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

一天,我在廚房忙著做飯,兒子自己在客廳玩。他居然鞋也不脫就在沙發上玩起了蹦床,跳上跳下地折騰,在沙發上踩了好幾個灰鞋印。我氣得朝他吼了一嗓子:“看你把沙發弄得多臟!”兒子聽了怯怯地沒敢頂嘴。
在廚房忙活了一陣,我來到客廳,坐在沙發上想休息一會兒,發現沙發上的灰鞋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攤墨水,把我的淺色居家服都染成了藍色。準又是兒子干的好事!我火冒三丈,把兒子拎到沙發旁厲聲質問:“是不是你灑的墨水?為什么把墨水灑在沙發上?”兒子怯怯地搖了搖頭說:“不,不是我灑的。”
我又生氣又好笑:“家里除了咱倆沒別人,剛才沙發上還沒墨水,不是你灑的又會是誰?做錯了事還不承認,還撒謊,錯上加錯!老實說,為什么在沙發上灑墨水?”兒子見無可抵賴,只好承認是他灑的。
兒子為什么接連犯錯呢?我決定問個明白,便緩和了語氣說:“你跟爸爸說實話,為什么這樣做,爸爸保證不吵你。”
兒子這才說,在沙發上留下鞋印被我吼了以后,他心里害怕,便決定想辦法補救。因為沙發是藍色的,他就自作聰明用藍墨水掩蓋灰鞋印,結果錯上加錯。被我發現后,他更加緊張,出于逃避懲罰的本能便開始撒謊。
兒子的一連串反常行為讓我忍不住反思:平時我對他要求嚴格,不許他犯錯誤,否則就懲罰他,結果造成他犯錯以后害怕被懲罰,不敢承認錯誤,并極力掩蓋,最終不是錯上加錯,就是說謊隱瞞。看來,兒子接連犯錯和撒謊,與我對他要求嚴苛、不許他犯錯誤有直接關系。
可仔細想想,哪個孩子不犯錯誤呢?孩子天性好奇、愛探索,尤其是小男孩,大都喜歡冒險,常常犯錯才是常態,不犯錯反而不正常。我一味要求孩子不犯錯,或者孩子一犯錯就懲罰,不但違背常理,還會大大束縛孩子的手腳,讓孩子變得畏畏縮縮、裹足不前,不小心犯了錯只能撒謊、隱瞞。
我當即決定,改變對待兒子的態度,不但要容忍他犯錯,還要鼓勵他大膽嘗試,不怕犯錯,并借機引導他知錯改錯、吸取教訓。
從那以后,我一改以往的嚴厲,明確告訴兒子:“以后如果你不小心犯了錯,只要勇敢地承認錯誤,爸爸保證不吵你,更不會懲罰你,還會幫助你改正錯誤,好嗎?”兒子將信將疑:“真的嗎?”我立即給他一個擁抱,并跟他拉鉤向他保證:“真的,爸爸說到做到。”
兒子當即撲進了我懷里,仰起小臉看著我,滿臉的激動。我心里也頓時升起一股暖意,暗想,我早就應該這樣以愛和溫暖對待兒子。
接下來的日子,不論兒子犯了什么錯,我都不再發脾氣,而是耐心地了解他犯錯的原因,并引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加以改正。漸漸地,偶爾不小心犯了錯,兒子不再刻意掩蓋,會跟我大膽而坦然地承認,甚至主動尋求我的幫助。
一天,我正在樓下小廣場鍛煉身體,兒子慌慌張張跑下樓,告訴我:“爸爸,咱家水龍頭被我擰壞了,水流得嘩嘩的,關都關不住,你快回去看看。”原來,兒子在家玩水槍,打開水龍頭給水槍灌水時,不知是用力過猛,還是水龍頭質量不過關,居然把水龍頭給掰斷了……
聽了兒子的匯報,我迅速跑到一樓管道井,把自來水總閥給關了,又回家更換了水龍頭。看我這么迅速地處理了“險情”,兒子長舒一口氣,但還是小心翼翼地問我:“爸爸,你不怪我吧?”
我拉著兒子的手贊許地告訴他:“爸爸不但不怪你,還要表揚你。你在不小心犯了錯誤以后,沒有掩蓋、隱瞞,而是及時向我報告,險情才得以及時處理。否則,咱家這次肯定要發一場洪水了,那損失可就大了。”
兒子聽了,這才完全放下心來,說:“爸爸說過,有錯就改還是好孩子,我記著呢!以后我要一直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你看,正確看待孩子犯錯,并讓孩子自己正確對待犯錯,真的很重要。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