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

【摘 要】 目的:探討不同檢測方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方法(GICA)、酶聯免疫吸附方法(ELISA)、核酸檢測方法(NAT)以及電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方法(ECLIA)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達為弱陽性的無償獻血者的標本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無償獻血的132份血液標本,HBsAg表達均呈弱陽性。采取ECLIA、ELISA、GICA以及NAT給予定量檢測。以ECLIA法的檢測結果作為標準,比較ELISA法、GICA法以及NAT法的特異度、敏感度。結果:GICA法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均明顯低于ELISA法以及NAT法(P<0.05),ELISA法以及NAT法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比較接近。結論:ECLIA法、ELISA法、GICA法以及NAT法在HBsAg表達為弱陽性的無償獻血者標本的診斷中各有優缺點,相比較而言,ELISA法檢測的特異度、敏感度更高。
【關鍵詞】 HBsAg;ECLIA法;ELISA法;GICA法;NAT法
我國是感染乙肝病毒的高發地區,據病理學統計,2010年全球HBsAg陽性人數大約為2.48億,其中,中國所占的比例高達45%[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社會上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感染者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崗位以及行業會受到限制。因而,準確診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主要探討了ECLIA法、ELISA法、GICA法以及NAT法在HBsAg表達為弱陽性的無償獻血者標本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無償獻血的132份血液標本,標本均未出現脂血、黃疸和溶血現象,而且HBsAg表達均呈弱陽性。
1.2 研究方法
ELISA法:對獻血者的標本采用嘉興凱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加樣儀Latitude型給予加樣,然后利用BIOBASE2000全自動酶免分析儀對后處理進行檢測。ECLIA法:把獻血者的標本與被氯聯吡啶釕所標記的單克隆抗體、被生物素所標記的單克隆抗體以及被酶鏈親和素所標記的磁性微粒共同加至反應杯內進行溫育,以進一步形成復合物,使電化學發光反應得以啟動,促進電化學發光的產生。GICA法:分別在15min以及30min對GICA的結果進行觀察,以30min時為報告結果,并且于15min內讀取測定結果,超過半小時即可判定為無效的結果。NAT法:采取轉錄介導擴增方法實施檢測,采用蘇州江東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MA99-1全自動血液病毒核酸檢測儀開展NAT檢測。
1.3 觀察指標
以ECLIA法的檢測結果作為標準,比較ELISA法、GICA法以及NAT法的特異度、敏感度、陰性預測值和陽性預測值。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以ECLIA法的檢測結果作為標準,ELISA法檢查的特異度、靈敏度分別為89.29%(50/56)、89.47%(68/76);NAT法檢查的特異度、靈敏度分別為85.71%(48/56)、88.16%(67/76);GICA法檢查的特異度、靈敏度分別為76.79%(43/56)、69.74%(53/76);GICA法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均明顯低于ELISA法以及NAT法(P<0.05),ELISA法以及NAT法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比較接近。見表1、表2、表3。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輸血技術和檢驗技術的迅速發展,輸血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輸血傳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風險性得到大大的降低,但是ELISA法檢測HBsAg會受到“窗口期”較長的限制,極易出現“窗口期”感染的問題。而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病毒滴度低、免疫沉默性感染和病毒變異等多種因素,依然很難完全杜絕輸血感染,使得臨床輸血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風險[2-3]。隨著臨床上各種先進的免疫標記技術的廣泛應用,發現有一部分的HBsAg表達為較低的濃度水平,因為檢測試劑的特異度以及敏感度等指標具有差異,造成各種不同檢測手段的結果各不相同,導致一定的漏檢以及誤診的發生,甚至會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4]。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檢測HBsAg的手段為ELISA法,由于ELISA法的特異度較高、成本低廉,而且靈敏度較高,特別適用于檢測大批量的血液標本,但是同時ELISA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極高的診斷假陽性率,使其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5]。GICA法在檢測HBsAg時,由于具有能單份操作、所用時間較短以及簡單方便等優點,有助于滿足急診檢測HBsAg的需要,例如為急診、門診患者以及無償獻血者在現場采血前進行檢驗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本研究結果發現,GICA法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均明顯低于ELISA法以及NAT法(P<0.05),ELISA法以及NAT法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比較接近,對HBsAg弱陽性標本進行檢測時會產生較高的假陽性率以及假陰性率,因此建議僅作為初篩方法開展檢測。ELISA法以及NAT法的特異度以及靈敏度比較接近,由于ELISA法以及NAT法的操作差異主要在于檢測對象的差異,ELISA法所檢測的對象是抗體或者抗原,而NAT法所檢測的對象為病毒核酸,而且ELISA法以及NAT法各有優點和缺點,因而對ELISA法以及NAT法聯合使用,進行雙檢,能明顯提高特異度以及靈敏度。
綜上所述,ECLIA法、ELISA法、GICA法以及NAT法在HBsAg表達為弱陽性的無償獻血者的標本的診斷中各有優缺點,相比較而言,ELISA法檢測的特異度、敏感度更高。
參考文獻
[1] 安哲,李思鵬,張妮,等.乙肝病毒e抗體檢測在乙肝病毒既往感染者中的臨床價值[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10):1839-1840.
[2] 趙曉芬.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采用化學發光法與酶聯免疫法的效果對比[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04):605.
[3] 陳雪花,雷艷君.2003~2014年安康某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免疫接種情況調查[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7,32(32):149.
[4] 吳洪秋,張永良,黃堅堯,等.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定量和HBV DNA定量聯合檢測在乙肝病毒感染診斷中的應用[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6,25(04):415-418.
[5] 程育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在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