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肖蓉蓉
新形勢下,加強公交企業工會工作,關鍵在工會干部。工會組織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形勢,保證工會工作緊跟時代步伐,關鍵在于工會干部隊伍的素質。對于北京公交集團各級工會組織干部隊伍目前狀態,我們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準提調研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針對性建議和措施。
本調研以集團各級工會組織專兼職工作人員為調研對象,就調研對象的基本信息、工作狀況和成長需求三部分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共回收問卷376份,其中有效問卷343份,問卷有效率91.2%。
(1)基本信息。343名工會干部(有限問卷343份)中,二級單位工會主席23人,副主席25人,工會干事101人,基層工會主席194人,其中兼職工會干部165人,專職工會干部178人;男性192人,女性151人;中共黨員319人,共青團員12人,群眾12人;漢族326人,滿族9人,回族7人,蒙古族1人。
1)學歷情況。343名專兼職工會干部中,大專及以下學歷71人,占總人數20.7%;本科學歷231人,占比67.3%;研究生38人,占比11.1%(圖1),最高學歷為碩士研究生,目前沒有博士及以上學歷的工會干部。
2)年齡結構。343名專兼職工會干部中,30歲以下44人,占總人數12.8%;31~40歲104人,占比30.3%;41~50歲95人,占比27.7%;50歲以上100人,占比29.2%。
圖1 工會干部學歷構成
圖2 工會干部年齡構成
圖3 工會干部崗位年限
3)工作年限。343名專兼職工會干部中,從事工會崗位不足1年的77人,占總人數22.4%;從事崗位1~3年的106人,占比30.9%;從事崗位3~5年的44人,占比12.8%;從事崗位5~10年的68人,占比19.8%;10年以上46人,占比13.4%。
(2)工作狀況。343名專兼職工會干部分別從職業興趣、個人能力、所學專業和自身期望四個方面對自己目前從事的工會崗位工作進行了評價,從匹配度來看,四個維度分別有183人、207人、132人和174人認為自己四個維度與現崗位工作是匹配的(圖4)。
圖4 工會干部崗位匹配度
(3)成長需求。從成長需求來看,343名專兼職工會干部中有183人最希望得到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占總人數53.4%;在業務知識方面,有191人希望能對工會相關法律知識和業務操作流程進行學習,以不斷滿足工會工作的需要(圖5)。
圖5 工會干部成長需求
樣本統計結果表明,北京公交集團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基礎較好,在工會干部男女比例、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上優勢明顯。343名專兼職工會干部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有269人,占比78.4%;31歲~50歲的有199人,占比58%;中級以上職稱的有171人,占比50%,總體上呈現出高學歷、年輕化和專業化的趨勢,為公交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從基本信息分析的數據看,目前仍存在著以下問題。
(1)兼職工會干部占比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會職能的充分發揮。由于企業體制改制,精簡人員機構,工會干部尤其是基層工會主席大多是兼職。統計數據顯示,兼職工會干部有217人,占比63.3%,兼職崗位主要涉及安保、服務或(車間)黨支部書記。如安保工作,當前維穩標準高,應對國際化反恐要求高,工會主席要嚴格落實好各項安保措施。這樣的兼職工作使得工會干部在確保完成各項生產任務之余,很難再有精力、能力完成好工會工作,特別是面對當前工會工作日益精準化、信息化和創新性的高標準要求時,兼職工會干部往往感到力不從心,有時不得已只能將工會工作“打折扣”,將浮于面上的工作干完交差了事,比如搞搞活動、發發獎品、慰問職工等,不能真正沉下心,貼近職工群眾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比如勞模先進的培養、職工思想引領、創新工作室的深度研發等,對這些工作無法去做進一步的思考、挖掘和創新,影響了工會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
(2)工會干部崗位年限時間短,不能較好地應對基層工會工作。統計數據顯示,從事工會崗位工作不足1年的有77人,1年~3年的有106人,即從事工會崗位工作3年以下的有183人,占比54.3%。這部分工會干部對工會業務知識學習不夠,業務流程不熟悉,工會工作經驗不豐富,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不能較好地滿足企業運營生產和職工需求多樣化出現的新問題、新要求,不能靈活運用工會知識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工會干部知識結構相對單一,自我提高的自覺性不強。工會干部知識結構相對單一,有72.3%的工作干部表明自己學習了一些工會基礎知識,但是對具有較強專業性的理論知識如社會關系學、勞動法學、財務會計等學習不夠,知識更新慢。同時,忙于事務性工作,“自我充電”的覺悟不高,對新形勢下工作改革動態了解不夠,對上級工會政策學習、理解不夠,導致執行有偏差,降低了工會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工會干部年齡結構相對老化,工作創新和開拓進取精神有所欠缺。盡管整體上工會干部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但是從具體的年齡層面看,41歲~50歲的有95人,50歲以上的有100人,兩個年齡段合起來有195人,占比57%,這充分說明中老年同志仍然是工會大軍的主力,他們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但也存在接受新事物較慢,容易形成固化思維模式的問題,開展工會工作缺乏創新,工作方法跟不上新時代要求。
(1)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優化干部隊伍結構。針對工會干部兼職狀況,嘗試統一標準,加強干部配比。一是根據基層車隊(間)規模、大小擬定專兼職干部比例,如職工人數、線路條數、場站個數等,車隊規模大,服務職工人數多,可以考慮配備專職工會主席。二是為條件艱苦,工作難度大的部分基層工會主席配備一名助手,協助基層工會主席開展工會工作,使基層工會主席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工會工作中,真正沉下去了解職工需求,提升服務能力。
(2)面向基層加強培訓力度,更新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工作能力。北京公交集團公司工會在工會干部中開展了多項學習培訓工作,如工會主席季度學習、工會干部業務知識培訓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需進一步創造條件,提升工會干部的綜合素質。一是針對工會干部實際需求進行“菜單式”培訓服務。根據統計數據,工會干部中有101人希望能對工會業務操作流程進行培訓,90人希望能進行工會相關法律知識培訓,63人希望能進行工會業務理論知識培新,54人希望能進行勞動爭議處理方面的培訓,還有35人希望能對熱點政治理論進行解讀,我們將根據工會干部需求制定學習培訓計劃。二是創新培訓形式,工會干部培訓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還要“走出去”參觀學習,以拓寬工會干部眼界。培訓方法可在傳統授課模式上更多偏向情景模擬、案例分析、小組研討等互動交流的學習形式,增強培訓的趣味性,切實提高工會干部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3)增強工會干部能力本領,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服務能力。黨的十九大強調領導干部要增強學習本領,并把學習本領放在第一位,凸顯了學習對工會干部的重要性。工會干部要加強自我學習,把學習習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與工會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深入基層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使工會工作更貼近職工群眾,更符合職工群眾意愿,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