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剛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710100)
藝術發展與經濟發展不一定同步,但經濟的發展對藝術的影響很大。近年來,旅游熱持續增溫,油畫風景寫生團隊蔚然成風,以各級畫院、美協、藝術團體組織的標以寫生中國或某一地域的風景寫生活動很多,此起彼伏。每年藝術院校的外出寫生課也緊隨其中,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油畫風景藝術的發展。油畫風景臨摹是寫生的前奏與鋪墊。由于近期本人帶風景油畫臨摹課之際,分享一下對油畫風景臨摹的粗淺認識。
臨摹是學習的重要途徑,包括學習技巧方法,色彩規律,畫面節奏韻律,對意境的體會表現。臨摹是學習、模仿、消化、吸收前人優秀成果,是藝術傳承的重要內容。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曾有當代著名歌詞作家稱,熟讀熟背離騷是創作歌詞的源泉。
西方不同階段(文藝復興、洛可可、巴洛克、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現派)典型而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國近現代名家風景作品。
先欣賞:從油畫風景的發展史講起,從國外到國內,系統欣賞分析油畫風景作品,風格演變,主要名家代表作品,讓學生按時間順序宏觀了解認識風景油畫發展的大致脈絡,尤其是油畫風景背后的人文故事、觀念轉變,使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到以下幾點:
(一)為什么要畫油畫風景。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人們對變換豐富,浩瀚無窮的自然景象進行欣賞、描繪、表現,是人類記錄自身生命過程的圖像日記,是愛自然、愛生命、愛自己的暗示和體現,是抒發豐富情感的重要途徑,繪畫藝術包括風景油畫是人類精神史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如何欣賞油畫風景作品。通過欣賞藝術家模仿自然,概括歸納自然,表現自然光與色的變化,對自然的感性激情表現、理性分析表現,對自然景觀的意象化表現處理,對天人合一思想的闡述表現以及鮮明個人風格化油畫風景,了解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藝術語言。將人與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欣賞更能以畫識人,以人識畫。通過不同角度的欣賞,給人或宏偉、或渺小、或深邃,或孤寂、或激烈、或浪漫、或朦朧、或愉悅等等豐富而不同的感受。油畫風景如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啟迪人們的心靈,讓人浮想聯翩,擴充人們對生活、對人生的認識,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精神養料。畢加索曾說,藝術不是真理,它象一條線,幫助人們認識真理。
(三)欣賞古典及寫實類風格風景油畫。此類型作品,造型上比較規范嚴謹,空間感強,色彩層次豐富,色調統一,主要從造型,色彩、畫面意境來欣賞,是目前許多大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臨摹式樣。
(四)欣賞分析印象派風格作品。相對古典風格而言,印象派作品造型概括,強調光與色的變化,筆觸明顯,注重物象在陽光下的色彩變化及色彩關系,畫面生動而鮮活。學生比較喜歡臨摹莫奈、西斯萊、畢沙羅的作品。
(五)欣賞了解后印象派及表現派風格作品。許多學生也很鐘情于后印象派畫家作品。比如梵高的《星夜》、《收獲景象》,塞尚的《田園》《馬恩大橋風景畫》《普羅旺斯的房子》、《埃斯泰克的海灣》等作品,還包括博納爾、馬蒂斯、德蘭、弗拉芒克等畫家的作品
(六)我國近現代油畫家的風景作品,大多蘊含著中西融合思想,又體現著民族化特征,也是同學們競相臨摹的范本。
其次,根據個人審美喜好、作畫特點、選相關畫家作品,了解畫家生平簡歷、時代背景、藝術思想后再臨摹。臨摹方法:直臨、意臨。
藝術觀念或者藝術審美是決定學生臨摹水平的理論先導。
常有人說,藝術觀念等理論是理論家的事,不是畫家的事,但畫家想在藝術上有成就,離不開反復思考嘗試,說正式點就是在作理論研究。也許他的理論思考比較概括,朦朧,或者描述的沒有理論家那樣詳細、專業,但異曲同工。比如從梵高,高更在給親朋好友的往來信件中,他們的語言樸實無華,字里行間留露出他們對人生、對生命的理解與感悟以及對藝術的真知灼見,字字珠璣,簡練而深刻。往往許多畫家本身就是理論家,理論家也是畫家,此類情況不在少數。
