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峰


【摘 要】 目的:探討頭位難產的產程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診的40例頭位難產產婦,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產房護理,觀察組采取產程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焦慮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第二產程持續時間、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和產后出血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產婦,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頭位難產產婦采取產程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輕其焦慮程度,改善分娩情況。
【關鍵詞】 頭位難產;產程;綜合護理干預;焦慮情況;分娩情況
胎頭位置異常是造成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發生頭位難產病癥的一個主要原因,其不但會使產婦的第二產程時間大大延長,還會在無形中降低產婦可以繼續順利分娩的信心,對母嬰的生命安全均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1]。本研究旨在探討頭位難產的產程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40例頭位難產產婦,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0例,年齡為23~36歲,平均年齡(31.78±3.29)歲;孕周為30~34周,平均孕周(32.07±1.03)周;體質量為53~71kg,平均體質量(61.24±8.79)kg。對照組20例,年齡為23~36歲,平均年齡(31.26±3.34)歲;孕周為30~34周,平均孕周(32.09±1.05)周;體質量為53~71kg,平均體質量(62.45±8.36)kg。兩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產房護理,包括入院宣教、日常的基礎護理、生理護理等。觀察組采取產程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如下:病房必須保持通風、整潔、適宜的濕度與溫度。向產婦發放宣傳教育手冊,且給予詳細的口頭解說,教會產婦分娩時注意事項,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正確體位等,指導睡眠體位和睡眠時間、妊娠并發癥(貧血和妊娠期高血壓等)臨床癥狀和處理措施、如何自我檢測胎動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產婦的心理情緒,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心理安撫及精神上的鼓勵,還可以利用影像資料相關讓產婦在待產過程中放松心情。護理人員對產婦必須保持和藹和耐心的態度,嚴密觀察產婦和胎兒的情況。開展各種治療性操作時,動作務必輕柔,確保靜脈穿刺的成功,注意觀察產婦的反射、呼吸和尿量,且認真評估患者的呼吸情況、膝腱反射和尿量,若出現異常,馬上報告臨床醫師。幫助產婦進行分娩的過程中,選用仰臥位或者側臥位的體位,并且把床頭的角度抬高至60°,指導產婦放平兩腿,在出現宮縮的過程中,膝關節應保持屈伸的狀態,大腿則應當貼近腹部往外展。當產婦的宮口開大于至6~10cm時,宮頸內口松弛、胎膜已出現破裂,且宮頸沒有出現水腫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可以根據胎兒大小,胎頭位置,骨盆和軟產道的相對情況,以及產婦自身的精神狀態,對徒手旋轉胎頭位置的認知程度和配合情況,在排空膀胱,胎膜破裂后,選擇適合的時機和旋轉方位。如胎心胎動好,產婦精神狀態好,除了改變臥床的體位外,還可以讓產婦起床活動,如在室內走動,或是采用蹲廁所的體位便于胎兒旋轉。當進入第二產程時,把產床頭部抬高至60°,指導產婦在宮縮時腳踩穩,兩腿應貼住腹部往外展,跟隨助產人員的指導用力,當胎兒成功娩出后,必須馬上給予縮宮素,并對產婦的子宮進行按壓,以預防產后出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后的焦慮情況,1)無焦慮:SAS總分小于50分;2)輕微度焦慮:SAS總分為50~60分;3)中至重度焦慮:SAS總分為61~70分;4)極重度焦慮:SAS總分大于70分。
比較兩組的自然分娩率、第二產程持續時間、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和產后出血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的焦慮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焦慮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分娩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第二產程持續時間、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和產后出血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產婦,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頭位難產指的是胎頭處于非枕前位,由于在盆腔內的回轉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繼而發展成為持續性的枕橫位或者枕后位;或者是由于胎頭俯屈較差,胎頭出現仰伸,發展成為額先露、面先露或者頂先露等[2]。頭位難產產婦的產程進展一般均比較緩慢,會明顯延長第二產程,從而導致產婦疲勞以及宮縮乏力,增加產后出血量,造成新生兒窒息發生率以及剖宮產率顯著升高[3]。頭位難產的發生與新生兒發育異常、子宮收縮乏力和骨產道異常等原因有關。為了降低頭位難產產婦的痛苦,提高分娩的安全性,確保母嬰的生命健康,對頭位難產產婦必須適時地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4-5]。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綜合護理理念已逐步應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改善疼痛和情緒狀況,提高了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的舒適程度。對于頭位難產產婦,采取產程護理可以有效促進分娩、縮短產程時間以及保證分娩的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焦慮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第二產程持續時間、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和產后出血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產婦,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梢?,產程綜合護理有助于緩解產婦的焦慮狀態,為分娩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產婦分娩的信心,改善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頭位難產產婦采取產程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輕其焦慮程度,改善分娩情況。
參考文獻
[1] 王曉華,李俊.頭位難產與自然分娩產婦的恥骨聯合長度與骨盆出口前后徑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1):35-36.
[2] 梁麗紅.徒手旋轉胎頭輔以對側臥位在頭位難產處理中的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03):63-64.
[3] 李萍萍.頭位難產中體位改變配合徒手矯正胎方位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08):1074-1075.
[4] 蔡玉珍,廖玲.產程中應用骨盆搖擺預防頭位難產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04(04):118-121.
[5] 隋健.頭位難產的產程護理干預以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17):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