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圖片提供/楊 慧
作家、紅學家劉心武,以短篇小說《班主任》成名,幾十年來寫有大量小說、散文和隨筆,后來潛心研究《紅樓夢》,卓有建樹,他上央視講《紅樓夢》,并寫有《劉心武續紅樓夢》一書。劉心武在古稀之年依然精力充沛從事創作,緣于他從不間斷的心靈保健。
劉心武的心靈保健不玄妙,卻很實用。劉心武寫的是文學,悟的是心學。他有六套心理保健操: 列表化解操、自尋小樂趣操、回憶美景操、無損害宣泄操、自嘲操、走向混沌操。這些心理保健操,其主旨是做足“去煩惱的減法”與“增快樂的加法”。
劉心武寫作的時候,總是在優美的古典音樂中進行。聽舒緩悠長的音樂,這是隱性的“增快樂的加法”。如果心里淤有濁氣時,他索性閉目冥想,隨著音樂的節拍,不斷地讓名山大川的浪漫想象占據身心的每一個細胞,以拂去心靈上的浮塵。
“去煩惱的減法”,是劉心武心靈保健操的精髓。具體來說,到底減什么呢? 想發火或心亂時,先列出“最煩心的事”“次之的事”“小事”等等,然后從“小事”開始逐項減去,就像刪減文章一樣,大膽下手; 經過這樣一番削減,內心負荷逐漸減輕,火氣沒了,心也坦然多了。如果實在減不掉火氣,就哼唱“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他說,細品“瀟瀟雨歇”四字,那是冷靜之境呀!這種減、減、減,其實就是“放下”,就是“抹去”。只要生命還在,什么都可以減掉,以輕松上陣,進入渾然無我的心理之境。
劉心武的“去煩惱的減法”與“增快樂的加法”,做足了心靈的功課,意到心隨,心氣順暢,努力給自己創造種種愉悅。因此,心靈得到潔凈,思想得到升華,身體得到養護。
劉心武深有感觸地總結了他的養生之道,他說:“養生是一門心學,一門心靈怎樣自如的辯證哲學。一個人要懂得包容多些,伸縮尺度大些,進退余地寬些,才是好、善、快樂、輕松。這既有利于自身,更有利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