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三部曲式是音樂作品中最常見的結構之一,由三個相對平衡的部分構成,其在實際創作和學習中的意義卻遠遠大于其結構本身,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結構,可以是復三部曲式中的一個部分,也可作為一個大型曲式的主題,特別是回旋曲式的主題。掌握單三部曲式的寫作是每一位音樂創作者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大型曲式寫作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關鍵詞:單三部曲式 鋼琴小品 創作
單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在各類曲式結構中屬于小型曲式,由單二部曲式發展而來。
一、結構特點
單三部曲式的結構圖示為:A(呈示部)— B(展開部)—A(再現部)
(一)呈示性(A):主題材料特點突出,旋律線條清晰,樂句方整對稱,調式調性明確。
(二)展開性(B):展開中段也叫對比中段,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展開性的中段、對比性的中段、綜合展開與對比性的對比。總體來看,它的調性和結構不像A段那樣穩定,打破了A段原有的平衡。
(三)變化再現(A):再現部可分為準確再現和動力性再現,也就是說,可以是不加任何變化的重復。但通常我們應盡量避免與原主題完全重復,以免造成音樂的枯燥乏味,可以在其基礎上利用加厚織體、擴大音程、拓寬音域等手法進行變化發展。
二、結構類型
(一)單一主題的單三部曲式。單三部曲式中,中段材料如果沒有與A段形成對比,而是A段的變化材料A1,那么它就屬于單一主題的三部曲式,也叫派生結構的三部曲式。“派生”也就是指A段用一些發展手法產生另一個部分A1,兩個部分材料之間的對比很少(只表現在調性方面等),主題材料從頭到尾貫穿整個曲子,音樂形象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二)對比主題的單三部曲式。對比是各種類型的曲式結構寫作中的一種重要表現方法。形成對比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比如說,音樂材料之間的對比,旋律的上行、下行,節奏的長短、疏密,和聲的功能性、色彩性,情緒形象的對比,調式調性的對比,綜合性對比等等,都可以作為對比的手段對B段進行展開。當然,這里所說的并不是指A段和B段材料要寫成絕對的對立面,而是根據樂曲的風格和作者的具體設計安排而定。
三、寫作構思
(一)節奏的構思。節奏是音樂素材中的重要素材之一。在沒有音高的情況下,節奏就具備一定的性格和表現力。在音樂歷史的發展中,節奏是先于旋律產生的,人類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用節奏來抒發感情了,例如狩獵成功后的集體舞蹈、集體勞動的律動節奏等。
在音樂作品的寫作中,我們要首先了解各種節奏的一般表現特點,然后根據自己所需要的特定條件選用不同的節奏型進行寫作。
1.長與短相結合的節奏。長時值在前,就顯得后面的短時值鏗鏘有力;短時值在前,就顯得后面的長時值更加寬廣。
2.打破節拍重音的節奏。實際上就是切分節奏,由于它打破了正常的節拍重音,所以造成一種極其不穩定的感覺,具有一種向前推動的力量。
3.與基本劃分不一致的節奏。如三連音、四連音、五連音等。這些節奏的使用,通常會產生強烈的搖晃感和不穩定感。
4.造成音符停頓的節奏。實際上就是休止符,它的使用給音樂帶來短暫的停頓感,為其后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多聲部音樂中,休止符的使用可以為其他聲部的進入留有空間,使作品的聲部層次更加分明。
(二)旋律的構思。旋律是音樂的靈魂,它可以揭示作品的思想內容,展現作品的時代、民族或個人風格。旋律的寫作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很多層面的問題。
(1)首先要明確所寫旋律的調式調性,是大調、小調還是民族調式,這與所寫旋律的音樂風格和色彩密切相關。(2)要基本確定旋律的形態,比如直線型或曲線型,上行或下行,大波浪型或小波浪型等。(3)要明確主題旋律中的音程特點,旋律中的音程類型往往是其后音樂發展的主要依據,關注旋律中的音程關系可以培養我們對于音樂主題中音程方面展開的意識。(4)要結合第一點中提到的節奏以及節拍問題,節奏的特征既關系到主題本身的律動形態,也對全曲的邏輯性展開奠定了發展基礎。
(三)和聲的構思
和聲的存在使旋律變得更為豐滿、更有色彩、更具表現力。因此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必須綜合考慮到和弦的邏輯進行、和聲的周密布局等問題,才會使作品更具邏輯性。
和聲節奏的安排是和聲構思的一部分,所以要首先考慮“和聲節奏”的問題。所謂和聲節奏就是在節拍中和弦延續和變化所需時值的長短。比如說,一個和弦在4/4拍中延續兩拍,它的和聲節奏就是2拍;延續4拍,那么和聲節奏就是4拍。一般來說,統一和弦持續的時間越長,和聲的動力性就會相對削弱;反之,如果和弦頻繁變換,和聲的動力性就會相對增強。和聲節奏的安排也有很多種形態,例如和聲節奏與旋律節奏相統一、和聲節奏長于或短于旋律節奏、同一旋律節奏采用不同的和聲節奏來處理等,以產生不同的音樂表現效果。
參考文獻:
[1]姚恒璐.作曲的基礎訓練[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
[2]顧之勉.試論作曲教學中單一主題單三部曲式的重要性[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1(02).
[3]趙行道.單三部曲式小曲的寫作[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3.
(作者簡介:荊李佳,女,河南大學2018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