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蹭熱點式減持的出現,個人以為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涉嫌操縱股價;二是涉嫌利益輸送;三是扭曲了市場的公平原則。因此,對于上市公司蹭熱點以及蹭熱點減持的現象,滬深交易所及時地進行問詢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一旦上市公司在蹭熱點后再宣布相關項目取消或無法履行,證監會應認定上市公司存在虛假陳述的違規行為,利益受損的投資者可據此提起訴訟,以維護自身的權益。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投資者):對于四大行而言,既是A股市場指數的重要穩定器,同時也是A股市場的優質資產,更適合長期投資,只有長期投資,不斷通過分紅再投資的方式,才能夠展現出長期投資的價值。而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為代表的大銀行,其多年來的平均股息率更是達到4%以上。因此,對于長期處于破凈狀態的優質資產,在外資投行下調目標評級的背景下,仍需要提防外資趁低位撿便宜的風險。
http://weibo.com/gslbo
國世平(深圳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股市下跌,是幾個因素綜合影響造成的:第一,當然是和毛衣沖突聯系在一起,全世界都恐慌;第二,A股市場的恐慌情緒的集中釋放。很多人都認為牛市來了,但我一直不敢過于樂觀;第三,獲利盤急于落袋為安;第四,小股東急于套現。通過這次下跌,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我認為,沒有太大的必要,投資者到了這個地步,實在沒有必要割肉,耐心等待市場的穩定,再適當減倉。還是一句話,反貪,步步為營。
https://weibo.com/u/135029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