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材料]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產教融合,是指職業學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引入相關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產教融合是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是當前職業學校開辟的一條新的發展之路。產教融合剛剛起步,而且由于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各專業的特點不同,各地的融合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
某職業教育專家在談到產教融合問題時指出:“現階段的產教融合主要是三種融合。第一個融合點是課程,讓企業的專家、技師等操作者來參與學校課程的制定和課程標準的制訂。第二個融合點是教學,讓企業技師進入學校,進入班級進行教學,把課程的標準和課程的要求融合在教學之中。第三個融合點就是就業,通過產教融合,讓學生直接到相關企業進行就業。”在許多地方,把前兩個融合作為基礎,后一個融合作為結果。通過三個融合,當學生進入企業后,可以馬上進行上崗和就業,縮短了適應時間。
M職業學校,是專門培養數控機床操作的職業類技術專業學校。在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遇到三大難題:一是企業的生產與學生實訓之間的矛盾。企業希望自主生產的時間越多越好,而學校當然希望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越多越好;二是企業希望生產過程中,合格率越高越好,而學生都是生手,上機操作,易出次品;三是學生的人數與設備數量之間存在矛盾,往往是企業提供的設備少,而需要操作的學生多。
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中央提出,下一步要將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融入經濟轉型升級各環節,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形成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要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需求,完善教育資源布局,加快人才培養結構調整,創新教育組織形態,促進教育和產業聯動發展。要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政策引導,鼓勵先行先試,促進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試題]
1.結合實際,談談實施產教融合有哪些益處?要求:判斷準確,分析合理,符合實際,600字左右。
2.假設你是M職業學校的負責人,談談如何解決實施產教融合過程中的三大難題。要求:有針對性、可行性,簡明扼要,不超過500字。
[答案要點]
第一問
(1)從學生角度看,產教融合中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習條件和難得的實踐鍛煉機會,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技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創新熱情,激勵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學生參與企業生產還可以取得一定的報酬,為學生工讀結合、勤工儉學創造條件。(2)從教師角度看,產教融合為廣大教師參加實踐、提高實際工作能力提供了條件和機會,教師把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有利于彌補應用能力不強、實際操作水平不高的缺陷,有利于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教學質量。(3)從企業角度看,產教融合為企業帶來了最新的理論知識和先進的技術標準,帶來了新生力量和校園文化,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并招進一批懂技術、會操作、能管理的優秀畢業學生。學校的科研力量可以幫助企業進行產品與技術研發,推動企業技術升級。(4)從職業教育角度看,產教融合可以使企業需求與學校教學無縫銜接,與技術發展方向合拍,更有效地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更能體現出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教育的特點,使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具有鮮明的職業性、技能性、實用性等崗位特征。(5)從地方經濟發展角度看,職業教育發展好了可以直接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所培養的懂技術、會管理的各類人才,走上社會后成為各領域的行家里手,這有利于帶動當地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第二問
(1)構建科學合理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在課程設計上,要加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完成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學習及基本技能訓練之后,再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結合數控專業實際,將專業課程學習劃分四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學習數控機床基本結構、工作原理。第二個模塊是學習數控編程,掌握編程的基本方法,并通過專用模擬軟件進行驗證。第三個模塊是模擬加工,讓學生在教學型數控機床上實踐訓練,掌握數控機床操作方法。第四個模塊是頂崗實習,進入實習企業,先在師傅指導下進行生產,逐步過渡到獨立操作。每個模塊學習完成之后進行嚴格的考核,合格的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學習,確保每個人、每個環節都必須過關。(2)加強學生規范意識、質量意識的培養。一方面加強思想教育,從入學開始就強化行為習慣的培養,另一方面制定嚴格的實習規范及獎懲考核細則,將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同成績學分考核結合起來。通過典型事例,特別是企業的技能大師言傳身教來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培養學生工匠精神。(3)在企業實習環節實行分組分階段教學。根據企業設備數量l青況,將一個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統籌安排,分批進入企業,采用分組教學、分階段實施的辦法解決學生與設備數量之間的矛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