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摘要:小微企業普遍由于信用不足、無法提供有效抵質押物而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供應鏈金融憑借與生俱來的核鏈聯動服務模式,成為推進普惠金融的利器。本文闡述了供應鏈金融推動普惠金融的優勢,探討了重點客群、適配產品和風險防范措施,最后從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管理和外部監管環境角度提出發展目標建議。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普惠金融? 商業銀行
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發展普惠金融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中央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都強調解決好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因此商業銀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民生的責任擔當,是贏得未來市場的重要戰略。供應鏈金融憑借與生俱來的核鏈聯動服務模式,具有批量獲客和核心企業增信兩大優勢,既可推動普惠金融快速上量,又可有效控制業務風險。因此,供應鏈金融不僅高度契合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發展要求,更是推進普惠金融的利器。
一、供應鏈金融具備天然的普惠金融屬性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在產業鏈交易結構分析基礎上,引入核心企業、第三方企業(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風險控制變量,圍繞核心企業輻射上下游鏈條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根據“N+1+N”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幫助鏈條企業盤活其流動資產,從而解決產業鏈條上小微企業普遍信用不足、無法提供有效抵質押物而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供應鏈金融具有不斷延伸、擴展服務鏈條的特點,可有效滿足民生、涉農等領域的普惠金融需求,真正構建起覆蓋廣、成本低、可持續、風險可控的普惠金融模式,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二、供應鏈金融助力普惠金融發展思路
供應鏈金融要充分發揮核心企業對上下游鏈條企業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客戶數量、質量,緊抓重點領域客群,依托重點產品,從而實現帶動普惠金融跨越式發展。
(一)重點客群
供應鏈金融以核心企業為抓手,依托商業銀行與核心企業的緊密合作,為產業鏈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將核心企業信用轉化為對中小企業增信。商業銀行應甄選發展相對成熟、穩定的產業鏈,發揮在傳統大行業、大客戶優勢,重點支持建筑、汽車、電力、軍工、醫療等資金聚集、交易活躍、涉及民生等重點行業產業鏈,與產業鏈上核心地位突出、資源整合能力較強的企業合作,從而服務產業鏈全鏈條企業。
(二)重點產品
供應鏈金融推動普惠金融實質是將核心企業上游采購向供應商支付賬款、下游銷售而賒銷經銷商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直接轉為對上下游鏈條企業融資服務,從而“化整為零”,由核心企業一個大客戶化為鏈條多個小微客戶群、由一筆大額債項化為多筆小額債項。供應鏈金融助力普惠金融發展主要有應收賬款模式、預付款模式和存貨質押模式三種服務形式。
1.應收賬款模式。上游供應商與核心企業大多采用賒賬的銷售方式,因此上游供應商融資以應收賬款為主,主要配備訂單融資、保理、票據貼現等產品。
其中保理業務是應收賬款融資的主要形式,商業銀行基于核心企業與其上游供應商訂立的基礎商務合同因賒銷所產生的應付賬款,經核心企業確認后,批量受讓上游供應商對該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針對受讓的應收賬款為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管理、保理預付款和信用風險擔保等綜合服務。
2.預付款模式。核心企業對下游經銷商一般采用先款后貨、部分預付款或一定額度內的賒銷,因此對下游經銷商的融資方案以動產、貨權質押下的預付款融資為主,配備的產品主要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國內信用證、保兌倉等產品。
其中保兌倉是預付款融資的主要形式,商業銀行與核心企業整合雙方資源,引入第三方監管企業(一般是物流企業)對貨物進行監管,核心企業承擔擔保、回購或者調劑銷售等義務基礎上,為核心企業的下游經銷商提供融資服務,從而解決鏈條小微企業采購資金和協助核心企業實現快速分銷。
3.存貨質押模式。中小微企業將存貨質押后,商業銀行引入第三方監管公司進行貨物監管,按貨物估值的一定比例發放短期貸款,從而協助小微企業盤活資產。存貨質押模式不涉及核心企業,但涉及對貨權控制和物流監管企業的管理。
三、 供應鏈金融助推普惠金融風險點及防范措施
供應鏈金融助推普惠金融風險點主要包括核心企業風險、鏈條企業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其中核心企業是風險控制關鍵點。
(一)核心企業風險
商業銀行應甄選優質核心企業開展合作,抓住核心企業這個風險控制關鍵點,密切跟蹤核心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看透、盯住、把牢核心企業風險。貸前要嚴把核心企業準入關,精心篩選優質核心企業,對于經營現金流量極少的松散管理型母公司應審慎準入;貸中要加強對核心企業的日常監控,定期進行實地檢查,了解其生產經營情況、財務情況、主營業務收入支出等現金流情況,關注其異常變化;貸后要定期開展核心企業重檢工作,評估其產業發展、信用評級、供應鏈管理等情況,一旦核心企業出現重大突發事件、重大負面輿情、嚴重違約事項等,應立即啟動重檢工作,嚴防業務風險。
(二)鏈條企業風險
供應鏈金融是跟單業務,通過審核鏈條企業及核心企業提供的合同單據、交易記錄等交易信息,加強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從而防范鏈條企業貸款資金回流核心企業風險。
(三)操作風險
商業銀行通過完善規章制度、規范管理流程、加強機控及督導,防范對客戶資質及數據質量審查不嚴、應收賬款類融資未在中征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平臺查詢登記、越權操作或違規操作等風險。
四、供應鏈金融助推普惠金融的發展前景及建議
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已超過10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缺口接近12萬億元。因此,供應鏈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市場前景廣闊。
為引導產融結合健康持續發展,建議從國家政策層面上,出臺鼓勵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相關政策指引;完善和強化征信體系建設;減免應收賬款轉讓登記收費,降低運營成本等。商業銀行層面上,進一步明確從業人員盡職免責;給予供應鏈金融一定不良容忍度等。最終,通過提升外部監管環境和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管理能力,更好地發揮供應鏈業務在普惠金融中的帶動作用,將金融活水通過核心企業供應鏈引流向小微企業,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參考文獻:
[1]宋華.供應鏈金融(2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2]孫莉. 論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轉型升級之路[J]. 中國經貿導刊,2014,07:62-65.
[3]宋華.中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19(3):3-9.
[4]李毅學. 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10:36-41.
[5]黃開燕. 供應鏈金融助力中小微企業普惠金融發展分析[J]. 中國商論,2018(35):64-65.
[6]供應鏈金融助力中小企業融資[J]. 姜維權,范鐵光.? 銀行家,2018(05):85-86.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