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潮州愛樂童聲合唱團的組建為例,結合所在地區學校合唱教育、社會歌唱教育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合唱教育欠發達地區童聲合唱團組建和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包括家長對孩子培養的意識、合唱在素質教育中影響的認識等進行探析。
【關鍵詞】童聲合唱團;欠發達地區;組建
【中圖分類號】J618 【文獻標識碼】A
潮州,是位于廣東省東部的一座有著悠久的歷史的古城,經濟文化發展則屬于不發達地區。合唱,對于這座城市的人們既熟悉又陌生,人們并不清楚好的合唱能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視聽體驗。一個契機,筆者與恩師組建了潮州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合唱團——潮州愛樂童聲合唱團。在短短幾個月的組建與訓練過程中,許多問題引起了筆者的思考。
一、潮州學校與社會童聲歌唱教育的現狀
(一)學校合唱教育現狀。
每年公眾音樂會極少,各學校在每年的校園藝術節中也多是歌手比賽,校園合唱比賽鮮見。學校重文化課教學、輕音樂美術課程,更不會在課后開展藝術課堂。音樂美術課經常會因為考試復習而被取而代之,絕大部分學校沒有合唱隊、舞蹈隊、管樂隊,只有部分重點小學會成立舞蹈隊、鼓號隊,對于省里組織的活動,教育部門多為點名參加,甚少組織市級比賽進行選拔,而合唱隊都是為了迎合省里舉辦的活動而臨時組建的。
(二)學校音樂教師合唱學習現狀。
廣東省作為全國合唱教育強省,每年廣州、深圳、中山、肇慶等各地會邀請國內外著名合唱指揮專家舉辦各種合唱指揮專題講座數百場,中外合唱音樂會數百場。在重要的講座音樂會里,筆者每次皆只身參加,幾乎沒有遇到潮州的音樂老師去學習。2018年7月26-30日,潮州籍合唱指揮家蘇嚴惠教授回家鄉舉辦連續5天的合唱指揮學習班,報名的學員里面潮州本地老師只占總人數里面十分之一,其他都是周邊城市的老師,甚至有學員是來自湖南、內蒙古。潮州的教育部門也未曾邀請合唱專家到潮州為老師們培訓授課。
(三)社會歌唱教育現狀。
目前,潮州規模大的音樂培訓機構四家,小型培訓機構無數。通過合唱團的面試及日常朋友圈一些培訓機構發孩子們唱歌的視頻,不難發現孩子們唱歌絕大部分孩子都是以自然聲真聲歌唱,遇到高音就會出現喉部肌肉用力擠壓的現象。但是,這些培訓機構最大的優點,就是定期舉辦室內小型音樂會,可以讓孩子們上臺表演,得到鍛煉。
二、組建合唱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家長培養孩子的意識和目的。
在我們招生面試的時候,會遇見聲音條件很好的孩子、有一定歌唱能力的孩子和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孩子。當孩子被錄取的時候,出現了孩子并沒有最后報名確認參加的情況。事后,從其他家長處了解到,家長認為合唱團招的人太多了,無法凸顯孩子的個人能力。
合唱團第一期訓練從2018年5月6日開始,直到學期期末考試前,一共進行8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長均為3個小時。第二期訓練從2018年9月9日開始。有一些音樂培訓機構在期末或假期的時候會舉辦匯報音樂會,給孩子提供一個展示個人學習成果的舞臺,讓孩子得到舞臺經驗。于是,有家長就要求合唱團要讓孩子多出去演出。在一群對合唱才剛剛開始認識的孩子,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既要進行聲音訓練、學譜子,同時還有進行視唱練耳、樂理教學,合唱不比獨唱,合唱需要解決的是一個群體的合作、聲音的統一融合、作品音樂等諸多事項。所以,在短時間訓練里,無法滿足家長和孩子上舞臺表現的愿望。
有一個內向男孩的家長,面試當天哭了兩個小時,是最后一個進面試場地的。進去后慢慢不哭了,開始放開歌唱。后來的訓練前后,家長都會跟老師溝通,家長說他們沒打算要孩子學多少,只希望孩子能在這個團隊里越來越自信。
第一期結束之后,有家長發朋友圈說,讓孩子體驗一下合唱就可以了。可是短短的八周,又如何能體驗到合唱教育所帶來的種種體驗呢?合唱除了訓練孩子的歌唱能力,還是一項需要通過周期性、長期堅持去培養孩子品格的藝術。