通過和學生們交流溝通,大多數學生對西方現代藝術知之甚少,對后印象派、野獸派、表現派、納比派、立體派等等,很難欣賞體會其藝術形式及色彩之魅力,對于風格化的作品認識有一定難度,缺乏了解此類藝術知識。對于自己所畫的作品,缺乏動力與自信,欠缺理論認識與指導,這不光在學生中存在,甚至和同行及油畫圈內朋友交流中,深深感受到,對現代藝術認知匱乏這種現象在專業美術學院、畫院同行中也有普遍性。目前,學生對油畫的認識,主要集中在偏向寫實風格作品上。誠然,好的寫實風格作品,畫風規范細膩,更像一幅構思精巧的照片,深受廣大學生喜歡,這和我國的藝術普及及國情不無關系,不奇怪。毫無疑問,寫實油畫由于自身特點將作為主流藝術形式長期存在,然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
20世紀初開始,我國藝術家前輩留學歐洲時,西方古典藝術早已衰落,他們主要接觸了解、學習的是西方現代藝術。新中國成立后,各方面的宣傳隨即跟上,寫實風格,效果逼真,通俗易懂,是宣傳國家方針政策及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的不二選擇。改革開放后,我國各方面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多元化趨勢加速,各種藝術思潮興起,大家對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民族化、綜合材料,甚至行為藝術等等藝術風格、形式、觀念的探討研究連綿不絕,現代藝術之風在我國美術院校逐漸盛行。在風景畫的探索者中,早期的顏文梁,諶北新、蘇天賜、陳均德,羅爾純,董希文等老一輩藝術家成就突出,尤其是我國現代風景畫大家吳冠中,他的作品備受關注、其作品受西方后印象派影響,融合中國國畫中的寫意精神,作品形式新穎,高度概括,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展覽,能有如此成就,離不開國家開放包容的態度,更是現代藝術發展的最有力見證。
目前學生選臨本情況:選擇臨本較為凌亂,缺乏認真篩選,典型性不足。往往在美術書店所購魚目混珠之臨本,影響臨摹效果。
在臨本方面,一定要選國內外正規出版社的名家名作大開本臨本,規格至少八開以下。比如國外風景名家:康斯太勃爾、透納、布歇,魯本斯,柯羅、庫爾貝,希什金、列維坦、庫因芝、薩符拉素夫,莫奈、畢沙羅、西斯萊、梵高、高更、塞尚,博納爾等等;國內風景名家:聞立鵬、吳冠中、沈行工、蘇天賜,劉小東、趙開坤、崔國強、白羽平、馮民生,張冬峰、王克舉,段正渠,張新權等等。
色彩是油畫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是油畫的靈魂。自文藝復興時發明了油畫,其色彩便在畫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色彩的表現力始終是油畫的最重要的語言,尤其是在印象派以來,人們的油畫寫生從室內走向室外,色彩的表現越來越豐富,到后印象派,表現派、野獸派,藝術家在色彩的表現上純度越來越高,把色彩的表現發揮到了極致,色彩搭配協調,視覺張力及形式感強。而學生在臨摹過程中,往往重造型,輕色彩,總擔心色彩太艷,總盯著臨本,缺乏主觀能動性,不善潛移默記,容易反復調色,使得色彩偏灰,色彩的表現力減弱。
造型是繪畫作品中畫面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它對風景油畫的表現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在風景作品中,學生一般情況比較重視造型表現,甚至把造型作為藝術的終極目標。在對造型的認識上,始終要讓學生明白:“造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在21世紀的今天,風景臨摹依舊是學習油畫風景的一條捷徑,正如學國畫經常從“芥子園”畫譜臨摹一樣,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仍是藝術之大道。工業文明、現代科技下的網絡社會,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深度在在不斷擴充,人們的生活、審美藝術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人類工業文明不可避免地對大自然的破壞有惡化之勢,但人類對自身家園的建設美化和對風景秀麗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卻有增無減。人們渴望自然回歸,夢想著天人合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好生活。風景臨摹是學習風景油畫的基礎,是現實自然與人類精神家園的契合點,是人類愛自然,愛自己最本質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