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類似于國際商事仲裁法上裁決的“國籍”的確定,有關商事仲裁裁決籍屬的確定問題也存在于粵港澳三地各法域之間。在當前三地不同法律淵源之中,通過對地域標準、仲裁程序法標準以及仲裁機構標準這三種標準單獨或者組合疊加適用的方式,由此形成了九種判定標準,判定標準眾多且存在著廣泛沖突。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促進三地之間仲裁裁決的認可與執行,應積極協調不同法律淵源規定之間的沖突,最終建立三地統一的判定標準,即以地域標準與仲裁程序法標準的復合標準為判定標準。
關鍵詞:仲裁裁決;籍屬;裁決的認可;裁決的執行阿
中圖分類號:D92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4-0095-02
作者簡介:梁啟燊(1993-),男,漢族,廣東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私法。
目前,粵港澳三地由于分屬不同法域,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法律制度,所以,對于仲裁裁決籍屬的判定標準也是不盡相同,具有較大的差異。這一情況給三地法院在認可與執行仲裁裁決時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嚴重影響了各法院對仲裁裁決行使司法審查權。有鑒于此,本文首先結合三地不同的法律淵源,研究總結出粵港澳商事仲裁裁決籍屬現行的判定標準;其次,對粵港澳商事仲裁裁決籍屬判定標準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就粵港澳商事仲裁裁決籍屬判定標準的協調與統一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一、粵港澳商事仲裁裁決籍屬現行判定標準分析
(一)三地各自的域內立法
首先是廣東省地區,適用我國國內立法。目前,我國法律對于仲裁裁決的國籍標準沒有專門的明確規定,但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通過依據《仲裁法》與《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可以推斷出當前國內立法主要是采用仲裁機構標準來判定仲裁裁決的國籍,即本國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屬于本國裁決,而外國仲裁裁決通過國外仲裁機構作出。
其次是香港地區,關于仲裁裁決籍屬的判定標準,域內立法主要體現在其最新修訂的《仲裁條例》中。根據香港《仲裁條例》的規定,對于內地仲裁裁決的籍屬判定,嚴格采用了三重標準,疊加適用了仲裁機構標準、地域標準以及仲裁程序法標準;對于澳門仲裁裁決的籍屬判定則是重疊適用了地域標準和仲裁程序法標準。
最后是澳門地區,關于仲裁裁決國籍的確定,域內立法主要體現在《澳門涉外商事仲裁專門制度》中,對仲裁裁決的籍屬主要采取了地域標準,即在仲裁地點在澳門地區作出的裁決是澳門的本土仲裁,而在澳門地區以外作出的裁決則是外國裁決。
(二)雙邊司法協助安排
1.內地與香港的司法協助安排
根據1999年《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關于雙方仲裁裁決籍屬的確定,主要規定了在其前言部分,即就內地法院而言,香港裁決是仲裁地在香港且依其仲裁法為仲裁程序準據法的裁決,在確定上兼采了地域標準和仲裁程序法標準;就香港法院而言,內地裁決是由內地仲裁機構依內地仲裁法作出的裁決,這是重疊適用了仲裁機構標準和仲裁程序法標準。
2.內地與澳門的司法協助安排
根據2007年《關于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有關雙方仲裁裁決的籍屬確定,主要規定在了其第一條,即就內地法院而言,澳門裁決是澳門仲裁機構或者臨時仲裁庭在澳門依其仲裁法作出的裁決,疊加適用了包括仲裁機構標準、地域標準以及程序仲裁法標準的三重標準;就澳門法院而言,內地裁決是內地仲裁機構在內地依內地仲裁法作出的裁決,也是同時采用了包括仲裁機構標準、地域標準以及程序仲裁法標準三重標準。
