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琪
摘要:作為英國唯美主義運動的靈魂人物,奧斯卡·王爾德成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代表人物,在這場唯美主義運動中,王爾德的唯美主義思想始終貫穿于指導的核心。其在唯美主義思想方面的理論主要包括,藝術的無目的性、獨立性,并且探討了藝術與道德和現實的關系。本文在此就根據王爾德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道林·格雷的畫像》來對其中體現的唯美主義思想做出分析,希望能為廣大讀者在理解王爾德唯美主義思想和賞析其《道林·格雷的畫像》方面提供有益的啟發。
關鍵詞:奧斯卡·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唯美主義思想
中圖分類號:I561.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2-0051-01
在《道林·格雷的畫像》的驗證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道林·格雷的心路歷程,并將王爾德唯美主義思想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的體現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藝術至上
在王爾德看來美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何實物的價值都不能和美相提并論,并且超脫了世界上所有東西;在藝術與生活的關系方面來看,王爾德認為生活是對藝術的模仿,藝術和生活的關系是不對等的,它超脫一切,故而也將生活踩在腳下,在生活和自然中我們找不到藝術的美與價值;同時,他還認為一個人對自然和藝術的處理應該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更多地去追求藝術,就以為著越多地去放棄自然。甚至他曾這樣評價過藝術與生活和自然的關系,他說藝術出現于生活和自然中就造成了壞的藝術,而美是一件與我們無關的事情。從上述我們對其思想的討論中可以看出,王爾德對于現實生活有著輕蔑的態度,由此也就使其不屑于現實主義藝術方法,并且將“藝術先與生活”的觀點提出以反駁現實主義理念中“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的觀點。
在對藝術和現實生活關系的討論中,王爾德認為藝術家的自我意識才是藝術的本質所在,并且這種本質即自我意識應該獨立于生活,將那些處于生活中的藝術看成是壞的藝術,是它們毒害著藝術,破壞著藝術的純潔與美好,這也是其認為生活是對藝術模仿的觀點相契合的,唯美主義運動的目的就是要將藝術作為獨立的美的存在。
二、藝術無目的
在王爾德開來藝術不是鏡子,更不是應被利用的工具,它本身是不具備功利性和社會性的。而在現實生活中是所以藝術被賦予的各種不同的使命,是因為人們受到了自己私欲的驅使,他們希望通過利用藝術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那句“一切藝術都是毫無用處的”就至關的表達了唯美主義思想者對于藝術的看法,這在《道林·格雷的畫像》的體現就是那位名叫霍爾華德的不愿意將自己的畫作展示出去從而換取名利,這正是王爾德對于自己藝術觀點的表達。
但是在王爾德看來,雖然藝術具有無功利性和無目的性的特質,但是這并不代表藝術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它的價值就是它自身的存在,在王爾德看來,除了自身藝術不必要表達任何東西,它是作為一種手段而存在的。王爾德這種思想的形成和他生活的時代有著很大的關系,那個時代市儈哲學和庸俗作風嚴重污染了社會風氣,在這種大的社會環境中,王爾德只能躲進藝術中間來逃避現實,釋放壓力,這也影響到了他的處世方式。
王爾德筆下的道林·格雷被塑造成為一個試圖超越道德的唯美主義藝術形象,他將有損容顏的感情沖動作為從自己的身體中抽走,而道林·格雷也很好地展現出了他在這方面的天賦,即使是他的悲傷也不過是主觀創造的一種為了滿足自己心靈刺激的手段,在這種永葆青春的秘訣的影響下道林·格雷將自己的新變成了一個體會不到任何情感的子虛烏有,而他那些所謂的情感感受都是出于藝術需要而進行的幻想罷了。他將道德踩在腳下,利用一張美麗而不會衰老的臉蛋做出了很多為所欲為的事情。在王爾德筆下道林·格雷實際上實現了靈與肉的分離,現實中的道林·格雷沒有了情感,而在自己的作惡帶來的懲罰卻被畫像承受著,這樣現實中的道林·格雷實際上就是一種超越了道德的存在。在《道林·格雷的畫像》,結尾,道林·格雷想重新找回自己以前單純的心靈,他知道遺忘過去是不能獲得心靈的安寧的,但是他已經再也沒有機會,于是他嘗試著殺死自己的過去,也就是那幅畫像,而當道林·格雷刺向畫像而自己去死去的時候,畫像有恢復了那永恒的美,從而擺脫了之前的種種罪惡而成為了一個永恒的存在,純粹的美,這也展現了藝術對道德超越的第二層。
《道林·格雷的畫像》在這部小說可以說是王爾德對自己唯美主義思想的深刻表達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唯美主義大師思想的魅力,而王爾德認為的藝術的無目的性、獨立性對于整個世界文學界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他的唯美主義的思想將會受到更多后來人的審視與解讀,以幫助他們現人性、藝術和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