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芬
摘要: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民開始越發的關注身體健康問題,相比吃藥打針,人們更喜歡用運動的方式來提高自己健康情況,在此背景下,廣場舞這種新型的健身方式誕生,并且這項運動憑借自身所具備的簡單、易學特點,深受社會公眾的歡迎。本次研究主要圍繞廣場舞的作用、廣場舞的意義以及廣場舞的創新三個維度開展研究,致力于推動我國廣場舞向大眾化趨勢發展。
關鍵詞:精神生活;廣場舞;定位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J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2-0255-02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廣場舞作為一種新興的健身方式以其自身獨特的放松方式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受到廣大民眾特別是中老年婦女的喜愛。在廣場舞運動的過程中,不僅能鍛煉舞者的身體,還能舒緩精神壓力,愉悅心情,更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在住宅小區、城市公園以及娛樂廣場等場所到處都能看到跳廣場舞的隊伍,而在鄉村,也是幾乎隨處可見廣場舞者的身影,廣場舞可謂是相當盛行。目前,中老年人戶外活動的半壁江山已被廣場舞占據。但是最近幾年,廣場舞的大部分舞蹈卻還在學習網絡上那些編排水平參差不齊的廣場舞視頻,導致有些廣場舞的舞隊還在跳九十年代的舞蹈,缺乏創新性。久而久之,舞者由于對廣場舞的期望值得達不到預期目標,而廣場舞原有的健身作用也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這就導致參與廣場舞的人熱情退減。究其原因是由于當下的廣場舞跟不上時代缺少創新性,那么該如何在廣場舞中融入新的元素,為廣場舞者們注入新的熱情,使廣場舞更有活力。
二、廣場舞的作用
1.對健身的價值。當人體處于運動中,新鮮空氣的攝入,會有效轉移運動者的注意力,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積累的消極情緒、焦躁情緒會得到舒緩,感受繁忙中的一絲悠閑和輕松,當人們得到了身心上的放松,自然就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時也會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未來的工作、生活當中。音樂具有陶冶情操,讓人們忘記煩惱的效果,可以撫平人內心的不安,情緒的焦躁情緒,廣場舞正是將身體運動和音樂的完美融合,每天堅持練習廣場舞,會讓身體的雙腿、雙手、頸部等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同時廣場舞多數在開闊,人多的地區舉行,在公眾面前進行表演,可以很大程度增加一個人的自信,也能培養一個人社交能力,可以說,廣場舞是從身體和心靈兩方面讓人更加健康運動行為。
2.對社區文化建設的作用。社區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文化,廣場舞文化,之所以如此受大眾的歡迎、喜愛,是因為這項運動會為人類帶來健康、具有健康性、和先進性,同時這項運動,更可以很大程度對人民利益的呼聲做出反映,隸屬于一種社會主義文化現象。實際,上廣場舞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教化作用,不僅是練習者,周邊的群眾,也會被潛移默化的教化,使其他人、鄰里、街坊之間和平相處,切實提升社區的凝聚力。站在專業的角度,廣場舞可以一定程度創造社會經濟效益。
3.廣場舞的目標定位。廣場舞主要針對的目標是40歲以上的群體,在經濟快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社會為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加上人到中年階段,工作基本已經定形,會承受更多來自于生活的壓力,40歲左右的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長期的忙于生計和照顧老人小孩,這些人普遍會感受到心理上的孤獨,而且身體狀態也在不斷下滑,而廣場舞憑借其特有的優勢可以讓40歲年齡體在廣場舞中快速的找到緩解壓力的方式,得到運動,在這可以減輕工作壓力、舒緩身心情緒同時,還可以結交到更多的朋友,促進身體、心靈、社交全方位發展。
4.廣場舞的舞種定位。在廣場舞創作階段要堅持兩個原則,第一原則:廣場舞要符合中老年人的興趣愛好;第二原則:廣場舞的創作,要結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在創作廣場舞階段,創作者需要高度關注的是廣場舞群體的自身特點,這些人的最大特點是業余實踐比較充分,具備生活熱情,但是往往身體會比較僵硬,基本上很少有人具備舞蹈基礎,因此進行廣場舞創作階段,需要充分的考慮練習者的情緒和自身能力,以及經常會涉及到的的安全問題,與此同時,還需要考慮大眾對新興流行元素的喜愛,在廣場舞中融入更多元素,時刻保持新鮮感。
