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yè)員工在工作期間外出而出現交通事故導致出現受傷的情況是否需要享受雙重賠償在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看法。法律上對于這種情況也有不同的表述,當員工出現工傷的時候,家屬往往對判決結果表示異議,從而提交勞動仲裁,甚至起訴到法院。
關鍵詞:交通事故;工傷;雙重賠償
中圖分類號:D922.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4-0173-01
作者簡介:陳玲珠(1982-),女,漢族,浙江溫嶺人,本科,浙江紅大律師事務所,三級律師,研究方向:民商法。
根據我國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員工在上下班期間,受到非員工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依據《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的答復》中可知,當員工出現工傷的原因是交通事故的時候,不但可以向司機索賠,還可以享受工傷待遇。
一、差額賠付
目前采用差額賠付的省份相對較多,主要有上海、四川、陜西、湖北等省份,湖北省所規(guī)定的差額賠付主要是指當員工因為交通事故導致工傷的時候,應當依照規(guī)定獲取傷害賠償,當傷害賠償的額度低于工傷賠償的時候,應當有相關單位補足差額部分。四川省所規(guī)定的差額賠付主要是指當員工因為交通事故產生工傷的時候,如果第三方賠償已經大于等于工傷賠償,則用人單位和社保將不再支付工傷保險,假定第三方責任賠償低于工傷保險,則用人單位和社保將會補足工傷保險。
二、雙重賠付
河北省就《工傷保險有關問題解答》的通知中關于工傷事故兼有第三者民事賠償責任的員工是否能夠同時申請工傷保險待遇做出解答:企業(yè)員工事故兼有第三者民事賠償責任的情況出現以后可以同時享有工傷保險的待遇。而江西省就相關問題提出一旦出現此類情況,應當明確交通事故以后的工傷補償規(guī)定,假定沒有明確約定,應當對相關員工進行全部賠償。
三、部分待遇雙重賠付
(一)部分待遇雙重賠付——法律關系
企業(yè)員工與企業(yè)之間是屬于勞動關系,相關權責在勞動合同中都有明確的約束。當勞動者外出工作的時候,員工的行為都是受到公司的約束,所以企業(yè)應當承擔員工外出時所受到的傷害。但由于員工受到的交通傷害來源是第三方,這種不可抗力因素不是企業(yè)的過失。假定企業(yè)員工對工傷傷害和人身損害賠償,或由于肇事者存在著賠付困難的情況,使得職工只能申請工傷保險待遇,這使得用人單位需要替肇事者承擔責任,即使只需要用人單位將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之間的差額補足,這也違背了我國法律的侵權承擔責任的原則。從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因為交通事故導致的工傷當中可以看出,很多交通肇事者會出于降低自己損失的目的而故意瞞報自己的經濟條件,以此來降低賠付標準。但是企業(yè)又不愿意替交通肇事者承擔這部分花費,因此會導致陷入長期的拉鋸戰(zhàn)中,最終受到最大危害的還是員工。員工為了能夠及時獲得治療,在得不到肇事者和公司現行墊付醫(yī)療費用的情況下會自己向醫(yī)院繳費,在痊愈后再去向肇事者或者是公司進行索賠,基本很難拿到相應的費用,只能訴諸法律途徑,耗時較長,程序比較繁瑣。
(二)部分待遇雙重賠付——工傷保險
由于工傷保險有著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使公安部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支持受害人的訴訟申請,還明確了機動車的交強險制度。但是交強險和工傷保險都是國家強制要求的保險,主要目的是當受害者出現人身傷害的時候,社會能夠給予一定的幫助,最大程度上體現人道主義精神。《工傷保險條例》的初衷是讓用人單位最大程度上避免工傷的出現,減少工傷出現以后企業(yè)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但用人單位對于員工乘坐交通工具的行為以及肇事者的行為無法把控,而使得對于相關初衷的無法實現。企業(yè)在用工的時候不僅僅沒有使得相關風險降低,反而使得相關風險增大。那么國家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時候需要著重加強對工傷保險的規(guī)定和限制,盡可能確保員工的權益不受侵犯。
(三)部分待遇雙重賠付——法律理論
從法律理論角度來看,雙重賠償標準沒有相應的合理性。假定雙重賠償標準存在,上下班的員工能夠獲得雙重賠付,外出辦事的員工無法獲得雙重賠付;員工在生產的時候出現傷害的時候,只能獲得工傷保險,但上下班途中出現的交通事故還能夠獲得第三者人身傷害。這使得我國憲法所規(guī)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理念不符合。民法上規(guī)定對財產損失實行賠償數額不超過其損失上限。即受害者得到的賠付應當是在肇事者的合理賠償范圍內的時候,不能再提出工傷申請,假定肇事方的賠償無法覆蓋損失,再提出工傷申請。
四、結語
雙重賠付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應當采用差額賠付的方式來適用交通事故賠償。建議國家針對當員工在上下班期間遭遇來自交通工具的工傷是否可以受到雙重賠償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使得全國范圍內都有統(tǒng)一的標準,避免各個地方的標準不一致而導致員工出現上訪的情況,最大程度上維護職工的正當權益和社會穩(wěn)定。
[ 參 考 文 獻 ]
[1]馮磊,李菲.論交通事故導致工傷的賠償制度[J].商,2016(17):223.
[2]周衛(wèi)法.工傷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有啥不同[J].中國職工教育,2014(21):62-63.
[3]安瑞鵬.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侵權賠償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4]戴毅.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待遇責任競合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