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一季度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經濟工作。以下是華泰證券宏觀李超團隊對本次會議的一些要點解讀。
供給側改革仍是今年主線,需求側逐漸退出:本次政治局會議并未出現前兩次會議中強調的“六穩”,而是明確提出“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堅持結構性去杠桿”,我們認為這意味著供給側改革仍是今年主線,需求側政策將逐漸退出。目前我國實體供給側改革及金融供給側改革已實現了“由破到立”的切換,實體供給側改革未來將更注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解決經濟潛在增速下行問題;金融供給側改革核心是支持實體經濟,通過有效供給解決當前實體經濟、產業升級和優質民營企業融資沒有得到有效滿足的問題。在全球比差邏輯中,我國更為占優,這有利于吸引資本流人帶來人民幣風險資產的價值重估。
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比較積極:政治局會議對一季度經濟運行的表述是“總體平穩,好于預期”,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比較積極:強調了經濟正繼續結構轉型等正面因素。我們認為,一季度GDP增速+6.4%持平去年四季度,經濟呈現出一定的韌性。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6.0%-6.5%,盡管制造業投資、消費、進出口增速未來仍存在下行壓力,但在需求端基建投資反彈、地產投資超預期繼續維持高位的托底效用下,經濟完成增長目標概率較高,未來國家在穩增長方面的政策投放節奏或會出現一些微調。經濟走勢較為平穩,為國家推進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經濟背景。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關注環保超預期和資管新規后續事宜:政治局會議繼續指出要堅決打好金融、扶貧、環保三大攻堅戰,我們認為,未來應重點關注環保對工業品價格可能的超預期影響,以及資管新規后續事宜。今年是新一輪環保“3+1”督查開篇之年,在經濟增長較有韌性的背景下,環保工作更可能堅決推進,根據對各省市環保部新聞的整理,全國超過2/3的省份已開始新一輪督查,我們認為應關注環保對化工等重點領域的影響,PPI環比可能受其提振,年內PPI同比增速的季度節奏也可能是逐漸回升。資管新規后續認為應重點關注對非標資產的認定。
貨幣政策未出現大轉向,二階拐點關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述:政治局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這與之前中央對貨幣政策的表述一致。我們認為,當前貨幣政策未出現大的轉向,央行在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選擇上依然較為重視穩增長和保就業,同時重點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和利率市場化改革,而央行貨幣政策的二階拐點則需要關注即將發布的2019年1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內容。
房地產放松節奏放緩,堅持房住不炒: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3月地產數據韌性受益于春節后累計需求集中釋放、施工和銷售的階段性支撐,目前各地房地產政策還沒有限購、限貸等實質性放松,未來地產整體向好還需等待政策確認。由于會議定調當前經濟形勢總體平穩、好于預期、開局良好,基本面韌性或增強政策定力,重提房地產長效機制再次凸顯政府對地產政策的審慎態度,我們認為,房地產政策放松節奏或將適度放緩,堅持房住不炒基調。
科技創新仍是主線,科創板是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發力點:會議要求加快金融供給側改革,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在《新供給價值重估理論》系列報告中接連強調科技創新仍是主線,金融供給側改革將配合實體經濟的供給側改革,尤其科創板的推出更是關鍵性的改革舉措。科創板是供給側改革由破到立的重要助推器。在實體供給側改革補短板、鼓勵科技研發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將充分發揮作用,科創板有助于引導資金向優質的科技創新企業集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