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華威 (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 443002)
家族是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一個重要基石,家族蘊含的氣質、個性和歷史都在不同程度對后世的子孫產生影響。葉廣芩是西太后慈溪的親侄孫女,整個家族的女子中不僅有如納蘭性德等文人志士,而且還出過母儀天下的皇后,家族昌盛由史可鑒。盡管她未曾經歷整個家族的興盛,但家族氣息仍然陪伴她成長,旗人文化的彰顯使得她的文學風格別具一格,帶有精致的“貴族氣”。旗人文化作為一種典型的傳統(tǒng)文化,它是旗人憑借封建制度賦予他們的特殊地位和貴族特權,隨著社會歷史變遷,旗人的生活方式和處事原則等沉淀下來而形成的文化。葉四爺優(yōu)雅的生活情趣以及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莫姜泰然如水的生活作風和平淡中的理趣,都是《豆汁記》“貴族氣”的充分體現(xiàn)。
葉四爺經歷過大富大貴的生活,舉手投足之間蘊涵著優(yōu)雅斯文的氣質。貴族通常認為擁有高貴的血統(tǒng)和尊貴的社會地位。貴族精神是指在這種物質條件的充足保證下,貴族系統(tǒng)中的每個個體的性格和力量得到最自由充分的發(fā)展,無需考慮社會對個體的需要,無需擔心物質條件的有無,一定意義上只需遵照個體的喜好進行自我認同和價值建構。貴族享受世卿世祿,衣食無憂。淡泊名利,形成超越的精神追求;加之世襲積累,形成了高雅的精英文化系統(tǒng)。
《豆汁記》中葉四爺?shù)娜な拢谝患菐Щ貋砣弧坝掷嫌烛}的山羊”,意在營造“三羊開泰”的吉祥。貴族的思想觀念中,事情是否可行不重要,崇尚自由的精神和思想,隨性泰然,出門看到有緣的事物,即使最為廉價的東西也肯花重金購買,購買的往往是心中的信念和愿望,而不是事物本身。在原文中對于山羊的價值,葉廣芩給出了理由“那些羊都是來自內蒙古的,崇尚自由且無禮教防維。”更加說明事物在貴族心里被賦予靈氣,自由的種子可以跳過人類歸到自然的生物上,自然是人類未出現(xiàn)之前就已經不按照人的意志而自由擺放著,最能代表靈性,也最能反映真實。第二件事是葉四爺將兩棵白皮松種進后院,葉四爺?shù)睦碛墒恰霸煨酮毺兀屓速p心悅目。”并且認為這些松樹“無與倫比,價值連城。”陶淵明是詩中常常出現(xiàn)松樹,《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飲酒》“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奇姿。”自古以來文人偏愛依山傍水,希望自己的住所種植松竹梅菊等高雅的植物,不僅心曠神怡,在松下閑談飲酒也是超凡脫俗的生活。葉四爺是博學多才的貴族子嗣,胸中自然流淌著文人情懷。第三件事是清虛觀的兩個仙爺,其實就是兩條青蟲,葉四爺拿回家中當蟈蟈養(yǎng)。他還是個十足的戲迷,對戲劇的觀賞有要求,要看京劇四大名旦茍慧生的戲,看完戲還會做一番點評。八旗子弟的生活充滿情趣,榮華富貴的保證使他們享樂于日常生活的游戲,葉廣芩筆下對養(yǎng)蟈蟈,遛鳥,養(yǎng)松樹,聽戲,賞畫等場景的描寫,充滿審美性,將日常生活的快樂放大,無拘無束,灑脫隨性,不考慮人情世故和衣食住行,在情趣的面前保持一顆純真的心,享受當下沉迷于樂趣的心情,而不計較得失。最過于神奇的是,葉四爺帶回一個人,北宮門賣花生仁兒的莫姜。盡管他忽悠母親說莫姜無家可歸,但事實上是葉四爺是愛吃莫姜的花生仁兒,同時也無法忍受母親的粗茶淡飯,就把有手藝的莫姜帶回來。葉四爺?shù)娜蕫壑牟粌H僅是寬容每個人的過往,更是有樂善好施,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趙成貴過去賭博嫖娼樣樣都干,是個十足的“混蛋”,但是葉四爺依然微笑的接納他,和他愉快的談話。《豆汁記》中花費大筆墨描寫關于八旗子弟對美食的嚴苛要求與精致的餐飲習慣。莫姜來的第一天“桌上的‘螺螄轉兒’烙得的確好,小巧玲瓏,精致可愛。”蘿卜條子切得周正講究,早餐的氣派由此可見。變廢為寶,灌制的松腸成為葉四爺招待客人的絕招,醋燜肉和櫻桃肉的肥而不膩,恰到好處。鴿肉包的選材極其嚴格,只用上好的白菜心,還要配春冬不同的粥下口,才是絕味。