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暢
【摘要】社會音樂教育泛指學校音樂教育以外的社會上存在的各種音樂教學活動,是一個國家完整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對文化藝術的需求,河南省已經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社會音樂教學市場”。長期以來,由于缺少對社會音樂教育的屬性定位、師資培養及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研究,造成社會音樂教育師資水平整體不高,嚴重影響了社會音樂教育事業的正常發展。本文對社會音樂教育的屬性定位、師資需求與培養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對目前存在的師資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促進社會音樂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社會音樂教育;師資現狀;專業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社會音樂教育泛指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以外的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形式的音樂教學活動,是一個國家完整的音樂教育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音樂教育的普及程度與水平高低直接影響整個國家的音樂教育質量。通常情況下,從幼兒園到大學由國家強制實施的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主要還是一種音樂審美與藝術素質教育。開設的課程以傳授最基本的音樂常識及如何欣賞音樂為主要內容,主要教學目標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愛好與被動的欣賞能力。而音樂是一種技能性很強的藝術形式,只有參與者親自進行音樂表演體驗才能獲得更多藝術享受的藝術形式。所以,僅靠學校音樂教育并不能滿足多數學生對音樂藝術的喜愛與追求,培養專門音樂人才的音樂院校也主要依靠社會音樂教育發現與輸送優質生源。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人民社會的持續改善,通過社會音樂教育的方式學習音樂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幾十年來,我省的社會音樂教育事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音樂培訓產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應與經濟效益。但由于社會音樂教育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才發展壯大的新生事物,政府針對本行業的法律法規基本上還是空白,更因為監管缺失、進入門檻低,也出現了許多問題,特別在師資方面整體水平還急待提升。
一、河南省社會音樂教育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第一,河南省地處中原,文化傳統底蘊深厚,一直以來,把河南省建設成為一個文化大省、文化強省也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建設方面的奮斗目標。目前,我省音樂高考生源充足且整體質量高于全國多數省份,每年都有一萬多名學生參加音樂高考,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在接受了系統的社會音樂教育培訓才選擇了報考音樂專業。社會音樂教育是發現與培養音樂人才的搖籃已是不爭的事實,理應得到政府更多的重視。但受傳統就業理念偏見影響,從事社會音樂教育教師的職業認可度不高,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性。
第二,由于近十年來我省增設音樂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招生規模空前擴大,導致音樂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每年只有極少數的畢業生能按照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到中小學或專業文藝團體就職,大多數音樂專業的畢業生或轉行或只能進入社會音樂教育,師資隊伍正在以每年新增數千人的數量在增長。除鄉村外,我省城鎮的社會音樂教育師資從總量上看非常充足,特別在省轄市,各類音樂培訓機構遍布大街小巷,許多已呈現出生源不足的現象。
第三,目前,我省各城市、地區之間的社會音樂教育水平還有非常大的差異,以省會鄭州為中心的鄭、汴、洛等城市高校較多,聚集了諸多社會音樂教育名師,教學成效顯著,代表了河南省社會音樂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一些偏遠地區和城鎮,則還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師資水平整體偏弱,品種不全。隨著大批高校音樂專業畢業生的涌入,我省社會音樂教育專兼職師資隊伍學歷層次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中青年教師普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在鄭、汴、洛等中心城市,具有碩士學歷專職從事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教師已很常見。但由于多數青年教師是在就業受阻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前提下被迫進入這一行業的,且在校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與社會音樂教育這一特殊行業的要求尚有差距,缺乏應有的思想與專業能力準備,導致多數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偏低,教學效果不佳,社會認可度不高。
第四,社會音樂教育不同于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多數情況下更多的是一種針對學習者個體的音樂技能與音樂表現方法的傳授。但由于多數青年教師上學期間專業技能課學習的局限,并且普遍沒有很好的學習技能課的教學方法,加之目前社會上一些協會與高校組織的業余音樂考級制度把關不嚴的誤導,造成我省社會音樂教育普遍存在著一種浮躁情緒,功利化傾向還很明顯。教學中不注重基礎、急于出成效、拔苗助長的現象還很普遍。這種相互攀比教學進度、急功近利的“速成法”葬送了很多學生的音樂前途,也違背了社會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對河南省社會音樂教育現狀的思考
目前,高等學校已經成為我省社會音樂教育師資最基本最主要的來源,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是高校的基本職責。培養出合格的社會音樂教育師資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省高校的音樂院系應進一步轉變觀念,正視我省音樂教育的現實與發展趨勢,勇于承擔起為我省培養高質量的社會音樂教育人才的歷史重任。
第一,高校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加強對社會音樂教育領域的理論研究,分析普通學校音樂教育與社會音樂教育的異同,調整音樂學與音樂表演兩個傳統專業的培養目標,明確增加能夠勝任社會音樂教育能力的目標要求。音樂學專業應努力培養既能勝任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又能勝任社會音樂教育的新型音樂教育人才,應更加突出“一專”教學和相應的“社會音樂教學法”課程,引導學生盡早參與社會音樂教育的教學實踐,增強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
第二,政府文化與教育管理部門應重視社會音樂教育對提升國民素質、繁榮我省文化事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大對社會音樂教育機構與師資隊伍的監管,將社會音樂教育納入公共文化的組織體系;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設置教師進入本行業的資質要求與準入門檻,建立規范的社會音樂教育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并定期考核,進一步規范各類音樂比賽與業余音樂考級活動,真正發揮相關音樂專家對社會音樂教育教師的教學成效鑒定、把關的作用。
第三,河南省音樂家協會下屬的二級學會和各地自發組織的各類音樂學會與協會是聯系、團結社會音樂教育教師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更充分地發揮、釋放其在發展社會音樂教育方面的獨特作用意義重大。引導各二級學會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定期舉辦各類教學經驗交流會與教學成果展示音樂會,對社會音樂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能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四,政府文化教育管理部門和各級民間音樂組織應重視社會音樂教育師資的師德教育,倡導誠信、守法,對學生真正有責任心、有愛心地開展教學活動,適時檢查處罰少數招搖撞騙、誤人子弟的害群之馬。由于社會音樂教育主要是一種無人監管的、雙方自愿的、個體教學為主的教學活動,授課內容、方式靈活多變,教師有無責任心與愛心尤為重要。
三、結語
社會音樂教育是我國音樂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提高人們的音樂素養和各種技能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如何使社會音樂教育市場健康成長任重而道遠。對于高校來說,如何為這個市場輸送新鮮的血液和更加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的音樂教師人才,是值得重視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王仲才.社會音樂教育的功能與定位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2]霍敏.當下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分析與思考[J].藝術品鑒,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