日本|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亚洲乱码视频| 久久性视频| 色国产视频|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97视频免费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 国产毛片不卡| 欧美在线导航|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黄色网| 婷婷伊人五月|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98超碰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澳门av无码|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精品99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a级毛片免费播放|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