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慶 陳景風
摘要:產品設計,顧名思義,是按照一定的計劃、設想來進行的創造“新”產品的一種活動,專業一點來說就是它是將人的某種目的或需要轉換為一個具體的物理或工具的過程;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具體的操作,以理想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過程。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當然就是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一般性的程序以及工作方法——產品設計程序就是產品設計的工作步驟,根據產品設計的復雜程度,利用良好的設計程序能使設計活動更好的指向設計目的,能更好更明確的發揮設計的價值。
關鍵詞: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2-0179-01
設計作為一項不斷發展的社會活動,具有經驗的積累性和實踐的創新性特點。目前,設計已經從最初的簡單的隨性活動轉換為具有一定復雜性的專門的職業。設計活動發展至今,人們對其要求在不斷的增加,因此,我們也不能和以前一樣隨心所欲的把設計思維都交給所謂的“靈感”。比如:我們在設計一部電腦時,首先需要公司的專門人員對市場上的產品進行系統的調查和分析,然后根據調查的數據結合人體工學的數據進行一個優化方案的疏導,當然這中間就需要專門的做人體工學的工程部門對產品的每一個細節的尺寸等進行分析和設定。
作為專業的設計人員并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畫出圖紙就可以了,一個完整的產品的設計內容要在產品設計程序的實現過程中大概可把設計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提出問題(設計準備階段)、分析問題(設計初步階段)、解決問題(設計深入階段)、反思設計(設計最終確定階段。
一、提出問題(設計準備階段)
一個問題解決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提出問題。如果沒有發現問題,又何談去解決問題呢。提出問題對設計來說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一個好的問題的發現取決于很多因素,有很多的時候發現問題并無關乎努力程度。當然,發現問題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設計師要從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細節中就培養和鍛煉發現不同角度的問題的觀察能力。有一句老話說“發現問題就解決了問題的一半”可見發現問題、發現一個好的問題是多么的重要。
思考是發現問題,尤其是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的前提條件。不會思考的人,雖然你讀書了,但可能還是不會發現問題。當然,發現和明確問題也是可以鍛煉的,大概的方法有:(1)聯想;(2)想象;(3)逆向思維;(4)發散思維等。
二、分析問題(設計初步階段)
這個階段在設計過程中處于一個開放的階段,之所以說這個是開放階段是說它的方式開放。在此階段鼓勵大家從不同的方向來分析問題,用不同的方式來分析問題,可以利用一切有的和沒有的條件和資源來探討和分析問題。
同時,在問題的分析上常用的分析方法有“5W2H分析法”。這是一種調查研究和思考問題的有效方法。具體的內容為:(1)WHY——為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理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2)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3)WHO——誰?由誰來使用?由誰來承擔?誰負責?(4)WHEN——何時?什么時間?(5)WHERE——何時?在哪里?(6)HOW——怎么做?如何實施?方法怎樣?(7)HOW MUCH——多少?程度?數量?等等。
提出一個好的問題,就意味著問題解決了一半。提問題的技巧高,可以發揮人的想象力。連續以幾個“為什么”來自問,以追求其根本原因。很多問題都是系統性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真正影響大局的不是表面的問題,這種方式可以找到問題根源。選定的項目、工序或操作,都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思考。當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這一種,還包括SWOT分析法、魚骨圖分析法、頂思考帽法、金字塔原理、麥肯錫7步分析法、思維導圖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關鍵在于在實踐中的靈活運用,設計本身就是創造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
三、解決問題(設計深入階段)
這一階段是設計的具體階段,有了前幾個階段的鋪墊,對要解決的問題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接下來就是這一解決問題階段的實施了。這一階段包括:設計構思,確定方向;開展設計,選擇優化;進一步設計,打造樣品;最終確定,匯總設計。
包括最初設計概念的產生(如設計定位、分析、設計構思),以及在設計構思中對相關因素的考慮(如人機工程學、技術條件、經濟價值、美學因素等)。
四、反思設計(設計最終確定階段)
在設計的最后就是設計的收尾工作了,在此階段要跳出設計項目的本身,從全局的角度來審視此次設計活動,綜合系統的調動各方面的因素,從設計的起始階段開始審視此次設計活動,檢驗此次設計活動是否達到設計目的和要求,在設計的過程中是否有違反可持續性發展等類似問題的反思。
設計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每位設計師、每一個設計項目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介紹一些常規方法,借此希望讀者能由此及彼,在不斷的設計實踐中融會貫通。總之盡信書,不如無書,在設計活動中,靈活運用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