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接觸股市20余年。1995年開始給《股市動態分析》投稿,1996年入職深圳新蘭德,1998年轉職大鵬證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愛自由轉做個人投資者至今。
中美貿易戰峰回路轉,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5月10日將提升價值2000億美金的中國商品關稅至25%,周五已經實施。但與此同時中國副總理劉鶴仍赴美繼續磋商,表明中美貿易戰并未結束,而是在繼續。周五下午開市后急挫,接著反彈。主要是利空消息落地及分時圖RSI底背離引發反彈。未來中國股市走勢如何?本文將詳細分析。
今年初以來的反彈行情,由于走勢迅猛凌厲,以至于不少人大呼牛市來啦!滿懷信心看歷史新高,有不少看7000點人,甚至長期看萬點的也大有人在。無它,經歷過長達三年之久的大熊市,市場人士對牛市的期盼可謂朝思暮想,不能自拔。然而投資不能憑著滿腔熱情及一廂情愿。2016年初中國股市見中期底部之后,筆者亦曾預期后市將展開2013年6月以來的第5浪上升,并且2016年全年都看好股市,但市場的走勢卻愈看愈不對頭——市場的表現更像是B浪反彈,因此到2017年中期之后看空股市。2017年4月22日筆者發表《創業板走勢中期向淡》一文,明確指出創業板綜合指數(399102)2015年9月之后的反彈走勢是一個水平三角形的B浪,并且已經結束,后市將展開C浪下跌。在文章配圖中給出兩個目標位:一是2014年12月底的低點1530多點附近;二是2014年5月低點1250多點左右。去年10月該指數最低見1411點,處于兩者之間。去年10月及今年初創業板指數兩次探底,中期底部已現,但看看創業板的整體市盈率:38倍。可知,創業板牛市仍然遙不可及。
與創業板指數走勢相近的國證2000指數(399303),后市又如何?
2015年6月國證2000指數見頂后,第一輪下跌至9月的6648點為浪(a),接著是水平三角形的浪(b),至2017年3月的9293點,其后浪(c)持續下跌,至去年10月的4541點。大致上一組abc下跌浪結束。之后展開的反彈,不是浪B便是浪(x)。到目前為止,反彈僅僅出現3浪模式。反彈止于500日平均線,且500日平均線仍然是下跌的,此等情形表明,未來國證2000指數仍然不能排除再創新低的可能性,再看看小型股的估值水平——在最低點時整體市銷率都超過2倍——更加擔心。若中長期后市創新低,則是雙重鋸齒型態;若不再創新低,而是以時間換空間形式行進,則是雙重三的走勢。對于國證2000指數而言,筆者傾向于前者。
今年3月16日拙作《上證指數:長期均線死叉阻擋升勢》中分析了歷史上上證指數800日平均線與1200日平均線死叉后所呈現的走勢。
上證指數歷史上出現800日平均線與1200日平均線發生死亡交叉的情形只有4次:
(1)第一次是1996年7月9日,當時上證指數收市價817點,死亡交叉位是715點左右;
(2)第二次是2004年4月4日,當時上證指數收市價1770點,死亡交叉位是1675點左右;
(3)第三次是2011年2月28日,當時上證指數收市價2905點,死亡交叉位是2965點左右;
(4)第四次是2019年3月1日,此時上證指數收市價2994點,死亡交叉位是3066點左右。
前三次死叉,第一次后面出現大牛市(1996年至1997年大牛市,特別是深市);第二次則是熊市中途反彈結束,進入熊市第二輪暴跌,一直跌至2005年6、7月間;第三次后面繼續下跌,一直跌至2013年6月底。目前出現第四次,3月中時的看法是“看淡的贏面要大些”。上證指數4月初最高見3288點,近期最低跌至2838點。10日平均線先后與25日平均線及55日平均線死叉,而下面125日平均線即將與250日平均線金叉。
在低位出現125日平均線與250日平均線金叉的情況,上證指數自1994年以來,大致上出現過8次,今次是第9次。這9次分別是:1994年12月、1996年8月、1999年7月、2004年3月、2006年2月、2009年6月、2013年4月、2014年9月及今次。其中,有4次中期走勢是下跌的,另外4次則是上升的,看看這一次又如何?1996年8月、2006年2月及2014年9月這三次金叉表明市場進入牛市(嚴格而言后者上證指數不算是牛市)。作為一名資深投資者(筆者在股市投資已經接近26年,應該算得上資深了),這三次市場125日平均線金叉250日平均線時是否進入牛市是非常容易感覺到的,但現在的樣子,絲毫未感受到牛市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