3.香港與澳門的司法協助安排
根據2013年《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關于仲裁裁決的籍屬確定,主要規定了在其第一條,即就香港法院而言,澳門裁決是在澳門依其仲裁法作出的裁決,兼采了地域標準和仲裁程序法標準;就澳門法院而言,香港裁決是在香港依其仲裁法作出的裁決,也是重疊適用了地域標準和仲裁程序法標準。
(三)三地共同加入的國際條約
在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承認和執行領域,對粵港澳三地都適用的國際條約是1958年的《紐約公約》。具體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86年12月2日決定正式加入《紐約公約》,該公約于1987年4月22日開始對內地生效。此外,我國在加入《紐約公約》時曾做出商事和互惠兩項保留,從保留條款來看,非內國裁決在我國是不能得到承認和執行,因此理論界的主流觀點認為,非內國標準也不能適用于我國仲裁裁決籍屬的確定;至于香港地區,在回歸以前,英國在1975年成為《紐約公約》的締約國,并在1977年宣布《紐約公約》同樣在香港適用。在香港回歸以后,我國就立即宣布《紐約公約》延伸適用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于澳門地區,在澳門回歸以后,我國也宣布《紐約公約》同樣延伸適用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綜上,對于《紐約公約》確立的判定標準,因為我國曾對公約作出了互惠保留,從而導致非內國標準不能在三地適用,只能適用地域標準。
二、粵港澳商事仲裁裁決籍屬判定標準問題及其分析
(一)當前三地判定標準眾多且存在廣泛沖突
由上文可知,在不同的法律淵源之中主要囊括了三種獨立的判定標準,分別是地域標準、仲裁程序法標準以及仲裁機構標準。通過對這三種標準單獨或者組合疊加適用的方式,由此形成了九種特定的裁決籍屬判定標準,數量眾多,而且其中大多數的規定還不盡相同。由于具體規定的不同,眾多的標準之間難免存在著廣泛沖突,具體表現如下:就橫向比較而言,在域內立法方面,廣東省單一適用仲裁機構標準,而香港、澳門地區主要采用地域標準;而在雙邊司法協助安排方面,首先關于香港裁決的判定標準并無差異,《內港安排》與《港澳安排》規定一致,都是重疊適用了地域標準和仲裁程序法標準,但是關于內地裁決與澳門裁決的判定標準,《內澳安排》與《港澳安排》卻存在著分別不同的兩種組合方式,導致判定標準沖突的產生;而從縱向比較來看,標準沖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粵港澳三地。尤其是在廣東省地區,其域內立法采用仲裁機構標準,但在雙邊司法協助安排、《紐約公約》主要采用地域標準或者仲裁程序法標準,同時存在著多重標準,沖突表現十分明顯。可以預見的是,由于當前三地判定標準眾多且存在廣泛沖突,由此容易造成法院適用混亂,使三地法院對仲裁裁決司法審查的工作陷入困境,不利于三地仲裁裁決彼此之間的認可與執行。
(二)外國仲裁機構在粵港澳三地作出裁決的籍屬問題
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假若外國仲裁機構以廣東省作為仲裁地并依內地仲裁程序法作出仲裁裁決,那么在三地法院看來,因為內地域內法與雙邊司法協助安排都適用了仲裁機構標準,所以該種裁決無法認定為內地裁決,但根據《紐約公約》的地域標準,該種裁決應認定為內地裁決,由于內地雙重標準的存在,由此會產生裁決籍屬沖突的問題,裁決在三地認可與執行的情況因此前景不明;第二種情況,假若外國仲裁機構以香港作為仲裁地并依香港仲裁程序法作出裁決,按照三種法律淵源的規定,都能被認定為香港裁決,能夠適用安排在三地得到認可與執行;第三種情況,假若外國仲裁機構以澳門作為仲裁地依澳門程序法作出裁決,根據澳門域內立法、《港澳安排》以及《紐約公約》的規定,該種裁決能被認定為澳門裁決,并得到香港法院認可與執行,但根據《內澳安排》的規定,在內地法院看來,澳門裁決需要由澳門的仲裁機構作出,所以該種裁決不是澳門裁決,不能適用安排在內地得到認可與執行。
