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現狀,有一部分女性受暴者在遭受家庭暴力后選擇隱忍、沉默等消極的維權方式,受暴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文章分析了家暴中女性受害者消極維權的原因,針對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尋求讓受暴婦女積極維權的途徑。
關鍵詞:家庭暴力;消極維權;女性受暴者
中圖分類號:D9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4-0230-01
作者簡介:劉孟林(1998-),女,漢族,山東招遠人,臨沂大學法學院。
一、問題的提出
(一)女性受暴者積極維權現狀
《反家暴法》中規定了受害者的婚姻暴力的起訴權、監護人資格的撤銷申請權和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權等權利,讓受暴者看到了積極維權的希望,讓更多的女性受暴者選擇發聲而不再沉默。在有了法律作為保護傘的情況下,很多女性受暴者拿起了法律武器積極維權。
(二)女性受暴者消極維權現狀
《反家暴法》等法律條款僅僅將受暴婦女假設成積極的行動者,認為她們會用各種手段來改變受害的狀態。可我們忽視了家庭暴力中也存在極大的一部分受暴者并不會發聲來尋求救濟。
據全國婦聯統計,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毆打,而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家暴才會選擇報警。實際上,家暴發生率要遠高于統計數據,很多受暴者在遭受多次家暴后才會選擇維權,還存在大量的受暴者依然在忍受家暴。在消極維權的情況下,即便有法律的規制,家暴也難以得到徹底的防止。因此,我們有必要探析女性受暴者選擇消極維權的原因并尋求解決的途徑,以期讓女性受暴者更有效地運用法律等途徑保護自己,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家暴問題。
二、家庭暴力中女性受害者消極維權的原因分析
(一)封建倫理道德的后遺癥
雖然我們一直在呼吁男女平等,但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難以得到徹底的根除。受男尊女卑及夫權思想等觀念的影響,一些男性感到自己的尊嚴、地位受到威脅時,會通過對妻子實施暴力行為來達到對妻子的控制及占有;這種思想同樣嚴重影響了女性自主意識的覺醒,削弱了女性積極、主動的參與精神,壓抑了女性的自信心[1]。在這種舊思想的影響下,受暴女性將男性的家暴認為是理所應當,她們完全沒有想過維權。
(二)支持系統太弱
我國對受暴女性的支持體系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是婦聯、社區等組織在處理家庭暴力的問題上不夠專業,采用調解等方式很難解決實質問題,受暴女性即使尋求救助也不能制止家暴再次發生。另一方面,女性受暴者向家人、朋友求助的結果只是被勸忍讓,這種將家暴命運化的消極思想讓受暴者看不到求助的希望,只能選擇消極維權。在受暴婦女的經驗中,其求助大多是無效的或只是暫時有效,甚至還有相當部分在求助后遭受到更加嚴重的暴力。求助的失敗使其一忍再忍,不斷向暴力屈服而不再反抗[2]。
(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反家庭暴力法》在實施過程中不免還有一些缺陷,如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實際上是將家庭暴力的起訴權完全交給了受害者[3];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受害人具有申請保護令的資格,第二款規定在受害人無法申請保護令時相關單位與個人可以代為申請,實際上表明相關單位或個人必須受受暴婦女的委托才能申請,其只是被動參與[4]。這些相關條款在實踐過程中很難讓持有消極態度的受暴者起訴施暴者或申請保護令,其被家暴的狀態難以得到改變。
三、增強受暴女性維權救濟的途徑
(一)喚醒廣大女性的積極維權意識
我們應當加強反家暴的宣傳教育,要喚醒受暴女性的維權意識,讓她們選擇用積極的方式擺脫家庭暴力的困擾,使他們有勇氣運用法律等積極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當然后續完善工作也要做好,讓越來越多的女性受暴者感受到積極維權才是正確的選擇。
(二)全面構建家庭暴力社會防御體系
家暴問題的解決需要多個部門協作,共同協調完成。因此,應當制定法律細化各個部門的職責,規范處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具體流程,各個部門有了自己的分工及職責后才會有效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受暴婦女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三)繼續完善反家暴法律體系
法律也需要從消極維權者角度出發,不斷完善以保障消極維權者的權益,比如家暴案件中起訴人的范圍可以適當擴大,賦予婦聯、工會等原告主體資格,讓他們幫助受暴女性維權。隨著社會經濟生活和司法實踐不斷向前發展,還應出臺更多操作性強、執行力好、實施效果明顯的法律法規,不斷充實女性維權的法律淵源,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維護女性權益法律體系[5]。
四、結語
我們常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當第一次遭遇家暴時,女性就不應該選擇沉默。
女性受暴者在遭遇家庭暴力時一定要勇敢的用積極的手段維權,面對家庭暴力,絕對不能將就,沉默和原諒從來都不是解決家庭暴力的辦法。
同時,希望社會救助體系和法律保障體系可以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出新的順應時代潮流并能有效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相關制度與法規,讓受暴女性感受到求救的有效性以及法律的公平正義。
[ 參 考 文 獻 ]
[1]劉淑娟.增權理論視閾下針對婦女家庭暴力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237-240.
[2]叢艷杰.淺析我國反家庭暴力立法——以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為視角[J].法制博覽,2018(12):98-99.
[3]劉艷婷.《反家暴法》實施背景下對受暴女性的保護[J].法制博覽,2018(12):198.
[4]吳煒,何進平.受暴婦女消極維權的法理辨析——兼談《反家庭暴力法》的修改[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37(04):88-91.
[5]王英.反家暴法實施背景下女性維權思考[J].法制博覽,2017(3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