這些羹湯、點心和菜肴都有固定的程序和講究的吃法和規(guī)定的搭配,沒有一樣食物不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精準的計算。葉四爺?shù)暮浪蠓皆谟诿慨斈行碌拿朗吵霈F(xiàn),他總是要宴請朋友親戚一同品嘗,還作為伴手禮送給朋友。旗人貴族重視禮儀,講究禮尚往來,不僅是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禮儀已經內化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為貴族氣質的重要體現(xiàn)。尊重差異和選擇成為葉四爺?shù)母呱衅犯瘛D恼煞蜈w成貴賴上莫姜,當時莫姜在家中已經待了將近二十年,面對莫姜何去何從的問題,葉四爺尊重莫姜的選擇,順其自然,不強求不挽留,給予莫姜充分選擇的自由。
他他拉·莫姜,鑲藍旗,十一歲入宮成為壽康宮宮女,專門打點太妃用膳,對宮中的膳食了如指掌。鑲藍旗是滿洲八旗中地位最低的,莫姜的出身不高,懂事以后就基本在宮中度過,可以說是宮中長大的孩子。在那紅瓦黃墻、人如螻蟻命如草芥的皇宮城內,嚴守宮規(guī),少言少語等一些保命的方法禁錮每個人的思想和行動。莫姜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出來的女子,在她身上也體現(xiàn)出不同于貴族的“貴族氣”。我們絕不能將貴族精神理解為貴族階級的專屬物,“平民中也有貴族精神”,大眾中也不乏“高貴的、嚴于律己的心智”。
在行為習慣方面對自己高的要求。落魄的莫姜被葉四爺撿回家中,雖是身穿粗布,凍得渾身發(fā)抖,但“看得出她在克制著哆嗦,努力地使自己顯得舒服。”小戶人家出生的母親端出一碗剩余的豆汁給莫姜吃,莫姜“認真地謝過了,背過身靜悄悄的吃著,沒有一點聲響。”睡覺前將衣裳疊的整整齊齊,只要躺下“不翻身不打呼嚕不咬牙放屁說夢話,靜得像只兔。”走路說話不緊不慢,面帶微笑,不管翻天覆地臉上依舊不動聲色。莫姜的襪子絕對不會出現(xiàn)漏洞,莫姜的母親說過女人最丟臉的就是襪子破了露出腳后跟。無論處于何事何種情境,不僅注意自己的儀表,并且懂得克制。
其次是莫姜的為人處世,“大羹必有淡味,至寶必有瑕穢,大簡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物件和人一樣,人尚無完人,更何況是物。”母親常常提及是她救了莫姜的命,莫姜不善言語,更不會說諂媚的話語討人歡心,始終保持人格的獨立,在行動上更加勤奮的為一家人服務。葉四爺給莫姜工錢,莫姜再三推辭,拗不過葉四爺?shù)暮靡猓桶衙吭碌腻X隨便放置,從未悉心管制,對錢財一向不看重的莫姜卻不讓別人碰她的扁方,扁方是敬懿太妃留給莫姜最后的念想,沒了扁方,莫姜的過去就好像被掐斷了,這個扁方是她重情義的見證。提到她的丈夫,莫姜的態(tài)度也是怪自己攬不住男人,“個人有個人的命,不能強求。”平靜中的理趣,細細讀來正是貴族品格中泰然處之的品格,賦予自己和別人相對廣闊的選擇從不怨天尤人,用自己的愛和寬容面對世間的一切,沒有急切的功利心,不需要賣弄諂媚討好任何人,憑借自己的技藝存活,擁有高尚且獨立的人格。莫姜的偉大更在于,當趙成貴帶著不是莫姜親生孩子落魄的找上門來求莫姜原諒時,莫姜痛哭流涕,在現(xiàn)實和原則的雙重考慮下,決定與趙成貴相依為命,并且賣掉一直珍藏的翡翠扁方,從葉家搬出去。“貴族精神則強調‘有條件的自由’,它將自由和責任緊密聯(lián)系。”莫姜明白趙成貴無論如何是她的丈夫,況且她的丈夫沒有經濟來源甚至是生活能力,而她自己有一個不算辛苦的工作,有條件的自由不僅是自由還有責任,對丈夫的照顧責任,對孩子的撫養(yǎng)義務,丈夫和他始終是綁在一起生活的共同體,有相互扶持的義務和責任。趙成貴癱瘓在床,莫姜像照顧小孩似的溫柔的看著趙成貴,這似乎不再是昔日拔刀相向的暴力夫妻,而是溫暖的落日灑滿芳心的相濡以沫。衛(wèi)東彪帶著一伙人到葉家造反,正當全家陷入恐慌中時,莫姜沖出來抓住衛(wèi)東彪讓他放過葉家。葉四爺病重,莫姜嘴里不停的說對不起四爺,隔天就帶著劉成福一起死了。死時的莫姜依然穿戴整齊,干干凈凈。莫姜的一生,前半輩子在皇宮中生活,后半輩子和趙成福糾纏,最后兩人相濡以沫,一起走到生命的終結。莫姜的性格泰然平靜,平淡中有自己的理趣,追求有條件的自由,用感恩和寬容融化了每一個身邊的人,是具有“貴族氣”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