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元
1982年,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發表并被改編成電影后,路遙一下子成為全國有名的作家。隨著路遙成名,各種邀請做報告、做交流的會議隨之而來,弄得他不勝其煩。
這天,路遙正在《陜西文藝》雜志社編輯稿件時,雜志社的主編王丕祥親自過來通知路遙:省里將提升路遙為陜西作家協會副主席。對于這次提升機會,路遙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因為路遙心里有一本賬,一旦自己做了作家協會副主席,那么,很多時間將由不得自己了。他于是對王丕祥說: “當作家協會副主席一職,我需要等到40歲以后,到那時我應該寫出幾部作品了,現在我想趁年輕多寫幾部作品。”
王丕祥被路遙看淡名利、繼續潛心創作的意愿深深打動。為了讓路遙有更多時間創作小說,王丕祥決定,接下來的時間將不再安排路遙去參加一些沒意義的會議。就這樣,路遙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文學創作。
后來,經過三年多時間的潛心創作,路遙完成了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并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且該書未完成時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未完成即被廣播,這樣的情況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來說也是首次,可見這本書的影響力有多大。
居里夫人說: “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住它,否則將一事無成!”路遙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才能果斷拋卻一切不重要的名利,專心創作,從而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