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臥龍,接觸股市20余年。1995年開始給《股市動態分析》投稿,1996年入職深圳新蘭德,1998年轉職大鵬證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愛自由轉做個人投資者至今。
去年10月高層眼見股市持續下跌,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就要爆發危機,開始力撐股市,出現反彈后到今年初形成類似雙底的反彈。今年2月更是隨著美股飚升而持續上升,同時伴隨著宏觀經濟層面的利好。經歷了三年多的下跌,多數市場人士認為此輪行情乃牛市來了!
深圳證交所今年3月8日三八婦女節成交6585億,創近年新高,當日成交7.09億股,更是歷史新高。相比之下,2015年5月28日成交金額11150億,成交股數5.23億股。成交量激增,熊市中的反彈抑或牛市重臨,都有可能。2005年7月見底之后,2006年5月16日深圳股市成交341億,接近2000年2月17日的426億,意味著牛市重臨。但2002年6月24日的366億只是意味著熊市反彈近尾聲。兩者的區分,可以由長期移動平均線來判斷。
3月16日,拙作《上證指數:長期均線死叉阻擋升勢》正是如此分析走勢:上證指數歷史上出現800日平均線與1200日平均線發生死亡交叉的情形只有4次,分別是1996年7月9日、2004年4月4日、2011年2月28日及2019年3月1日。前三次死叉,第一次后市出現大牛市(1996年至1997年大牛市,特別是深圳股市);第二次則是熊市中途反彈結束,進入熊市第二輪暴跌,一直跌至2005年6、7月間;第三次后面繼續下跌,一直跌至2013年6月底。而第四次,我認為看淡的贏面要大些。
反彈行情于4月上旬終結,其后回落市場人士大多認為是牛市中的回調,然而,近期中美貿易戰升級,談判中止。中國更是發表中美貿易摩擦中方立場的白皮書,宣示立場。形勢急轉直下,指數于5月6日跳空下跌,國證A股指數當日暴跌6.7%,使得2月25日大市飚升5.6%相形見絀。5月份國證A指震蕩結束后,6月份開始在25日平均線的壓力下繼續緩慢下跌,周五抵達125日平均線。5月21日125日平均線與250日平均線金叉,未能為大市帶來驚喜,此時55日平均線已經調頭向下,表明中期跌勢已成。自4月8日中期見頂以來的數浪方式,目前可見一組5浪下跌推動,短期可能在6月見底,可以看作一個小型的浪a,之后出現反彈浪b。浪b結束之后,尚有浪c下跌。
國證A指的長期數浪方面,2007年10月結束高級浪(3),進入高級浪(4)調整。浪(4)是一個大型的水平三角形,至2014年5月結束。之后是浪(5)一氣呵成,于2015年6月見頂。高級浪(5)結束,同時亦是循環浪III結束,此后進入循環浪IV。以此等數浪方式分析,高級浪(4)行進了接近7年時間,期間最大跌幅72.8%。循環浪IV可能在3年多一點時間、跌幅56%的情況下結束嗎?答案是不會。因此,大致上去年10月至今年4月的反彈可以看作間隔浪x,而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為一組大型ABC下跌。
可以討論的是間隔浪X是否已經結束,若已經結束,則今年4月8日之后將再進行一組ABC下跌,才有機會結束循環浪IV。循環浪IV若是雙重鋸齒形,則第二組ABC將又是鋸齒型態,且后市最終顯著跌破2018年10月的3300點。若是雙重三型態,則后市的ABC下跌大致上在3300點至4781點之間進行。時間上可能比雙重鋸齒型要長,此乃所謂的以時間換空間。
樂觀地看,假設4月8日結束間隔浪x,其后一組5浪下跌可以看作浪a,接著反彈浪b,然后是浪c下跌,如此才能完成第二組ABC的浪A下跌,甚至這樣的一組abc還是A浪中的子浪(a)而已。局面較為復雜,只能順著走勢不斷地數浪。艾略特波浪理論認為,浪型最重要,幅度、時間次之,與江恩理論相反——不同的分析方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第一組ABC行進了3年多,第二組ABC大概不會短到幾個月便結束,因此各位要有足夠的耐心。
歷史上,中國股市的頂部1993年、2001年、2007/08年、2015年,頂部的間隔大約是7年至8年,如此下一個股市的頂部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按照牛市持續兩年左右,最快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見底,甚至是2021年。牛市的起點總是大部分股票走勢調整到位,然后一起發力向上,但目前看看,一些市值大的股票仍然在走勢上處于長達甚至是10多年的牛市之中,尚未調整,因此大市進入牛市可能性很低,必須這些股票出現一次重大調整,整個股市才有可能結束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