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 要:市場的巨大需求、政策的大力推進為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和發展提供了契機,也為物聯網專業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而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技能人才目前缺口卻較大,因此文本將從專業建設必要性、建設目標、建設內容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具體通過提升專業的“硬”實力和“軟”實力來實現提升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孵化基地 物聯網 創新開發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3(b)-0146-02
1 建設必要性
我國將物聯網產業定位于五大新興戰略產業的第二位。物聯網作為信息技術的第三次革命性創新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決定未來競爭結果的關鍵因素是人才。為促進我國物聯網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迅速建立物聯網人才培養體系、加快物聯網人才培養步伐將刻不容緩。
物聯網應用技術骨干專業建設是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的需要;是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需要,是培養合格的,高素質畢業生的需要;是實現教學與現場零對接的需要;是實現工學結合的需要;也是服務于企業、服務于行業和服務于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物聯網應用技術可以輻射到各個領域,并帶動整個軟件、網絡、通信等專業蓬勃發展。
2 建設目標
2.1 建設思路
物聯網骨干專業建設的重點是依據物聯網行業對高職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開放型、共享型、創新型實訓基地建設為主,提升專兼職“雙師型”師資隊伍技能,全面增強專業辦學實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2 建設總目標
將本著提升專業硬實力(實驗實訓環境)、軟實力(師資、課程資源)的建設思路,結合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的現狀,引入行業優秀企業、優秀資源,共同打造物聯網人才孵化基地。具體以“孵化物聯網人才”為培養目標,以“模擬工程實踐及創新場景”為孵化基地建設目標,引入企業實習就業平臺,建設培訓中心等幾個方面逐步實現物聯網人才孵化基地的總目標。
2.3 建設具體規劃
依托區域優勢、物聯網優秀企業及校內外實訓基地,合力打造符合需要的物聯網人才孵化基地。人才孵化基地應具備孵化場地,孵化服務,孵化對象三個基本要素。為實現人才孵化的目標,具體規劃如下:
切實提升改善孵化場地,建設“產、學、研、用、創”一體化實訓室,模擬工程實施及創新場景為學生提供實踐及創新場所。
提高孵化服務質量。通過整合提升教師隊伍、聘請企業專家和經驗豐富的創新創業人員為學院客座教授和創新項目孵化指導老師,與企業共建共享教學培訓資源,并引入職業能力測評平臺等方式提高孵化質量。
明確孵化人才目標。孵化過程中將與物聯網企業深度融合,了解行業及企業對孵化對象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供從通識教育(職業基礎/創業基礎)到工程實踐(崗位應用技能/創業技能)再到認證培訓(職業資質認證/創新項目孵化)教學環節,在培養中,企業工程師將深度參與對學生創就業意識、創就業素質及創就業技能進行系統的教育與培訓,實現人才輸出對接,全面推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3 建設內容
3.1 “硬實力”建設
專業“硬實力”的建設主要是實訓基地的建設,建設過程將分為認知體驗、工程實踐、綜合應用和創新開發四個層面。
認知體驗:為了讓學生直觀體驗物聯網在行業中的具體應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集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認知體驗室”。在建設“認知體驗室”的過程中可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智能農業、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醫療作為體驗項目,同時也可以引入VR、仿真等信息化手段讓學生體驗物聯網在行業中的應用,直觀的讓學生理解各項技術的應用,以及認知日后學生的發展方向及重點。
工程實踐:針對日后工程實踐中的具體技能訓練,培養學員動手實踐的能力,創建“工程實踐”實訓室。物聯網分為感知、傳輸、運算與平臺、應用四層。感知層是以傳感器、RFID、MEMS等技術為主。傳輸層是以NB-IOT、Lora、Zigbee、5G等通信技術為主。運算與平臺層是以云計算、大數據、數據安全等技術為主,應用層是以移動設備開發,平臺設備開發、工業4.0等技術為主。所以在工程實踐室構建的過程中可以針對相關的側重點采購相關的實驗節點、實驗箱及安裝相關的軟件,從而實現學生能夠實施工程專項訓練的目的。
綜合應用:為了讓學生在實訓室中了解行業內的現狀,培養學員動手設計的能力,成為具有綜合應用能力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創建“綜合應用”實訓室。在“綜合應用”實訓室中所有的應用場景及業務子項功能,均選自真實應用的物聯網行業,項目的實施將學生所學的專項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在綜合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硬件部署,能對相關的硬件設備進行安裝及線路連接。第二個終端及平臺部署,實現物聯網硬件與PC端和移動端的數據傳輸。第三個階段遠程調控,通過編寫應用程序實現對硬件設備進行相關控制。所以在建設物聯網綜合應用實訓室時應該采用物聯網工業級的綜合實驗臺,讓學生在實驗臺中能夠實現相關智能操作。
創新開發: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為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建設開放的,具有創造活力的“創新開發”實訓室。因此創新開發實訓室將提供一些開放接口的開發板、實驗箱、模塊及創新開發實驗套件等,這些設備都方便老師和學生自主應用和創新。
3.2 專業“軟實力”建設
專業“軟實力”的建設主要是師資隊伍、課程資源、考核標準的建設。
師資隊伍:通過師資培訓、師資互聘等方式提升專業教師技術水平;通過與企業合作科研創新項目,提升專業教師科研水平;通過聘請企業專家和經驗豐富的創新創業人員為學院客座教授和創新項目孵化指導老師,提升學生創就業技能。
課程資源:專任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建課程資源,如:共建物聯網優質核心課程,合作編寫實驗實訓教材,合作建設網絡課程,共建資源庫等方式,為學生的開放在線資源學習平臺,包含崗位課程、專業課程、培訓認證、在線考試和社區空間等多個功能模塊。
考核標準:推行以“證”代考制度,激發學生取證積極性??梢园褜W生取得的各種有效證書均作為課程的成績計入學業,并把取得證書作為部分學分計入學業。引入企業平臺,該平臺中聚集物聯網相關企業,為企業與學生提供雙向選擇,學生可在此平臺上進行職業測評、求職培訓、實習招聘等操作,實現企業參與人才培養與評價。
4 結語
通過深入行業,并與企業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從四個層面探索實訓基地建設;培養與引進教學實踐能力突出的專業帶頭人和教學骨干;豐富媒體教學資源;引入企業參與人才培養與評價,將就業水平、企業滿意度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指標,共同打造物聯網應用技術骨干專業,提升了專業綜合實力,從而實現了人才孵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譚華,陳宇華,李穎,等.廣東省物聯網應用孵化基地技術研究及應用創新分析[J].廣東通信技術,2012,32(1):10-14.
[2] 何文靜.當代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困境和解決方案探析[J].信息系統工程,2018(11):154.
[3] 李磊.我國物聯網技術發展及應用途徑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