(二)在合唱教育欠發達地區,人們沒有聽過高水平的合唱音樂會,對合唱沒有認識,更多人心中的合唱就是大家一起唱。
大家認為美聲民族唱法那是大人的事,小孩的童聲就是明亮的音色,不管怎么唱,只要孩子有上臺鍛煉的機會就可以。同時,這樣的地區不重視素質教育,學校重心完全放在文化課教學上,家長為了孩子學習不比其他同學差,給孩子們報了各種各樣的文化課補習班,孩子們的學習壓力繁重。在第二期開始招生的時候,有第一期的學生家長表示,第一期讓孩子體驗一下就夠了,孩子周末各種補習班學習壓力太大了,合唱得放棄。但是孩子喜歡上了合唱,非參加不可,后來敵不過孩子的哭鬧,有幾個孩子直到家長報名交了學費才停止哭鬧。
筆者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不認識合唱,肯定也意識不到合唱在素質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孟大鵬老師曾經說過:“合唱是一種教育手段,能夠助力智慧、情感與精神的成長與豐滿。”
合唱所需之凝聚力能促使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合唱的合作,首先是磨合學生個性的一個過程,不是讓學生丟了個性,而是讓學生懂得什么情況下須以大局利益為重。當合唱團齊心協力完成一首作品,這股凝聚力是相當震撼人心的。
合唱之美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合唱中,歌唱能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并調動其對聲音各種形象美的創造力。
合唱在音樂學科里是最綜合的一門學科。從合唱作品、到合唱作品的排練、演繹,綜合了諸多文化科目。歌詞誦讀體現著一個指揮一個合唱團員的文學修養;歌唱的發聲原理、節奏、和聲、作品結構、音響的立體性等都體現著數理化等理科思維;歌唱情景的想象,體現著美術的功底;合唱訓練中的律動是與體育息息相關的。合唱教育的綜合性完全能實現讓音樂推動素質教育的任務。
合唱讓孩子學會安靜、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學會尊重、學會分享,這些都是在長時間的訓練中潛移默化的結果。
(三)在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童聲合唱繁榮發展,童聲合唱團遍地開花。
一個新的合唱團建立,有部分團員是已經在別的合唱團接受過訓練,有一定的合唱基礎。社會上對合唱已經非常熟悉并具有很高的鑒賞能力,家長們帶領孩子排隊報名、踴躍參加。因此,在這些合唱教育發達地區,一個合唱團是由若干個梯隊班組建而成的,從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再到演出預備班、演出團隊,從基礎開始,經過有序的訓練、層層選拔,合唱團的演出團隊的基礎扎實、素質高、技能過硬,便能相對輕松地完成高難度作品的高水平演唱。而潮州愛樂童聲合唱團是在一個零基礎的合唱團,并且團員人數有限,如果像發達地區一樣做梯隊訓練,那每個梯隊將是寥寥無幾。現如今也只能將零基礎并且學習能力最弱的孩子分在基礎班,其他孩子在提高班里訓練。年齡、能力的層次不齊給合唱團的組建帶來極大的困難。
類似潮州這種合唱教育欠發達的地區還有很多。要在合唱沙漠中要種植一片綠洲,就必須面對萬事開頭難的事實。我們需要探索更多適合該地區音樂教育狀況的訓練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訓練出一支高效并具備一定素質的童聲合唱團,盡快讓孩子有能力站上舞臺去鍛煉與展示,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歌聲去告訴該地區的人們合唱聲音的美妙、合唱團凝聚力的強大,讓更多人認識合唱、喜歡合唱。
參考文獻
[1]范國須.平頂山市童聲合唱教育現狀及改革建議[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8).
[2]陳建玲.淺談童聲合唱隊的組建與訓練[J].音樂天地, 2017(3).
作者簡介:陳楠(1979—),女,廣東潮州人,韓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聲樂、合唱指揮和鋼琴。