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為期3天的“人生十六七少年新聞學校陽光春訓營”拉開帷幕,來自遼寧省內的160余名同學,來到了坐落在沈北的遼寧省實驗中學北校區,開啟了與名校相約,與遼沈名記者零距離的體驗活動。
1日一大早,不少家長就已經把同學們帶到了報到處。為了培養同學們的自理能力,藝術營的老師們要求家長“止步”報到處,讓同學們自己帶著行李在老師的統一安排下進行簽到、查寢室、領材料。一道門隔開了家長與孩子,不少家長說這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在外住宿、過集體生活,平日里在家雖說做不到“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絕對是在父母的庇護下、一點家務都不做的,這突然讓他們自己完成這么多事兒,特別是到寢室后要自己進行寢務整理、鋪床、疊被,還真有點擔心。
不過離開父母的同學們卻很是興奮,排隊整齊地在老師統一帶領下,分批來到寢室樓,在這里進行第一項藝術營“任務”——學疊被。看著被子在指導老師的手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就立立整整地擺在鋪位上,同學們也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在寢室里“大展身手”。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被子、床單、褥子、枕頭……在同學們的手里似乎不太聽話,不過這可難不倒他們,很快一個寢室4個同學從陌生到熟悉,分工合作,把寢務完成的干凈整齊,還得到寢務老師的夸贊呢!
3天的藝術營活動,緊張而又有趣,不少同學說,沒白來,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東西。

寫作是很多同學頭疼的作業,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是很多同學存在的問題。“人生十六七少年新聞學校”充分利用自己的媒體優勢,請來了遼沈地區知名記者、編輯為大家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如何觀察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同學們受益匪淺。而在網絡科技發展迅速的當下,我們當然也不能落后,邀請了知名新媒體專家為大家帶來別開生面的“科技”課程。而最讓同學們歡喜的就是“攝影課”,從構圖、到色彩,不少同學們課后告訴我們,“以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自拍啦!”
而參加藝術營的同學們,比起新聞營的同學更多了一個關于“自律”的課程。根據藝術營安排,同學們有自由練習時間,那么是和不熟悉的小伙伴們嘮嘮嗑、玩耍一下,還是認認真真地練習,很多同學的腦海里仿佛有兩個小人在不停地拉鋸。不過最終大多數的同學,是由正義的小人“認真練習”勝利了,于是在藝術樓里,可以看到聲樂班的小伙伴們三五一群地練習《我和我的祖國》,器樂的同學們為了不影響到其他人,盡量輪班進行練習,甚至還有現場“學藝”的,這個曲子她熟悉,那我就來拜師,共同提高技藝。而最美的就是舞蹈營,在音樂的映襯下,同學們舞著各自擅長的舞蹈,翩若驚鴻,讓跟班老師都覺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很快就到了要分別的時刻,還來不及好好認識你,就要說再見了。同學們想讓自己最好的一面被大家記住,于是咱們自導自演的藝術營聯歡會在小禮堂熱熱鬧鬧地開了起來。
打擊樂的小伙伴們敲響了聯歡會的第一個激情澎湃的節目,帥氣的身姿讓大家連連叫好。有了好的開頭,不少樂器營的同學們躍躍欲試,很快上臺口就站滿了等候上場的同學們。而“小黃鸝”們也是不讓分毫,雖然說準備不那么充分,伴奏可能都來不及找,但是“天然去雕飾”的動人聲線也是讓大家余音繞梁。時間過得真快,就在組織老師準備宣布聯歡會結束的時候,剛剛還在三樓舞蹈營和同學們一起訓練的3個女孩兒,早已換好了服裝,和一同前來藝術營的同學們,一起為大家奉獻了一個別出心裁,又特別接地氣的節目《琵琶行》,悠揚的音樂,動聽的歌聲,優雅的舞姿,讓這場聯歡會落下帷幕。
當前來接同學的家長們聽到老師們說起這3天孩子們的表現時,好多家長都露出了驚訝的神情,仿佛老師口中那個自己疊被、整理寢務的孩子不是自己家的一樣,聽到孩子們還利用零散時間,來規劃自己的學習,完成作業時,家長們更是表示“這陽光藝術營沒白來!”甚至有那心急的家長已經開始預約下一次“人生十六七少年新聞學校”的活動了。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到了人生的“分叉口”,過于依賴家長會不利于他們今后人生的發展。家長們不如放手,適時讓這群雛鷹學會自己飛翔,把他們人生的主動權交給他們自己,多信任他們一點,多給他們一點空間,你會發現孩子會給你更多的驚喜!《人生十六七》也將陪著孩子們走過人生中最美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