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太奇是一種電影的表現手法。不同的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可以幫助電影的敘事和發展。蒙太奇大的方面可以分為表現蒙太奇和敘事蒙太奇,其中又可分為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復蒙太奇、對比蒙太奇、隱喻蒙太奇等等。本文將對電影《匆匆那年》中的蒙太奇手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蒙太奇 表現手法 視聽
一、攝影中蒙太奇的運用
從攝影角度來分析鏡頭的運動,導演采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法,比如在電影《匆匆那年》前幾分鐘就運用了隱喻蒙太奇,具有象征意義地把水龍頭的流水隱喻時間的流逝,表現時間的久遠。傳達對時間匆匆流過的無奈和感慨,這種表達效果非常巧妙,值得我們學習。在拍人物近景和特寫時,導演用了緩慢推鏡頭的運動方法,把鏡頭推向人物,來加深觀眾和人物內心的溝通,讓觀眾更直接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從而傳達出導演對影片的觀點。大量的特寫鏡頭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內心刻畫得很深刻,表現五個人從青春時期的青澀到終將面對現實的無奈。
影片中的全景構圖在渲染氣氛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方茴和陳尋吵架后,先是陳尋的特寫之后直接全景,把陳尋放在畫面的最下方中間位置。導演把握人物心理十分精準,這種全景的構圖表現出陳尋內心的落迫、孤獨、悲涼。同樣的構圖也出現在方茴打胎離開的時候,突出了她當時心里的悲涼。渲染了凄涼的氣氛,引起觀眾的共鳴。導演也運用了大量的俯拍鏡頭。比如方茴雪中走路,方茴蹲在陳尋家樓下,鏡頭緩緩上升的情景。導演用這種鏡頭充分地表現出低沉的氣氛,表現了人物內心的壓抑感和對初戀破碎的不甘。
二、美術中蒙太奇的運用
從美術用光角度分析,因為色彩可以直接渲染氣氛,通過抒情蒙太奇的表現手法更容易營造故事氛圍,從而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所以導演在燈光美術方面也非常細心。例如在醫務室,方茴回答陳尋的問題后,色調直接變暖,充分表現了人物心理向幸福感的轉化,同時將觀眾拉入回憶。在本片中大部分回憶都是唯美的暖色調,一是為了表現時代感,二是和現代的冷色調與五彩的燈光對比,表現青春的幸福已經不復存在,從而形成反差。表達出導演對美好青春留戀的幸福感和對時間流逝的無力感。同時能夠強調鏡頭內容和畫面,將內心想法表象化。導演在安排方茴和喬燃對話時,把場景設置在五彩燈旁,讓不同顏色的光在他們的臉上不斷變幻,通過隱喻蒙太奇的手法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刻畫,表現出喬燃在跟方茴告白時的焦急、雜亂、無奈等心情,同時也表現了方茴在陳尋、喬燃之間做選擇的無助、糾結。本片在塑造人物與造型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唯美的空鏡頭,人物發型光和輪廓光的使用,雕刻出清新脫俗的畫面,配合部分逆光拍攝,使人物更具有美感,增強了人物的感染力。比如方茴在教室畫板報時,清晨溫暖的自然光打在方茴身上時拍攝出來的剪影,突出方茴當時的美,渲染氣氛,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服飾方面,拍多人戲份時群演都穿秋季校服,而5個主人公是夏季校服,這樣全部演員同時出現在同一畫面時就能突出5個主人公的位置,方便觀眾直接抓住主體人物。構圖也顯得錯落有致,在影片的最后,導演讓方茴穿著大紅的衣服,是為了突出主人公形象。
三、聲音中蒙太奇的運用
在聽覺語言方面對于聲音和配樂,導演運用了很多蒙太奇,比如聲畫統一,聲音提前,淡入淡出,聲音轉換等,聲音有主觀人聲、寫意的音效和旁白,導演把這幾種聲音充分運用,利用聲音錯位。例如現代提出的問題讓過去的人回答,還有同一個答案回答不同的人,如在醫務室,陳尋和校醫都在問方茴是不是。方茴借著對老師的回答來回答陳尋的問題,導演用這種蒙太奇手法讓方茴說出心里不敢說的話,而觀眾也能直接感受到其實就是對陳尋說的,導演利用對白巧妙地推動敘事的發展。畫外音的處理也很考究,抒情性的畫外音和配樂結合更能渲染氣氛,表達了導演對青春期女孩子這一羞澀心理的拿捏。寫意的音效伴奏都是在回憶階段,例如喬燃讀作文,主人公出去玩等場景,利用這種寫意音效,導演準確把握了人物懵懂的愛戀情感與青春期躁動、純粹的友情。這種表達讓觀眾更了解鏡頭畫面的感覺和人物內心的悸動。
四、結語
《匆匆那年》整個影片是在回憶80后的青春,用了多種蒙太奇敘事手段,包括交叉蒙太奇、隱喻蒙太奇、顛倒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對比蒙太奇、表現蒙太奇等,把場景改變、人物調度、鏡頭效果、聲音、配樂、美術用光等視聽語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把觀眾的思緒帶入電影中,跟隨著人物的喜怒哀樂回憶起自己的青春,從這里可以看得出導演的用心,這種拍攝手法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文獻:
[1]九夜茴.匆匆那年[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2]楊遠嬰.電影概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
[3](美)戴維·維拉.影視照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4](俄)C.M.愛森斯坦.蒙太奇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高浩淞,男,碩士研究生,魯迅美術學院,研究方向:動態影像與數字靜態)(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