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財經
萬科A(000002)作為我國房地產行業的標桿企業,上市多年來為投資者創造了豐厚的回報,同時市場上又頗多關于管理層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說法,究竟近些年來管理層從上市公司分走了多少錢呢?從年報的披露可見端倪。
萬科中高層的收入可以分為以下幾塊:固定薪酬、年度獎金、經濟利潤獎金以及跟投收益。固定薪酬和年度獎金屬于一般企業的薪酬構成,不展開探討,我們主要分析一下經濟利潤獎金和跟投收益。經濟利潤獎金
萬科從2010年起引入了針對集團管理團隊和業務骨干的經濟利潤獎金計劃,該計劃以集團當年實現的經濟利潤為基數,按固定比例10%確定經濟利潤獎金額度,其中董事會主席經濟利潤獎金分配比例為公司年度經濟利潤獎金的1.8%-2.2%。2010-2016年公司共提取經濟利潤獎金51.88億元,2017年15.13億,2018年17.39億。
2010-2018年間共計產生84.38億元經濟利潤獎金,同期歸母凈利潤共計1612.9億元,平均每年計提的經濟利潤獎金大約是年歸母凈利潤的5.2370。2010-2015年計提的經濟利潤獎金中,除了部分分配外,其余作為劣后資金用于購買自家股票,在2014年5月28日至2015年1月28日期間(股價在8-15元之間),通過國信金鵬1號和2號資產計劃計劃累計購買了495,934,792股萬科A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4.49%。
跟投收益
2014年起公司推出項目跟投制度,截至2018年底,已經有715個項目引入了跟投。具體做法是跟投人成為項目公司的少數股東,通過轉讓股權形成少數股東權益,該部分的收益相應的計入當年歸屬少數股東的凈利潤。2018年形成的少數股東權益累計137.98億元,該部分權益對應的利潤=(該部分權益/當年歸母權益)×當年歸母凈利潤-29.92億元,近似當年歸母凈利潤的8.8670。
通過以上分析,2010-2018年間,通過經濟利潤獎金和跟投收益,公司管理團隊一共拿走了149.3億元,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共計1612.9億元。相當于你家開了個公司,出錢出設備然后不管了,高薪請來的打工仔還要凈利潤1070的提成。2018年萬科的中高層通過經濟利潤獎金以及跟投政策一共從公司拿走了17.4+29.92=47.32億的利潤,占該年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的1470。當然2018年跟投產生的少數股東權益/歸母權益這一比值過高可能和當年跟投項目結算較多有關系,未來這一數據可能會下降,但是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跟投的比例還是有點高。經濟利潤獎金是列入管理費用的,公司其實三費控制較好,占營收的比例只有2018年超過了87%一點點。
總的來說,公司激勵到位,這也造成了公司不斷的發展壯大成為行業標桿;另一方面確實管理團隊在正常的收入之外,從公司拿走了較多的收益。這可能也和公司的股權結構有關,管理團隊在公司的持股太少,自然以個人利益為先,所以萬科的股權結構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未來公司的薪酬委員會還應發揮更大的作用,適當降低經濟利潤獎金以及跟投比例,切實保證投資者的利益。(作者:中行獨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