5.廣場舞要整合定位。在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多媒體元素展現出豐富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廣場舞也應當充滿多元融合的意識,在包容多種定位模式的基礎上,讓廣場舞內容更加有其他領域的風格,例如嘻哈風格等,讓廣場舞受到更多年齡群體的歡迎。
三、廣場舞的創新發展
1.廣場舞種類要趨于多樣化。實現廣場舞多樣化發展,一個圍繞兩個維度:第一,擴大廣場舞人群的使用群體;第二,充分借鑒吸收其他舞蹈種類的內涵。首先,廣場舞創作要充分考慮同年齡段、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若推動廣場舞曲大眾化,就需要對廣場舞加以行創新,滿足更多群體的需求。雖然對廣場舞進行延伸發展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專業人員在進行廣場舞創作、融合發展方面需要高度關注動作的簡化程度,使其可以被眾多大眾所接受,讓大眾保持熱情,具體來講,只有擴展、創新廣場舞的內涵,不斷的加以豐富、融合,才能換來廣場舞大眾化的發展。
2.對廣場舞進行規劃化管理。現今廣場舞主要是自發性的,這也就會造成缺少規范化的管理。目前,我國廣場舞發展面臨著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就是缺失正規的舞蹈場地,而且還沒有沒有配置較為專業的活動設施。有的廣場舞的愛好者會選擇具有商業性質活動場地,但這很容易與商戶之間產生糾紛,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也有一些廣場舞的愛好者會將場地選擇為居民的小區廣場,這個場地的選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商業糾紛,但是廣場舞持續的過程中,其播放音響的音量一般會非常大,十分影響居民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居民用戶的不滿,因此會產生不少的糾紛。也有少部分廣場舞的愛好者,會將廣場舞的活動場所選擇為較為空曠的道路,雖然這些地方跳廣場舞時并不會引起其他住戶、商業用戶的不滿,但是這些地方進行活動時卻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很容易發生的交通安全事故。這些影響都限制了廣場舞的進一步發展,廣場舞的愛好者們都迫切希望能夠有一個比較正規的場所讓他們在娛樂自己的同時也能照顧到其他人的情緒,而這就需要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3.借助多媒體擴大廣場舞的知名度。目前,廣場舞多數為自發性運動,但是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當引入更多具備專業能力的舞蹈老師加入其中,借助多媒體等渠道定期開展講座、培訓,具備各類地方、跨省廣場舞演出活動。
四、對廣場舞創新性的幾點看法
1.充分結全本地文化特色,融入民族元素。如在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壯瑤歌舞是當地很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文化。本人嘗試在一些廣場隊伍中把瑤族小長鼓舞融入廣場舞中,或者用一個壯族的吉祥物“繡球”來作為廣場舞的道具,增添與眾不同的亮點,這樣也能使民族文化能夠以群眾樂于參與的形式得以普及和傳承。
2.在廣場舞特色的常態結構上稍加創新,增加互動性和藝術性。一般在各個小區或廣場的廣場舞隊幾乎是沒有隊形變化,常常以固定的一個方陣隊伍從舞蹈開始持續到舞蹈結束。這樣一成不變的方式使人容易疲倦,缺乏動力。但其實只要稍微改變一下隊形,如一起圍一個大圓圈,或個別動作以配合來完成,增加隊員之間互動性,通過簡單隊形的變化和編排,增加廣場舞,藝術性便會使隊員的精神更愉悅,更有體驗感。
3.發揮廣場舞隊中的骨干力量,培養創新精神,以點帶面來影響其它各個廣場舞隊伍。通過廣場舞中的骨干力量來帶動舞隊成員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每一支舞隊都需要骨干力量的引領,通過骨干力量的影響,帶動廣場舞隊伍的發展,以點帶面的方式能夠高效的促進廣場舞的發展。
4.選擇積極明快的音樂作為廣場舞的播放歌曲。廣場舞本身是一種集舞蹈藝術表現形式與體育鍛煉為一體,因此它的主題可定義為積極、明快的方向,這就說明無論是在廣場舞的音樂選擇上,還是在廣場舞內容呈現上,應傾向于積極、歡快,不采用消極悲切意境的主題內容,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廣場舞的參與者以及觀看者的積極性。
5.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激發人們的熱情。通過舉行各種活動來激發人們的熱情,如廣場舞創作大賽、廣場舞論壇交流等形式。在這些活動中人們可以體會到廣場舞所帶來的樂趣,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還能夠幫助人們建立社交圈子,也起到了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