綜上所述,由于粵港澳三地對于仲裁裁決籍屬的判定標準不盡統一,按照三個司法協助安排的規定,外國仲裁機構除了在香港作出的仲裁不受影響外,其在廣東省依內地仲裁程序法作出的仲裁裁決不能依據《內港安排》、《內澳安排》的規定在香港、澳門法院得到認可與執行,而且在澳門依澳門仲裁程序法作出的仲裁裁決也不能依據《內澳安排》的規定在廣東省法院得到認可與執行。目前外國機構能否在廣東省仲裁還飽有爭議,暫不作進一步討論,但以目前《內澳安排》的規定來看,同時會使外國仲裁機構在澳門作出仲裁產生一定的障礙,與《內港安排》相比,這一定程度也是縮小了《內澳安排》的適用范圍。
三、粵港澳商事仲裁裁決籍屬判定標準的協調與統一
(一)三地法院應以安排的規定作為判定依據
雖然,關于仲裁裁籍屬的判定標準,目前粵港澳三地在三類法律淵源之中都有相關規定,但三地法院在對彼此的仲裁裁決承認與執行時,應以雙邊司法協助安排的規定作為判定依據,具體理由如下:自香港、澳門回歸以來,已成為我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領土,鑒于《紐約公約》是調整不同主權國家之間仲裁裁決的法律關系,所以廣東省與香港、澳門地區不能再直接適用公約的規定;至于雙邊司法協助安排與域內法的關系,筆者認為相當于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關系,按照“特別法優先于一般法”的原則,所以應優先適用雙邊司法協助安排的規定,即以安排的規定作為三地法院對裁決籍屬的判定依據。
(二)建立三地統一的判定標準
如前文所述,粵港澳三地目前都存在縱向標準沖突,即不同法律淵源關于裁決籍屬的判定標準的規定存在差異。因此,為了改變沖突的現狀,筆者建議將三類法律淵源的現行規定統一為同一個判定標準,具體而言,可以以《紐約公約》為藍本,對三地各自的域內立法以及雙邊司法協助安排進行相應的修改,協調不同法律淵源之間的沖突,完成國內外相關規定的銜接,建立包括內地、香港以及澳門裁決籍屬判斷的統一判定標準。
(三)確立地域標準與仲裁程序法標準的復合判定標準
筆者認為,造成目前標準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內地主要采取了仲裁機構標準,這不但和香港、澳門地區主要采用的標準存在差異,更與世界當前采用的主流判定標準相悖。縱觀當前各國立法與國際條約的規定,國際上主要采用的是地域標準。因此,為了使粵港澳三地仲裁制度更好地與世界接軌,作出的仲裁裁決能夠順利得到其他國家法院的承認與執行,應以地域標準作為判定裁決籍屬的主要標準。另外,一般而言,地域標準與仲裁程序法標準具有高度的復合性,當事人一般會約定適用仲裁地的仲裁程序法進行案件的審理,這樣做更有利于仲裁地法院對仲裁裁決行使司法審查權,促進對仲裁裁決承認與執行,所以適用地域標準的同時也應適用仲裁程序法標準。此外,重疊上述兩種判定標準,外國仲裁機構以粵港澳三地作為仲裁地并依其仲裁程序法作出的仲裁裁決,能夠通過三個《安排》的規定得到承認與執行,從而一定程度上優化了三地仲裁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國仲裁機構來粵港澳三地仲裁。綜上,就粵港澳商事仲裁裁決籍屬的統一判定標準,應確立地域標準與仲裁程序法標準的復合判定標準。
[ 參 考 文 獻 ]
[1]祁壯.論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國籍屬性[J].江西社會科學,2018,38(09):194-202.
[2]宋連斌,董海洲.國際商會仲裁裁決國籍研究——從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復函談起[J].宋連斌,董海洲.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3]劉彤,杜菁.外國仲裁機構在中國仲裁的相關問題探討[J].北京仲裁,2017(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