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華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中西藥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在本院進行治療的60例結節性紅斑患者列入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將同期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另外61例患者列入研究組,給予中西藥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治療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經過3個月的隨訪觀察,研究組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藥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降低患者復發率,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中西藥;結節性紅斑;臨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odular erythem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nodular erythe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Another 61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reat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fter 3 months of follow-up observation,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odular erythema is remarkabl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Nodular erythema;Clinical effect
結節性紅斑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炎性反應性脂膜炎,是由真皮脈管與脂膜炎癥所造成的結節性皮膚病,其皮疹主要呈現蠶豆大小的圓錐形堅實結節,表面粗糙,顏色為灰褐色或者是紅色,伴疼痛,發病人群多集中于中年女性,發病部位多處于四肢伸側、腰背部,散在分布[1]。對于該疾病,中醫認為其病因與氣滯血瘀、風濕熱毒聚結等相關,現代醫學則歸結為皮膚血管炎。本研究為本院兩組結節性紅斑患者分別實施西藥與中西藥進行治療,并對比分析其治療效果,從而為結節性紅斑患者選取臨床效果顯著的治療方法,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對于此次研究取得的成果滿意,現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此次研究對象為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21例結節性紅斑患者,選取研究對象的標準為:經病理檢查確診為結節性紅斑,病患或家屬知情并同意患者接受治療;排除研究對象的標準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惡性腫瘤,有精神類疾病,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損害,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等。將121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60例)與研究組(61例)。其中對照組男性6例,女性54例;年齡為18~70歲,平均年齡(48.69±5.83)歲;病程0.4~2年,平均病程(1.13±2.21)年。研究組男性7例,女性54例;年齡為19~72歲,平均年齡(49.74±5.91)歲;病程0.5~2.3年,平均病程(1.21±2.28)年。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西藥治療,給予研究組患者實施中西藥治療。比對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得出其結果存在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下一步比較。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常規西藥進行治療,具體為:給予用復方甘草酸苷3顆,3次/d,再給予其鈣劑、維生素C,4周為1個療程[2]。
研究組:中西藥進行治療,具體為: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給予實施血府逐瘀膠囊(天津宏仁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規格0.4g×12粒×2板/盒,國藥準字Z12020223)治療,1次用藥6粒,1天用藥2次,4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準則為:病患經過治療后,其皮損等臨床癥狀已經全部消退,恢復至正常狀態,則將其判定為痊愈;病患經過治療后,皮損面積顯著發生縮小,顏色明顯變淡,沒有新皮損發生,則將其判定為顯效;病患經過治療后,皮損沒有發生擴大,顏色變淡,則將其判定為有效;病患經過治療后,其皮損沒有得到改善甚至發生惡化,則將其判定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各組總例數×100%;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隨訪記錄復發例數,隨訪3個月。
1.4 數據處理
通過SPSS 17.0軟件處理數據,以(%)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治療后均未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其中對照組出現2例惡心、腹脹患者,停藥后緩解。經過3個月的隨訪觀察,其中研究組復發2例,復發率為3.28%(2/61),對照組復發8例,復發率為13.33%(8/6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813,P<0.05)。
3 討論
結節性紅斑的病因比較復雜,其發病機制尚未有明確的結論,一些學者認為其主要為機體的一種遲發性過敏反應,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該疾病為一種免疫復合物疾病[3]。相關臨床研究顯示,結節性紅斑主要與結核、病毒、鏈球菌、霉菌感染、藥物等密切相關,主要是由于這些因素所引發的血管變應性反應,也是麻風病、結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一種癥候。對于該疾病,治療的原則在于積極治療原發病,聯合運用抗炎藥物對癥處理,不過臨床上有很多患者沒有明確原發病,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者是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效果不顯著,且有著較高的復發率,不良反應也較多[4]。
復方甘草酸苷有著多種藥理學作用,包括[5]:1)抗過敏作用:能抑制局部過敏壞死反應,還可抑制施瓦茨曼現象;2)類固醇樣作用:對皮質激素有增強其抑制應激反應、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以及胸腺萎縮的作用;3)免疫調節作用:復方甘草酸苷通過對T細胞活性的調節作用,對γ干擾素起到誘導作用,促進胸腺外T細胞分化;4)抗炎作用:能選擇性地阻礙一些酶的磷酸化,抑制其活化,阻斷花生四烯酸起始階段的代謝水平,達到抗炎的效用[6],使得該藥在結節性紅斑等皮膚炎性疾病的治療中有顯著的作用。中醫認為結節性紅斑與“瓜藤纏”相似,主要是由于素有蘊濕、郁久化熱、濕熱下注等引發,治療的關鍵在于利水除濕、活血散瘀。血府逐瘀膠囊在繼承湯劑療效的同時,該劑型服藥更方便、更易吸收,臨床應用廣泛,凡屬于氣滯血瘀癥者皆可用[7]。將血府逐瘀膠囊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能有效活血散瘀、利水除濕,改善病情[8]。中西藥合用治療本病,不僅能保證療效、縮短病程,而且方法簡單、費用低廉。此次的研究結果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85.25%,對照組僅為6833%,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跟蹤觀察及隨訪,患者均未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并且隨訪3個月發現對照組患者有較高的復發率(13.33%),研究組復發率相對較低,根據實際情況及臨床研究臨床應該更加推崇研究組的治療措施。由此可見,復方甘草酸苷與血府逐瘀膠囊等中西藥結合治療結節性紅斑有著明顯的治療效果。此外,本研究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病例選擇均為本院患者,因此需要更加深入地進行多中心及臨床研究證實其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結節性紅斑患者的治療中,給予中西藥結合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幫助其早日康復,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溫偉強,姚啟龍,黎德育.白虎加桂枝湯治療結節性紅斑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11):2176-2177.
[2] 王坤,姜云平.新癀片治療結節性紅斑35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6,24(03):55-56.
[3] 張琛,高炳愛,陳玉欣,等.結節性紅斑的病因及發病機制[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5,31(07):408-410.
[4] 尹學永,王志文,劉冬梅,等.加味五神湯治療濕熱型結節性紅斑58例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04):26-27.
[5] 張麗,陳啟紅,柳兵.白芍總苷聯合潑尼松治療結節性紅斑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7,28(02):314-315.
[6] 馬虎,黎芬芬,付嬈,等.秋水仙堿聯合吲哚美辛治療急性期結節性紅斑的臨床觀察[J].西南軍醫,2018,20(03),370-372.
[7] 鐘清東.局部性高能窄譜紅光聯合復方甘草酸苷膠囊治療結節性紅斑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科大學學報,2018,36(03),342-344.
[8] 黃秀萍,李芳谷,勞富周.羅浮山百草油治療結節性紅斑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