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汪汪,是一只小狗。周一至周五,我忠誠地為主人守家護院;周末,主人若有閑暇,便會帶我出去溜達。公園草地上、小河邊、小樹林里,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不記得是哪個周末,主人一反常態,帶我去了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一個偏僻的池塘。“今天我們去釣魚。”主人說。
池塘位于城郊一處荒蕪的農田邊,四周圍了一圈籬笆。我們推開由幾塊破木板釘成的門,向已經七十多歲、頭頂光禿的守塘者要了魚竿和魚餌。“魚竿兩百元借一次,魚餌有兩種,分別為三百元一份和五百元一份。”老頭說。主人很大方地要了五百元一份的,然后我們就坐在池塘邊開始垂釣。池塘里的水混濁不堪,水面平靜,絲毫看不出有魚生活在里面的跡象。但垂釣者還不少,而且興致很高。我看著無趣,就在草叢中捉小蟲子玩。到了吃飯時間,主人一條魚也沒釣著。他收了魚竿,交還給守門老頭,呵呵地笑著說:“今天運氣不佳,下次再來。”老頭說:“你是第一次來吧?叫什么名字?”主人說:“我是李局長的下屬,我叫石海。石沉大海,這名字好記吧?”“好記,好記,下次再來。”老頭收起了魚竿。
到了下周末,主人果然如約再去釣魚,看門老頭一眼認出了主人:“石海,又來了?”“對對對,我是海枯石爛,風雨無阻。”主人笑道。照例借了魚竿和魚餌,付了七百元。這次主人運氣好了些,釣了一條三斤多的魚。但離開時,主人將魚送給了看門老頭。“垂釣之樂,在過程,不在結果。”主人灑脫地說。
主人第三次帶我去釣魚時,我不太高興了,汪汪叫著不肯出門,那個小小的池塘邊著實無趣,草叢中的小蟲子已經被我玩膩了,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新鮮好玩的東西。“你以為我很想去啊?”主人說,“那破魚竿借一次要兩百元,我在淘寶上買一條也不要那么多錢;那魚餌,就幾條切細的豬肝而已,一兩不到,幾塊錢罷了,要五百元,你以為我傻啊?但有些事叫身不由己,或迫不得已、愿打愿挨。說不定有人想巴結還找不到門呢,知道不?”我當然不知道,只能悻悻地被主人牽著走。
后來,不知道過了多久,有一天,主人滿面紅光地對我說:“汪汪,告訴你個好消息,我被提拔了。今天李局長找我談話了,說我聽話,會做人,是個可用之材。”
主人仕途坦蕩,順風順水。但這種春風得意的日子沒過多久,主人忽然變得憂心忡忡起來,也不去池塘釣魚了。至于為什么,主人沒跟我說。
有一天,我看見街頭拐角蹲著個禿頂的老頭,那不就是釣魚池塘的主人嗎?我剛想跑過去打招呼,被主人拉著繞道過去了。面對疑惑的我,主人說:“他已不再經營釣魚場了,他的兒子,就是我的上司李局長……哎,還不知道會不會殃及池魚,連累到我呢!”
又過了幾天,主人對我說:“對不起,汪汪,我可能要將你送人了。聽說新來的局長不喜歡小動物,雖然你不和他直接打交道,但他若知道我養了你……難免會有想法……我不能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呀……”
作者簡介:賴海石,系東莞市作家協會會員。2018年起在國家級、省級純文學刊物發表作品。作品散見于《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羊城晚報》《企業家日報》《檢察日報》等報刊。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